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元上
摘 ? ?要:小麥成熟季節剛好是高溫多雨時期,即使經過風干和晾曬,也會因后期管理不當導致小麥發霉、受潮,失去活力和應用價值。做好小麥種子貯藏工作非常關鍵,能保證小麥的產量和質量。以小麥種子貯藏特點為切入點,分析了小麥種子貯藏方法,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種子;貯藏技術;基層種子管理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9-0013-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2.1 ? ? ? 文獻標志碼:B
小麥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是重要的禾本科植物。小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許多地區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小麥種類較多,社會需求量較大。做好小麥種子的管理和貯藏工作非常關鍵,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貯藏技術,提高貯藏效果。通常情況下,小麥種子含水量應該控制在12%以下,貯藏溫度應該控制在25 ℃以下。貯藏和管理不當會導致小麥種子發潮和變質,增加病蟲害發生概率[1]。要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最大程度保證小麥產量,促進我國小麥產業健康發展。
1 小麥種子的貯藏特點
1.1 小麥吸濕性比較強
在小麥脫粒之后,其種皮會裸露在外,失去保護,而且其種皮比較薄,透氣和透水性都比較強。為此,在小麥種子貯藏之前,需要做好風干晾曬和干燥處理。要保證晾曬環境干燥,使小麥種子中的水分很快流失。如果不能做好水分控制工作,在貯藏過程中,小麥種子會吸收外界水分,導致種子返潮,出現霉化現象。
不同品種小麥種子吸濕程度存在差異[2]。在相同條件下,紅皮麥粒吸濕速度比白皮麥粒慢,硬質小麥吸濕能力比軟質小麥弱,大粒小麥吸濕能力比小粒小麥弱。在暴曬時,小麥籽粒水分流失速度比較快,干燥效果好;在相對濕度較高的條件下,小麥籽粒很容易吸濕,提高水分。
1.2 后熟期長
成熟的小麥種子可以提高發芽率,但仍不能完全發芽,需要經過完熟期才能更好地發芽,該時期也被稱為后熟期。小麥種子收獲完成之后都會出現后熟期,通常情況下,春性小麥后熟期時間為30~40 d,半冬性小麥后熟期為60~70 d,冬性小麥后熟期時間為80 d。后熟期對提高小麥發芽率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促進非蛋白質氮素合成蛋白質,促進脂肪酸和甘油合成脂肪,促進淀粉形成,減少水分。在物質合成過程中,種子的活動比較旺盛,會釋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導致種子表面濕潤潮濕,如果沒有經過后熟期,種子貯藏穩定性比較差,很容易發霉和變質,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種子完成后熟。完成后熟能夠改善小麥品質,同時能夠提高貯藏穩定性[3]。經過后熟之后,小麥種子發芽率能夠達到80%以上。
1.3 耐熱性強
種子耐外界高溫的能力與種子的耐熱性有直接關系。通常情況下,如果種子含水量比較大,耐熱性比較差;如果種子含水量比較小,耐熱性比較強。小麥種子含水量在17%以下,耐外界高溫的能力比較強。因此,小麥種子需要經過晾曬處理,并且干燥之后種子溫度不能超過46 ℃。
耐熱性與小麥種子后熟情況有著密切關系,經過后熟期的小麥種子耐熱性比較差,沒有經過后熟期的小麥種子耐熱性比較強。我國小麥種植區域廣泛,有些地區小麥種子在高溫條件下耐熱性比較強,有很高的穩定性,可以采用高溫密封貯藏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提高種子活力。但是,經過后熟期的小麥種子耐熱性比較差,不能經高溫處理。
1.4 通氣性差
小麥種子的孔隙度在35%~45%,通氣性比較差。選擇干燥密封的環境貯藏,能提高保溫性,不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環境影響,但種子內部發生吸濕回潮和發熱等現象時不容易排除。
2 小麥種子貯藏技術
2.1 對入庫貯藏前的水分進行嚴格控制
小麥種子貯藏質量會直接受到小麥種子水分含量、環境溫度條件以及貯藏設備等影響。如果種子含水量在12%以下,貯藏時間符合要求,可以提高貯藏效果,發芽率比較高。如果貯藏室種子水分含量達到13%,種子溫度達到30 ℃左右,會影響貯藏的效果,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比較大。如果種子含水量處于14%~14.5%,種子溫度達到22 ℃左右,很容易造成種子發霉。
一旦含水量過高,在適合溫度條件下,小麥種子容易發霉。因此,做好小麥種子貯藏溫度和濕度控制非常關鍵,應該將水分控制在12%,溫度控制在25 ℃以上。
2.2 環境要求與管理
小麥具有一定的吸濕性,可以采用密閉的方式貯藏。要對倉庫進行干燥,防止外界水分進入。倉庫中種子儲藏量會比較大,要做好門窗管理工作,并用麻袋覆蓋種子,保證壓嚴壓實。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覆蓋經過處理的草木灰并控制厚度在8~15 cm,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潮效果,在預防蟲害方面也能發揮重要效果。
有些農戶會自留一些小麥種子,由于數量比較少,在貯藏過程中不需要專門倉庫,常選擇罐和壇之類的容器。在貯藏之前,要做好種子干燥處理,目的是減少種子內部的水分。將種子放在容器之后,要及時封口,起到防潮的作用。為了提高防潮效果,可在容器底部鋪上草木灰。要控制好草木灰鋪設厚度,提高干燥度,防止種子受潮變質。將封口容器埋在地下并控制好埋藏深度,或者存放在陰涼處,可以延長貯藏期。
2.3 高溫曬種
小麥種子需要后熟過程,適合的空氣和充足的陽光照射能夠促進種子成熟。可以結合小麥種子后熟性選擇高溫晴天晾曬種子。將種子充分曬干,讓小麥種子完成后熟過程,同時起到干燥作用,并將蟲卵殺滅。具體操作時,應選擇在高溫晴朗天氣將小麥種子攤開,保證均勻。
在晾曬的過程中要勤翻動,使種子溫度達到46 ℃以上但不能超過52 ℃,含水量小于12.5%。可以將小麥種子堆成堆,然后趁熱悶30 min,保證小麥種子溫度保持在46 ℃左右,實現殺蟲的目的。在入庫之前,剔除干凈種子中的雜質和秕種,保留品質性能好的種子。選擇高溫曬種技術應該注意保溫期間種溫不能太高,種子水分必須低于12.5%。
2.4 熱進倉密閉缺氧貯藏
結合小麥種子后熟期長和耐熱性強的特點,可以采取熱進倉密閉缺氧貯藏技術。該技術需要小麥種子熱進倉,并且在溫度適合的條件下采取密封貯藏。在采取該技術之前,需要對小麥種子進行高溫處理,然后直接熱進倉。
小麥種子比較干燥,有很強的吸濕性,要采取倉庫密封措施防止外界水汽進入。可以在小麥種子堆上覆蓋一層麻袋,保證密封嚴密。經過一段時間處理后,倉庫內氧氣會隨著小麥種子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逐漸減少。經過5~10 d后,倉庫內氧氣濃度下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會增加到40%~50%。
在采取該技術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保證倉庫清潔。在種子入庫之前,要做好倉庫管理工作,加強對貯存器具的清潔和消毒,滅殺倉庫內的害蟲。可以使用殺蟲劑兌水之后配制成溶液進行噴灑,密封倉庫3個晝夜之后打開門窗,將藥物散除,然后才能將種子入庫。第二,趁熱進倉庫。將種子高溫晾曬達到一定標準之后,要趁熱入倉庫保存,及時覆蓋,并將門窗封閉保溫,控制好倉庫內的濕度,以免種子吸濕散熱。第三,維持高溫。在42 ℃環境下,維持7~10 d,可以殺死害蟲的幼蟲,滅殺成蟲和卵。第四,做好常規貯藏工作。采取通風冷卻的方式,將種子溫度降低至與倉庫溫度相近,然后采取常規方法貯藏。選擇該種貯藏方法應該注意控制種子含水量小于12.5%。防止地面和種子的溫差過大,否則會造成底層結露。已經完成后熟期的種子和含水量比較高的種子,抗熱性會下降,不適合采取熱處理進倉庫技術。
2.5 包裝貯藏
如果小麥種子數量不多,并且需要運送到其他地方貯藏,應做好包裝處理工作,確保種子含水量達到安全標準。可以采用堆樁法并控制好層數,該種貯藏方法小麥種子含水量比較高。如果沒有達到安全標準,可選擇通風垛等方式進行貯藏。為了提高通風散熱效果,要擴大袋與袋之間的空隙。
2.6 化學藥劑熏蒸
小麥吸濕能力比較強,很容易發熱或者發霉。滅蟲工作中,可選擇磷化鋁熏蒸殺滅害蟲或者投放藥劑。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派遣專業技術人員投放并戴上防毒面具。保證倉庫密閉性,發現漏氣及時封堵。在熏蒸地點必須設置警示牌,防止人畜接近。可以采用分點施藥的方法。熏蒸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如果氣溫在15 ℃以下,需要5~7 d;如果溫度在15~20 ℃,需要4~5 d;如果溫度在20 ℃以上,需要3 d。
2.7 定期檢測水分
在種子入庫之后要定期檢測水分。每年6—8月,每個月檢測1次。9月之后,每個月檢測1次。如果遇到連續陰雨天氣,要增加檢測頻率。如果種子數量比較大,要采集多個采樣點進行水分測量。如果是袋裝種子,在劃分種子批次之后,按照相應方法取樣測定。
2.8 化學殺蟲鼠
小麥貯藏期間會遇到多種類型的害蟲,要做好防控工作。如果麥粒被害蟲破壞,會失去使用價值。如果氣溫在25 ℃,需要每20 d進行1次檢查,控制好檢查的樣品數量,仔細觀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小麥入庫之后到8月是高溫高濕的時期,要做好該時期熏蒸殺蟲滅菌工作。采取密閉貯藏的小麥種子一般選擇磷化鋁熏蒸防治。選擇有經驗的投藥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均勻投藥,熏蒸時間為10 d左右。
3 基層種子管理工作
3.1 基層農業種子管理的意義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推動農業進一步發展,應該加強對種子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種子管理體系[4]。農業生產對種子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優良的種子需要經過較長時間培育才能提供經濟回報。基層種子質量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種子的管理,禁止質量差的種子在市場中銷售,維護市場交易的公平性,改善種業市場的風氣,加大對不良商戶的懲戒力度,提高我國市場種子管理質量。
3.2 基層種子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3.2.1 種子市場混亂現象嚴重
種子市場經營門檻比較低,大量從業人員進入市場中,加之監督管理部門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造成市場中出現大量不合規定的種子[5]。有些種子經營管理人員沒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缺乏基本的種子知識,不了解種子的知識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種子銷售,導致市場經營和管理不規范。
3.2.2 經營管理人員不規范行為普遍
《種子法》對種子經營者經營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定,但許多商戶在利益驅使下尋找種子代銷戶流動銷售,搶占種子市場,導致農民在購買種子的過程中得不到技術服務或者種子出現問題之后得不到賠償。種子管理部門受到經費和人員等因素的制約,執法能力不足,無法有效解決農民遇到的問題。有些種子經營者檔案記錄不詳細,銷售之后沒有記錄,給執法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容易造成種子質量糾紛。
3.2.3 種子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低
近些年,基層種子經營從業人員數量逐漸增多。許多經營者缺乏專業的技術知識,不了解種子法律法規,不了解農作物的栽培情況,隨意夸大品種的種植范圍和產量,誘導消費者購買,而且技術服務質量較差,容易造成質量糾紛。
3.3 加強基層種子管理的措施
做好基層種子管理工作,能夠保證農民購買到質量合格的種子,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提高農業部門公信力。為了提高基層種子管理水平,應該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結合當前農業技術,提供更加嚴謹的審查渠道,真正提高基層種子管理質量[6]。
3.3.1 健全種子市場監督管理體系
通過完善市場監督管理體系,能夠提高種子管理質量。相關工作部門應該積極完善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在種子市場準入方面,應該制定嚴格的標準,把控好質量。完善市場經濟管理體制,發揮資源配置在市場中的作用,提高種子管理質量,為農業發展和轉型創新奠定基礎。
3.3.2 重視種子管理工作
傳統的基層種子管理工作不重視高素質種子管理隊伍建設。為了提高基層種子的管理質量,規范管理行為,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加強對管理人員和創新人才的培養,重視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投入。相關部門可以邀請當地科研機構或高校的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和授課,講解最新的國家政策,加強各地區之間的經驗和技術交流,提高種子管理質量。
3.3.3 做好種子銷售記錄管理
當前基層組織管理存在一些問題,相關工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加強種子管理,做好種子銷售檔案的審查工作,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檔案審查是種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嚴格按照法律執行,確保審查工作有效落實。應該加強對種子銷售行為的檢查工作,避免種子銷售出現問題。嚴肅處理違法亂紀行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管理不規范的問題。購買和銷售的物品必須經過正規渠道,確保種子檔案管理的完整和良好,從而提高種子質量。
3.3.4 加大市場監察力度
監督管理部門應該做好對市場上種子的統一管理工作,只有合格的種子才能進入市場,不合格的種子要統一回收和銷毀。加大市場檢查力度,進行不定期抽查,對冒牌種子經營行為進行整治,杜絕不合格種子流入市場。加強對優良品種的推廣,選擇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品種進行推廣,保證當地糧食生產安全,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加大對執法隊伍的整頓力度,申請專項經費,更好地開展種子管理工作。將種子市場管理經費納入到當地的財政預算,提高種子市場管理效果。執法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在執法過程中堅持公平原則,防止出現以權謀私或知法犯法的行為,提高基層種子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丁光榮,艾買爾·那衣甫.小麥種子的管理與貯藏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11):57.
[2]巴哈古麗·木合達爾.小麥種子貯藏與管理技術[J].農村科技,2018(3):51-52.
[3]尚俊榮.小麥的收獲與貯藏技術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75.
[4]包精華.基層種子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基層農技推廣,2015(11):85-87.
[5]劉樹新.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種子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J].中國農業信息,2015(16):6-7.
[6]岳曉,騫繼勛,劉康權,等.當前種子市場管理工作的特點及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5,35(14):23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