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姑菊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修改是行文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行文水平的有效方法。自己動手修改作文也是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但也有不少同學寫完作文后,不愿意修改,即使有同學愿意改,也缺少一定的方法。老師辛苦批改的作文,大部分同學也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探索一條切實有效的作文修改之路,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經過多年的實踐、思考和摸索,總結出了一套適合小學生自主修改能力訓練的方法。
一、激發興趣
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說過:“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培養興趣,調動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感情因素,是培養學生獨立修改作文能力的前提。如何激發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興趣呢?我先給學生們介紹了一些相關的成功人士和他們的事跡。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由來;魯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動地方卻達160多處。二是利用各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如“作文診所”,讓作文能力強、修改能力強的學生充當“醫生”,為班上同學的作文“對癥下藥”,列出作文中的毛病清單,開出“藥方”——即修改意見,然后讓他們自己去修改,等他們修改完了,再進行前后對比,學生馬上就有了成功的經歷,從而激發了興趣。有時,針對某一篇毛病較多的學生習作,就讓全班同學都來當“名醫”,來個“群醫會診”,這樣,同學們就體會到了角色的樂趣,爭當了“名醫”,并且定期評選出“自改進步獎”“優秀評改獎”,這樣一來,學生們對修改作文的興趣就會持續下去,越來越高。
二、教給方法
同學們有了修改作文的興趣,也一定要懂得如何修改才能有效地修改作文。我主要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作文的修改。
(一)熟練運用修改符號
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教材中學到的每一個修改符號的用法和意義,并在練習中不斷加以強化和鞏固,以達到人人都會規范使用的目的,從而提高閱讀修改的效率。
(二)明確自主修改的方法
1.根據習作要求修改
每篇習作都會有具體要求,如小學語文S版第8冊習作《故鄉的變遷》,要求觀察故鄉的變遷,抓住某一方面,寫一篇歌頌故鄉的文章。修改時要看作文有沒有寫出家鄉發生的可喜變化,如果寫出家鄉的一些不好的變化,就不能體現“好評”,這就屬于跑題了。
2.圍繞內容進行修改
引導學生在修改作文時重點考慮:記敘文的順序是否恰當、前后是否連貫、詳略得當。并且要針對作文的題型特點進行修改,如果是寫人物、記事的作文,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做到中心突出;如果是寫景的作文,要做到觀察仔細,抓住景物的特征來寫就可以了。應用文的格式正確與否,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3.針對詞句進行修改
詞語、句子的修改,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解決最關鍵的語言文字問題。詞句的修改主要是考慮句子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用詞是否恰當,運用表達符號是否恰當等問題。還要注意句與句之間是否有自然的銜接,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是否能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動。比如,“秋天到了,田野的稻谷成熟了,金黃一片,金黃一片。”改為“秋天到了,田野金黃金黃的稻谷低垂著頭,正害羞地向我們點頭微笑。”這樣的句子更加形象,形象。要引導學生在自己改的時候發揮自己的生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改才是有價值的。通過認真細致地逐句修改,力求使文章表達正確,語句通順,形象生動,這樣,也達到了修改的目的。
三、養成習慣,形成能力
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須持之以恒,養成自主修改每一篇習作的習慣。為了讓學生養成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不斷提高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我想了不少點子,讓學生樂于并切實地自主修改作文。
(一)老師配合學生對同一篇作文進行修改,盡量聽取學生的修改意見,再由老師進行補充。這樣,既可以充分讓學生發表意見,引導學生辯論,激發學生開闊思想,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以起到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我在指導學生修改《我心中的校園風景》時,事先設計了兩篇有較多問題的作文——《病例文》,根據習作的具體要求:“一、你選擇的風景在校園中的什么位置?二、這道風景線中的景物有哪些?她們到底美在哪里呢?”師生一起逐項評改,再挑出一些句子,如“這棵榕樹很大”,提示學生:“這句話可以怎樣修改,讓它更加具體、形象?”有的學生建議修改為:“這棵榕樹真大啊!樹干要七八個小朋友手拉著手才能抱在一起。”有同學建議修改為:“這棵榕樹像個巨人一樣慈祥地看著我們讀書,看著我們玩耍。”老師根據學生的修改意見逐條進行修改,通過這種方式,以”精批細改“的方式為學生進行講解和示范,滲透具體的修改方式,讓學生更快地學會自己的修改練習。
(二)自改
學生完成初稿后,要求逐句逐句反復朗讀初稿,認真推敲,并在朗讀中“增加”一些具體內容;閱讀中“刪去”多余部分;讀中“改”表示不明確的內容。
(三)互改互評
在“自改”的基礎上,還可以互改交流。可同桌互改,也可全班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換修改。四人小組要根據各人的能力和喜好,事先分配修改任務,每人負責評改內容1至2項,并寫出自己的修改意見。也可以由組長朗讀作文,每個小組成員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組長再進行記錄。等群里所有人的作文都經過四位同學的修改之后,回到自己的手里,根據作文后面的修改意見,自己再修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當面和提建議的人溝通。這樣,作文既能保持學生自身的特點,又能融會貫通他人的長處,使大家的作文水平和修改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互改交流時,教師還要注意指導學生賞析別人寫得好的地方,取長補短,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集體共同評改
老師利用多媒體將學生的作文投影出來,讓全班同學看完后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對習作的看法,既可以談談作文的亮點,也可以談談自己的修改意見。寫作文的同學還可以談談自己的寫作思路,有疑問的同學可以在課堂上向作者提問。這種評改方法能使學生在評改中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學會合作,活躍思維,集思廣益,推動集體創造力的發展。
總之,我們在培養小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研究中,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修改興趣,運用各種手段滲透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培養了小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