孫曉艷
伴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教師需要精準地認識到其背后的核心是減負增效,要能夠時刻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內容設計作業,避免煩瑣無味的練習,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
一、落實分層化習題
首先,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需要注意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一些學生認為家庭作業給自己帶來了很大壓力,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教師以題海戰術作為作業設計的核心,導致學生完成的作業質量差。長此以往,作業將成為學生吸收知識的強大阻力,而不是高效學習的有力幫手。
因此,教師應注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根據時代的發展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作業內容的設計,不再強調題海戰術,要根據學生不同知識水平設計個性化作業,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實施差異化作業,合理調整作業難度。
例如,在進行課文預習時,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先要求其簡要總結文章的主要思想,描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而對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針對文章的主要段落,找出重點語句并對其進行賞析。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讓其進行最基本的字詞認識。這種差異化作業可以幫助每個學生找到整合知識的最佳方式。
二、鞏固作業少而精
想要充分達到減負增效提質的作業效果,教師需要圍繞作業目標優化設計。例如,教學《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該課的教學目標,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和積累最基礎的字詞句,在此基礎上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具體的作業布置中,要緊貼教學目標進行科學設計。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會寫、會讀,能理解字詞的含義及運用,打牢語言基礎。因此,當天的隨堂作業是讓學生認讀生字詞并學會組詞造句。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層次地掌握本課涉及的修辭手法,在課后延伸拓展中,我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進行朗讀和思考,并設計了“佳句欣賞”和“交流表達”的作業,讓學生將本課所學詞語串聯起來,創作一個小故事講給家長聽,也可以借鑒本課的修辭手法,嘗試對校園風景進行描述。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要求后一項作業要上傳至班級群。本次語文作業大多學生可在30分鐘內完成,充分體現了作業設計少而精的要求,強化了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減負增效的前提下促進學生各項能力更上一層樓。
三、作業內容趣味化
在新課改和“雙減”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語文教師需要豐富作業形式,讓作業更富趣味性,促使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提高語文專業素養。
寫作點津是我歷來重視的環節?!而B的天堂》這篇課文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了一幅群鳥飛舞、百鳥爭鳴的畫面,這樣的描寫不僅讓學生對鳥的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有了直觀的印象,還感受到了鳥兒的自由、快樂,體會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在第二課時結束時,我留了一個小練筆:我們美麗的校園一年四季各種花次第開放,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寫寫畫畫校園美景。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讓其上網搜集關于鳥的詩句、樹的詩句。這類有趣的作業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培養能力。
綜上所述,不斷推進“雙減”政策落實的過程中,作業改革之路也將越來越廣闊。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學科要求,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作業設計,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