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吉平
摘 ? ?要:文冠果作為重要的食用油料樹種,具有抗干旱能力強、抵御風沙能力強等特點,分布于我國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干旱地區。以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小泉子治沙站南部的祁連山山前戈壁區為例,對文冠果在干旱地區的栽植與培育技術予以闡述。
關鍵詞:文冠果;干旱地區;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9-0019-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65.9 ? ? ? 文獻標志碼:B
臨澤縣隸屬于甘肅省張掖市,地處東經99°51′~100°30′,北緯38°57′~39°42′。該地區屬于大陸性荒漠草原氣候,適合種植文冠果等耐旱、抗風沙樹種。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5 m以上,葉連柄長可達30 cm,蒴果長達6 cm。該樹種春季開花,秋初結果,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食用油料樹種。
1 播種育苗期的技術要點
1.1 采種催芽
在種植文冠果之前,種植人員首先需要采集種苗。為了提高文冠果的成活率,在選擇采種母樹時,盡量選擇長勢茂盛、無病蟲害、含油率高、豐產性強的樹木[1]。采種的最佳時間段為每年7—8月。這一時期,文冠果的果皮逐漸由綠色轉變成為黃褐色,種子的顏色由紅褐色轉變成為黑色。在這種情況下,種植人員可以立即進行采收作業。
在采收過程中,應當遵循“熟一批采一批”的原則,并注意以下事項。第一,由于文冠果的枝條與花芽較為脆弱,在采果時應當避免損傷這兩個關鍵部位。第二,對于新采的果實,應當統一堆放在通風陰涼的場地,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果實。第三,取種的最佳時機是果實處于半干或者干裂狀態時。種植人員可以輕輕剝去果皮,將里面的種子取出。
1.2 催芽與種子處理
如果采取隨采隨播的方式,不需要對種子進行特殊處理,待第二年春季到來時即可播種[2]。文冠果種皮具有良好的致密性,種皮表面堅硬,透氣與透水性較差,種子內部的營養物質轉化過程緩慢。如果直接播種,種子發芽率將明顯降低。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種植文冠果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目前,較為常用的催芽方法包括濕沙埋藏法與溫水浸泡法[3]。
1.2.1濕沙埋藏法
在種植土壤結凍前,選擇排水狀況好、朝陽背風的區域,利用挖掘工具挖掘深0.3~1 m的平底坑,平底坑的長度與寬度視文冠果種子的數量多少而定。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良好的透氣性,平底坑的長度與寬度應當盡量取上限值。平底坑挖掘完畢后,用2~3倍的濕沙與種子進行混合攪拌。一般情況下,文冠果種子與濕沙的比例以1∶3為宜,濕沙的含水量應在60%以上。這道工序結束以后,將濕沙與種子的混合物一并放置在平底坑內,堆放高度以距離地面10~15 cm為宜。利用挖掘出的濕沙將平底坑填滿,再利用培植土攏出一個高于地面的小包。
在第二年播種之前10~15 d將種子取出,并在朝向背風的場地將其攤開,種子攤鋪的厚度約為20~30 cm。在這種情況下,文冠果種子可以自然催芽。在催芽期間,種植人員應當對種子進行翻動處理,翻動次數以每天3~4次為宜。同時,需要向種子噴灑適量的水,使種子濕度能夠滿足種子生長需求。該地區早晚溫差較大,最大溫差達到14 ℃,因此種植人員應當在晚間利用草簾等覆蓋物對種子進行苫蓋處理。當發現有10%左右的種子出現萌芽咀時,便可以播種。
1.2.2 溫水浸泡法
在播種前30~40 d,利用溫度為45 ℃左右的溫水對種子進行浸泡處理。為了去除種子表面的雜質與附著物,種植人員需要每天換水1次。當種子浸泡3 d以后,將其撈出,盛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筐內,并用濕草簾進行苫蓋處理。為了加快催芽速度,應當每天利用清水對種子進行淋洗,同時保證每天翻動1~2次。當大約2/3的種子裂嘴露白后,可以分批取出播種。
1.3 選地和育苗
文冠果育苗對土壤性狀提出了嚴格要求。本研究中,文冠果種植區域處于祁連山山前戈壁區,在育苗之前應當選擇地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排灌適當的沙壤土區域進行育苗[4]。在前一年秋季,種植人員利用挖掘工具對種植區土壤進行深翻處理,深翻深度以25 cm為宜。待第二年春季到來時,再對土壤進行淺翻,并對土壤進行耙平與消毒處理。為了保證育苗期養分供應充足,可以施用32 500~45 000 kg/hm2的農家肥。在文冠果種子播種前5~7 d灌足底水,然后順著苗床方向挖掘深3~5 cm的溝渠,溝渠寬度介于20~30 cm之間。當準備工作結束后,將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均勻撒入溝渠內,同時用厚度為3~4 cm的土層將其覆蓋。
為了保證發芽效果,在播種育苗時,種植人員可以采取點播的方式,即每間隔6~7 cm播1粒種子,播種量在225~300 kg/hm2。育苗期間,種子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為了增強保濕效果,應利用草簾等物將床面覆蓋。待種子出苗以后,可以將草簾揭去。在出苗階段,種植人員應當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及時進行松土、除草、追肥、灌水、間苗、定苗以及病蟲害防治,使種苗能夠順利生長。一般情況下,1年生文冠果苗的高度最高可達60 cm,產苗數量約為22.5萬/hm2以上。
1.4 播種育苗期的注意事項
文冠果的種粒較大,因此不適合采取撒播與條播的方式。在播種過程中,應當采用點播方式。在種子完成播種覆土以后,應對覆土進行輕輕碾壓,并給予充足的水分。如果選用濕沙埋藏的催芽方法,播種時間可以選在早春時節,種子發芽率最高可達到90%以上。在幼苗期,盡量避免陽光直射,種植人員可以利用遮陽設施對種苗進行遮陽處理[5]。為了防止出現爛根的現象,在對1年生種苗進行田間管理時,應當隨時對土壤含水量進行觀察和測定。如果種植2~3年生苗木,應適當對其進行修剪,養成良好的樹形。對于4~5年生種苗,在移栽時應當保護好根系,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2 根植育苗期的技術要點
2.1 選地與選穗
相比于扦插這種栽種方式,根植方式更易操作,樹木的成活率能夠達到93%以上。在選擇栽種地塊時,盡量選擇地勢高、背風朝陽的區域。畦的寬度約1.2 m,深度約0.5 m。為了加快樹苗生長速度,可以在畦間附著一層厚度為5 cm的濕沙,用隔年舊陽畦土攤鋪在濕沙上面,厚度以5 cm為宜。為了有效防治樹根腐爛以及各種病蟲害,可以對附著土進行消毒處理。施用0.4%的高錳酸鉀或者0.067%~0.1%的多菌靈消毒,可以顯著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在選擇根植穗時,可以將1~2年生樹苗或者健碩的幼齡樹木作為母株,在距離主干0.5 m的距離進行挖根作業。采根期盡量選擇在每年秋季。在選擇根穗時,根穗的長度介于10~15 cm之間,大頭粗度介于0.5~2.0 cm之間。如果需要短截,其剪口應當保持平滑,同時避免根穗損傷或者劈裂。
2.2 苗木定植
祁連山地區春季溫度較為適中,因此種植人員可以選擇春季對文冠果樹苗進行定植。在山前戈壁區定植之前,需要挖掘定植穴并進行換土,穴的直徑為0.8 m,穴深0.8 m。在栽植樹苗時,盡量避免樹苗受損,通過人工扶正的方式使樹木保持在豎直狀態。同時,要保證根系舒展,以吸收足夠量的養分。定植以后,樹苗行距為2 m×5 m。修好水盤,定期澆水。為了防止地溫升高,種植人員可以利用塑料薄膜將樹盤包裹,這樣可以留存大量的水分,促進樹苗健康茁壯生長。
2.3 灌溉管理
雖然文冠果抗干旱能力強,但是在樹苗生長前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如果采取根植的方法,土壤中的含水量應當介于60%~80%之間。如果含水量低于60%,根苗的營養物質轉換速度將明顯下降。如果含水量高于80%,則極易出現爛根現象。在灌溉過程中,為了達到節水的目的和提高水的利用率,種植人員可以采取滴灌的方式對樹苗進行灌溉。為防止灌溉頭堵塞,應當事先對灌溉用水進行過濾處理。每年6—8月是樹苗需水量最大的時期。這一時期可以適當增加灌溉次數,每7 d灌溉1次。當樹苗生長到15 cm以上時,對營養成分的需求量最大,這時應當增加噴水次數。隨著樹苗生長,可以適當減少噴水次數。
2.4 施肥與追肥管理
如果文冠果樹苗長勢旺盛,種植人員可以適當施用氮肥,多施磷肥,這樣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極為有利。文冠果根系不發達,給施肥作業增加了難度。為了保證肥料施用效果,提高樹木成活率,種植人員應當準確把握追肥時間。在花前期間可以追施氮肥,在果實膨大期可以施用磷肥與鉀肥,這樣能夠起到保花護果的作用[6]。在新梢生長與開花坐果期,除施用肥料以外,應適當進行補水處理,這樣能夠達到穩產與高產的目的。
2.5 溫度管理
溫度控制是文冠果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果溫度過高,文冠果很可能缺水死亡;溫度過低,則不易于樹苗抽梢。因此,種植人員需要對溫度進行有效控制。秋季是文冠果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祁連山地區的早晚溫差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采取保溫與增溫措施。在晚間,可以利用草簾等物將樹苗覆蓋;在晝間,可以掀去草簾,使樹苗始終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過冬以后,隨著外界氣溫逐漸升高,種植人員應經常對樹木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并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隨時采取澆水、噴水等降溫措施,防止出現高溫燒根現象。
2.6 光照與移植管理
在樹木定植以后,一直到樹苗抽梢之前,文冠果并不需要光照。如果此時光照強烈,那么樹根組織極易受到損害。因此,在這一期間,種植人員可以利用苫蓋的方法遮陽。當樹苗生長到10 cm以上時,可以分批次撤去草簾,保證樹苗能夠接受更多光照,這對后期快速生長極為有利。當樹苗接受全光照射7~10 d以后,文冠果的莖葉將變得更加老健。此時,種植人員可以對樹苗進行移植。移植的最佳時期是每年4月上旬,因為這一期間祁連山地區溫度適宜,對樹木成活率不會造成負面影響。移植時間最遲不得超過5月上旬。為了避免樹苗受到陽光直射,移植時可以選擇在陰天或者每天16:00以后進行,這時陽光照射不強烈,對樹苗不會造成損傷。
2.7 病蟲害防治
文冠果的主要病害包括根腐病、葉枯病及倒伏等,其蟲害主要包括根線蟲、木虱、金龜子等。一旦出現病害,文冠果的種子、葉子將表現出腐爛癥狀。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病害發生概率,在催芽過程中,應當控制好土壤濕度,做好覆土工作,并進行合理間苗。
如果文冠果出現根線蟲,樹木將易發黃化病;出現木虱蟲害,則易引起霉污病;出現金龜子蟲害時,金龜子幼蟲極易啃食正在萌發的種子,或者咬斷幼苗的根須與莖葉,進而影響文冠果的正常生長。當樹木出現根線蟲的蟲害時,可以采取中耕除草松土或者剪除病苗的方法。經種植人員反復試驗發現,利用間作套種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根線蟲害的發生。當樹木出現木虱蟲害時,可以使用50%的樂果乳油加2 000倍水和洗衣粉的方式,對木虱蟲害進行消殺處理,每間隔7 d時間噴灑1次,連續噴灑3次,可以有效控制木虱蟲害。當樹木出現金龜子蟲害時,可以使用50%殺螺松乳油的0.1%稀釋液對葉面進行噴灑,這樣能夠起到良好的殺蟲效果。
3 整形修剪與采收技術要點
3.1 修枝整形
修枝整形的目的是保證文冠果具有良好的樹型,保證文冠果的枝葉能夠充分吸收營養物質。夏季是整形修枝的最佳季節。當樹苗生長到40 cm左右時,正處于肥力與水分最為旺盛的時期,種植人員可以在這一時期對枝干進行修剪。在修剪整形過程中,每棵文冠果樹應當保留3~4個主枝和1個中央干,其余枝干應適當短截,并保證留有5~10 cm的豐產樁。為了防止根蘗吸收多余養分,種植人員應當及時剪除根蘗,使枝條能夠快速生長。在枝條修剪完畢后,主枝分布需要呈現出均勻的生長態勢。從外觀上看,枝干間角度開張,并錯落有序。如果發現強枝壓過主枝,可以對強枝進行適當修剪,以保證主枝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成分。
當文冠果樹進入第二年生長期后,種植人員應當利用剪枝的方法對樹型進行調整,這樣有利于加快開花速度。為了保證主干能夠快速向上生長,在剪枝過程中,應當給主干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側枝比主枝生長速度較慢,種植人員可以對主枝進行摘心處理,對剩余枝組可以不作任何處理。如果在二次修剪時,發現主枝背上長出多余的側枝并且對樹型已經造成不利影響,那么種植人員可以剪除這些廢枝,并將根蘗予以剔除。這樣既有利于主干的生長,而且出現病蟲害的概率也將大幅降低。
當文冠果生長到第三年時,一般情況下樹上均已掛果。為了給果實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此時種植人員可以對樹木的橫枝或者擋住主枝生長方向的樹枝進行查找。確定雜枝的準確位置后,應當及時予以剪除。為了確保樹型的美觀度,提高果實產量,可以在一層主枝與二層主枝之間選留2~3個主枝,并將其剪除1/2。如果剪除后仍然遮擋其他主枝,可以繼續進行修剪。
3.2 果實采收
果實采收的最佳時機是種仁內容物變渾濁或者呈現出半乳狀時。種植人員應當及時進行采收。如果種仁發澀,則不適宜采收。采收以后的果實應當統一攤鋪在空曠場地,并在光照作用下去除內部的水分。當種仁的含水量低于13%時,可以直接出售。為了避免果實受損或者受污,在晾曬果實過程中,盡量在土層表面鋪一層席子,或者在石板上面進行晾曬處理,這對提升種子成活率大有裨益。
4 結束語
通過對祁連山地區文冠果栽培技術的闡述可以看出,要想提高文冠果樹苗的成活率、實現果實高產目標,種植人員需要合理選擇種植地塊,結合文冠果耐旱、耐沙的特性,對種苗進行精心處理。在文冠果田間管理過程中,除對光照沒有特殊需求以外,對水分、肥料、病蟲害防治都提出了嚴格要求。種植人員應當熟練掌握文冠果田間管理技術,在保證樹木成活率的同時,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煒.干旱地區文冠果豐產栽培技術[J].果樹資源學報,2021,2(6):50-51.
[2]李艷華.遼西半干旱地區文冠果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7(1):42.
[3]扈延伍.王府文冠果母樹林良種選育與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5):140-141.
[4]劉建海,李小燕,王藝林,等.干旱半干旱區沙荒地文冠果種植效益分析[J].林業科技通訊,2021(9):38-41.
[5]吳玉琴,陳剛,趙玉紅.西北干旱區文冠果良種采穗圃營建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1,24(12):83-85.
[6]岳臨平.文冠果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15(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