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艷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江西南昌 330000
亞臨床甲減是臨床中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同時也是妊娠期較為少見的合并癥之一,該病可引發多種不良妊娠結局[1]。 臨床中常采用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患者,雖能有效改善甲狀腺激素水平,但長時間用藥易發生不良反應[2]。中醫認為,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屬中醫“胎漏”“胎動不安”等范疇,應以安胎養血、溫陽補腎為主要治療原則[3]。 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內含續斷、杜仲、黨參等多味中藥,具有止崩漏、益氣生血、安胎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治療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的100 例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50 例)和對照組(5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40 歲,平均(30.16±5.31)歲;妊娠時間30~88 d,平均(59.23±15.12)d。 試驗組患者年齡20~39 歲,平均(30.15±5.35)歲;妊娠時間29~87 d,平均(59.22±15.19)d。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經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參照《古代中醫婦產科疾病史》[5]與《甲狀腺疾病中西醫診斷與治療》[6]中相關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照《中華婦產科學·下冊》[7]與《甲狀腺病學》[8]中相關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①妊娠產物未排出且胎膜未破者;②孕期<90 d 者;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異位妊娠病史者;②精神行為異常者;③生殖道畸形者。
兩組均給予黃體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828,生產批號:FB2121,規格:0.1 ml∶20 mg)治療,肌內注射,40 mg/次,1 次/d。對照組予以左甲狀腺素鈉片(優甲樂)(Merck KGaA,Darmstadt,國藥準字H20140052,產品批號:G00WA1,規格:50 μg×100 片/盒)治療,初始劑量12.5~50.0 μg/次,1 次/d,根據甲狀腺激素調節劑量。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治療,方藥包括甘草3 g,白芍、熟地、續斷、杜仲各10 g,黨參、黃芪、菟絲子、白術、桑寄生、山藥、旱蓮草、山茱萸各15 g,水煎服,取汁200 ml,100 ml/次,2 次/d,1 劑/d。 兩組均治療30 d。
①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進行評定,其中超聲檢查胚胎存活,臨床癥狀消失,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水平為顯效;超聲檢查胚胎存活,臨床癥狀消失,甲狀腺功能未恢復正常水平為有效; 超聲檢查胚胎不發育或發育欠佳,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甲狀腺功能未恢復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妊娠激素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約3 ml,待其自行凝固后,以3000 r/min 離心16 min 取上清,離心半徑為13.5 mm。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兩組患者的血清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in,HCG)、孕酮(progl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 ③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血液采集與血清制備方法同②,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兩組患者的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l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試驗組療效優于對照組,且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HCG、P、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HCG、P、E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治療后的血清HCG、P、E2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HCG、P、E2 水平的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HCG、P、E2 水平的比較(±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HCG: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P:孕酮;E2:雌二醇
組別 例數 HCG(IU/L)治療前 治療后P(μg/L)治療前 治療后E2(n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50 50 81 542.15±22 315.23 81 539.87±22 319.38 0.001>0.05 114 243.71±41 043.25a 159 346.79±41 036.32a 5.495<0.05 28.34±12.06 28.35±12.01 0.004>0.05 35.16±11.34a 52.23±10.85a 7.691<0.05 683.24±231.58 684.31±230.45 0.023>0.05 1653.45±411.24a 1983.76±415.43a 3.996<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FT4、FT3、TS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TSH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且試驗組治療后的血清TSH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FT4、FT3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FT4、FT3、TSH 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FT4、FT3、TSH 水平比較(±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FT4: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SH:促甲狀腺激素
組別 例數 FT4(pmol/L)治療前 治療后FT3(pmol/L)治療前 治療后TSH(mIU/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50 50 14.12±1.56 14.13±1.51 0.033>0.05 14.19±1.49 14.23±1.40 0.138>0.05 3.42±0.83 3.43±0.81 0.061>0.05 3.55±0.73 3.52±0.71 0.208>0.05 4.29±0.93 4.28±0.97 0.053>0.05 2.73±0.64a 1.31±0.61a 11.357<0.05
先兆流產是指在妊娠未滿28 周時發生少量陰道出血與陣發性腹痛。 相關研究顯示,妊娠期合并亞臨床甲減更容易增加流產風險[10]。 臨床通常給予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患者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但該藥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可增加患者流產風險[11]。
祖國醫學認為,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病機為氣血虧虛、脾腎陽虛,應以養血安胎、補腎溫陽、健脾益氣為主要治療原則[12]。 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中,黨參、黃芪、白芍益氣固表、補氣升陽、健脾生血;續斷、杜仲強腰系胎,補肝益腎;菟絲子固攝沖任,溫補腎陽;白術、桑寄生安胎養血、補肝益腎;山藥鼓舞清陽,養胃補脾;旱蓮草滋補腎陰;山茱萸固沖任、補肝腎;熟地益精填髓,滋陰補血;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養血安胎、補肝益腎、健脾生血之功效[13]。 由于孕早期母體代謝發生變化,腎臟增加碘清除率,導致氣血虧虛,使FT4、FT3水平降低,TSH 水平升高,增加流產風險。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 黃芪中的黃芪皂苷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14]。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0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HCG、P、E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HCG、P、E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治療后的血清HCG、P、E2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可提升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血清TSH 水平,與尹鑫等[15]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HCG、P、E2是妊娠過程中必要的活性物質, 其水平低表達,提示流產風險增大[16]。 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菟絲子中的化學成分具有安胎、補腎、護肝的作用,桑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補血、養元、安胎的作用[17]。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FT4、FT3、TS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TSH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治療后的血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FT4、FT3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可提高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患者的血清HCG、P、E2水平,與張穎等[18]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自擬補腎健脾安胎方可調節先兆流產合并亞臨床甲減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指標與妊娠激素水平,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