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楠
(西安歐亞學院,陜西 西安 712001)
兒童美術創作是美術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美術創作的過程可以通過不同的美術形式讓兒童感受創作中的樂趣,培養兒童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兒童的想象力以及培養兒童團隊協作的能力,使兒童在美術創作中發現美、認識美、感悟美。
創意服裝設計作為兒童美術創作過程中的拓展形式,是一種較為創新的美術創作形式,通過了解服裝設計的基本方法、款式造型、圖案設計等內容,結合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進行美術創作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推動兒童美術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兒童美術創作可以打通情緒和思維上的障礙,同時激發兒童的思維靈感,給兒童以寬松的心境與自由的空間,潛意識跳躍的意象或者偶然闖入眼簾的某一表象,都有可能成為彌合抽象思維裂縫的引發者[1]。
兒童美術創作不單單是通過繪畫臨摹、繪畫創作的體驗形式來對兒童進行教育,而是借助美術這一多元形式活動過程,讓兒童在各類美術活動中掌握美術知識、基礎美術技能,培養兒童對美的認知與情感的陶冶。
兒童個性化創作是兒童美術教育中培養創造力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兒童通過多樣化的美術形式把自我的想象力表現出來,進一步激發自身的藝術潛能,啟迪兒童智慧,對于兒童日后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綜合判斷能力是非常有益的[2];另一方面,兒童個性化創作尊重了兒童的自我意愿,使美術教育過程不再被動,兒童在創作中主動學習知識,使學習過程變為主動,有利于兒童的健康發展。
兒童創意服裝設計,以創意為兒童的靈感來源,以服裝作為形式載體,以設計為創作目的,來表現兒童美術創作過程中的思想、情感、態度。
兒童創意服裝設計與傳統服裝設計不同,其重點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意和表現,它有別于日常生活中實用性服裝。創意服裝設計在設計造型、工藝手法上突出兒童的想法,特別是在不同材料運用、結構處理、設計語言表達等方面,更多地強調創新立意和突出視覺效果[3],以兒童的視角為出發點,是美術實踐活動中的創新形式。
創意服裝設計作為一種美術創作的形式,可以有效激發兒童的創作興趣,使他們在創作中尋找快樂,在快樂中進行知識學習。兒童美術創作的過程,并不看重最終的結果,更多的是在過程中讓兒童親自體驗、感受,并得到美的收獲。趣味的服裝造型、涂鴉式的圖案、繽紛的顏色也是兒童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是促進兒童思維發展的一種表達形式[3],對兒童的藝術興趣培養有著積極意義。
在兒童美術創作實踐活動中,可以引入大量的傳統服飾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創意設計之中,例如獨具特色華夏漢民族風貌性格的“漢服”文化、民間傳統美術“蘇繡”文化、苗族花布“蠟染”技藝、南通“藍印花布”等,大量的傳統服飾文化中蘊含中濃厚的中國傳統歷史,亦是優秀的中國文化。通過對服飾文化的學習與了解,再深入實踐之后,可以讓兒童對我國民族文化產生自豪感和認同感,對傳統服飾文化有更多深入地了解,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意義。
在兒童美術創作過程中,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兒童的創作實踐可以看作是他們想要表達的一種藝術語言和方式,在美術教育中通過設置創意服裝設計實踐系列活動,讓兒童通過服裝這一載體來進行設計語言的表達。在服裝設計之中,不但可以看到兒童思維世界對于服裝的理解、感知,還可以在實踐中建構他們理想的造型款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情緒情感波動[4]。通過創意服裝設計實踐活動,鍛煉每一位兒童的動手能力,從而增強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實踐能力。
服裝圖案是服裝中重要的設計環節,是服裝外在造型的集中體現。兒童創意服裝圖案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讓兒童利用各種美術工具例如勾線筆、毛筆、油漆筆、紡織顏料等進行圖案創作;在圖案元素的選取中,可以利用各種美術形式例如趣味兒童涂鴉、兒童線描、兒童版畫、兒童國畫等進行創意圖案元素的提取。
色彩是服裝設計中的意象表達,色彩對于服裝的整體氛圍十分重要,色彩視覺是服裝設計中呈現的第一感覺。創意服裝色彩中包含了各類豐富的顏色,兒童在服裝色彩設計之中往往會選用一些純度較高、歡快明亮、鮮艷大膽的顏色,例如大紅色、天藍色、草綠色、紫羅蘭等,在顏色關系對比中經常運用對比色、互補色、漸變色等方式進行服裝顏色的填充和描繪,使創意服裝色彩效果呈現靚麗、美觀、活潑,充滿童真和熱烈感,如圖1 所示。
創意服裝中的造型設計,集合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結合不同服裝的面料,使服裝造型不僅僅局限于“穿搭”,讓服裝設計從想象到平面,再從平面到立體得以實現。兒童在設計造型時往往會采用大膽、奇特的想法來實現自己的設計思維,例如寬大短袖設計、趣味長腿褲、翻邊花布裙、卡通牛仔夾克等,造型獨特。在造型設計中選取的面料不一定是紡織布料,有可能會采用褶皺紙、報紙、購物袋、床單以及各種廢棄的工具進行創意的造型設計。
藍印花布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印染品,也是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圖2 所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是通過花版漏漿防染并且用靛藍染料染制的紡織品,古代稱之為“灰纈”[5]。
藍印花布的制作材料都是低廉樸素、隨處可見的自然物質。例如植物性的染料,手工的操作裁剪,樸素的面料,自然的紋樣風格設計等,這些都是藍印花布自然觀念的體現,充分反映了藍印花布的制作源于自然、與自然親和的基本特征[6]。
本次創意服裝設計以藍印花布為美術創作設計載體,通過了解藍印花布的傳統文化、制作方法、現代應用、動手實踐創作,讓兒童在美術創作中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制作服裝的過程,享受動手實踐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進一步培養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本次兒童美術創作應用實踐活動分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創作準備,包含了教授知識授課任務和染色任務;第二部分是兒童創作環節和制作過程;第三部分是兒童創作評比與評價環節。
工具材料準備:藍印花布、剪刀、勾線筆、尺子、刻刀、鉛筆、橡皮、膠水、針、線、硬板牛皮紙等各類制作工具。
創作之前準備:首先,教師將已經做好的藍印花布成品(包含成型布料、服裝、各類文創產品、藍印花布圖案)進行展示,通過藍印花布的形成與淵源,引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歷史;其次,具體講授藍印花布刻花版、上桐油、刮防染漿、染色、刮灰、清洗、晾曬等制作過程;最后,教師以植物藍草為染色原料,組織兒童親自進行布料的染色,力求讓孩子們了解最傳統、最接地氣的藍印花布工藝。
通過前面的各項準備工作,學生基本了解了藍印花布的制作流程,通過染色得到了漂亮的藍印花布布料。本次美術創作環節,以藍印花布中的刻花版工序和藍印花布(已成型布料)裁剪為兒童創作的主要形式,以5 人為小組團隊,分頭設計創意服裝制作。
刻花版創作環節,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來體驗圖案的制作過程,選取兒童已經提前畫好的圖案小樣,運用兒童刻刀在硬板牛皮紙中進行雕刻,如圖3 所示;藍印花布裁剪以小組中的3 人共同合力來完成服裝造型的拼接,根據兒童設計的造型草稿來進行服裝裁剪,如圖4 所示,學生制作的藍印花布碎花裙,十分精美,充滿了童趣。
在完成創意服裝設計實踐活動后,要馬上開展創作評比與評價環節,具體內容如圖5 所示,創作評比與評價環節是美術教育中的重要過程,具體分為了知識、感知能力、評價、評比、認知能力培養等五個階梯,層層遞進。
創作評比是對兒童創作過程的尊重,創作評價是對兒童創造的肯定,可以樹立兒童對于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鍛煉兒童的口才能力、思維能力,創作評比包含了兒童在實踐過程中的感性和理性,而創作評價則包含了評價活動、評價標準、評價判斷、評價推理等內容,對于兒童在美術創作中的過程予以一定的肯定和鼓勵,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
兒童美術創作對兒童的成長、學習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培養兒童的藝術創作能力,激發他們的藝術潛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兒童在美術活動中了解藝術美的形成,亦是認識藝術美的過程。
創意服裝設計作為兒童美術創作活動中的創新形式,可以讓兒童在學習中了解傳統服裝文化、掌握服裝設計方法、鍛煉動手能力、感悟創作的樂趣,同時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促進兒童美術個性化素養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以此達到兒童美術創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