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把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納入語文課程體系結構之中,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和創新實踐的能力。本文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進行研究、探討。
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涵與意義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以課題探究為形式,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各種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式等進行整合的學習模式。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有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合作性等特征,旨在通過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過程,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實踐能力。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策略
1.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育教學資源
目前,部分學校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資源與范例較少,對此,學校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基礎。一方面,我們要利用信息技術,充分挖掘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一類是國家級優質教學資源與平臺,如國家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中的部級優課、基礎教育精品課等資源。一類是區域資源,如省、市、區教育教學資源網等。另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挖掘網絡優質資源,進行資源的收集和二次加工,從中汲取教學智慧,形成更適合學校的校本化資源。如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搭建交流平臺,強化教師間的互動,優化教學與學習方式,實現優質資源校本化。
2.活用信息技術,創新語文教學模式
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希沃白板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如用希沃白板動態展示筆畫進行生字教學,使教學更加輕松便捷。教師還可通過平板電腦或答題器輔助課堂實時答題,實時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態和成效,輕松展示學生成果。如教師可利用清華九歌作詩系統和學生同時作詩,進行PK。當學生在系統中輸入“月亮”一詞時,會顯示“風吹落葉聲,中有萬年城。歌舞梁園夜,樓臺貯月明”此類詩句,這時學生可在系統中進行二次創作,系統將對創作進行評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巧用信息技術,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傳統的教育評價方式比較死板且不易統計,不能滿足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需求,信息技術給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評價帶來了更多可能。當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教師可利用教師個人網絡空間對每一次活動分小組分個人進行量化評價,并按活動名稱或日期上傳到教師個人網絡空間進行動態展示,還可以利用電子班牌輔助開展學習評價。
總之,信息技術能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健全教育評價體系,能給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注入更多活力,帶來更多可能性。因此,一線語文教師應提高思想認識,優化教學方式,不斷積累經驗,積極探索研究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路徑,為語文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三全育人視野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JK20CJC04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