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華
【摘要】現階段廣大農村學生因其地域、環境、家庭的關系,見識少,接觸面窄,對學習英語的重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農村地區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以聽力突出。本文分析了制約農村初中生英語聽力能力發展的原因,并針對各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喚醒學生沉睡的耳朵。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聽力能力;原因;對策
隨著中國的日益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攀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世界各國使用范圍最廣和世界官方語言采用最多的語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一部分學生早就十分重視英語的學習了,課余會參加一些英語沙龍、原聲電影派對等活動。這樣既能提高學習興趣、廣交朋友,還能學以致用,學習成績在輕松、開心的過程中便有了提高。然而,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學生們埋頭苦干,努力學習,可是英語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我在農村地區任教二十年,經過深入地調查和總結,發現造成他們英語學習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他們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差,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學到的英語只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夠與人用英語溝通,聽不懂好聽的英文歌曲,看不懂自己喜歡的英文電影。久而久之,學生們會覺得學習英語毫無用處,從而喪失了英語學習興趣,英語成績自然下降。
一、制約農村初中生英語聽力能力發展的原因
(一)生活環境閉塞,對于英美國家相關文化知之甚少。
現階段廣大農村學生因其地域、環境、家庭的關系,見識少,接觸面窄。大多數村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對于他們來說學習遠不如他們打工掙錢來得實在,更別說是一門外語了。這種想法根深蒂固,世代影響下去,導致學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對于英語學習不重視,視野十分狹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盲目地選擇聽力材料。
有些學生片面地認為無論是什么樣的聽力材料,只要多聽就會有提高。更有甚者,在選擇聽力練習材料時,盲目地追求難度和語速,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錯誤的,同樣阻礙了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
(三)逐漸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熱情。
多年學習英語的經歷使得有些學生感到厭倦,還有部分學生由于多年的苦練卻是只見耕耘不見收獲,收效甚微而倍感挫折,喪失了提高英語聽力的信心和熱情,從而自暴自棄,放棄了努力,使自己陷入了重重艱難包圍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二、喚醒沉睡的耳朵—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對策
(一)培養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激發學生興趣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農村初中生聽力基礎薄弱,在聽力訓練中極有可能存在焦慮和畏難的心理。因此,對于學生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幫助學生逐步克服這些不良情緒,樹立“敢聽”、“會聽”的信心。建議學生學習之余放松心情,聽一些優美舒緩的英文歌曲,再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英文書籍,最好是英漢互譯的。這樣既擴大了知識面,又可以培養語感,還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不會使他們覺得英語是枯燥乏味的。
(二)不斷積累有關英語文化背景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由于中外語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往往會造成學生聽力理解上的偏差。應鼓勵學生有意識地通過多種渠道積累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不斷地積累用英語表達文化內容的方式,多掌握一些口語中常用的表達習慣,特別是俗語和俚語。九年級英語教材中有一句諺語:“It's a piece of cake.”,如果學生不理解其語言背景,很容易理解成“一塊蛋糕”,這就與原來的意思“小菜一碟”大相徑庭了。把語言理解與背景知識密切結合在一起,才能突破由于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欠缺而導致的聽力障礙。
(三)要同時使用手、眼、耳、腦等多種感覺和思維器官。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要避免學生的“假聽”現象,有效的聽力訓練必定是手、眼、耳、腦等器官同時參與的結果。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避免過度追求短期時效,有些教師在指導學生時,為了追求更高的正確率,只注重訓練學生解答聽力材料后面題目的能力,而不注重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如此的應試教育,學生的聽力能力怎么可能提高?
(四)英語聽力的訓練要有不怕聽錯、不怕說錯、不怕苦練的精神。
語言是一種習慣,要想產生熟練的技巧,離不開反復操練和實踐。這一點對于操有濃重方言口音的同學十分有效。會話重在達意,目的在于交流思想,在聽力訓練中,要依靠自己的理解能力通過聽的方式盡量捕捉聽到的信息;仍然有少量聽不懂的內容,則可以借助于閱讀文字的方法理解。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糾正自己的發音,在聽的過程中模仿英美人的發音方法及發音位置,培養語感。
(五)練習聽力不盲目,要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入門階段:①句型練習,通過一些句型練習教材和錄音帶,將句型、詞匯和語法結合起來。②多聽一些淺顯易懂的英語小故事,例如《Robinson Crusoe》,其目的是擴大生詞量。③鼓勵學生多聽英語歌曲,如《The Sound Of Silence》和《We Are The World》,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使學生的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訓練。
2.初級階段:①繼續練習聽小故事和句型,并加以復述,在練習復述時提高準確率,注意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問題。②多收聽中國電臺的對外廣播,其內容多種多樣,涉及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等諸多領域。因為主持人語言較為規范,語速適中,比較適合此階段的練習。
3.中級階段:應開始從平時機械訓練逐步向實踐過渡。這時可以將看一些英語電影納入訓練計劃中,視聽結合,《Forrest Gump》和《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等一些語速較慢且比較有趣的電影就非常適合這一階段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以致用”帶來的樂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聽力理解水平和聽力策略,教師應該全面準確地了解并分析農村學生聽力學習中的困難,想方設法喚醒學生沉睡的耳朵,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與之適應的聽力訓練方案,合理地組織聽力課堂教學,逐步地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農村初中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多聽”并“會聽”,持之以恒,細水長流,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林煥章.《教學方法與技巧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1年05月第一版】
[2]馮雨新.《淺析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中小學教育.2011年第12期
[3]周永波.《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J].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