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拾遺
4月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有關情況。其中提到,要把欠發達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對鄉村教師在職稱評聘上實行特殊支持,“定向評價、定向使用”,中高級崗位總量控制、比例單列。
(4月15日《新京報》)
近年來,我國鄉村教育的總體面貌雖然發生了較大改善,但即便如此,鄉村教師隊伍存在的發展通道相對偏窄、職業吸引力不強等問題依舊不容忽略。因此,未來要想從教育層面積極發力,助力鄉村振興,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而這其中,提升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拓寬其職業發展通道又是重中之重。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相關問題的逐漸顯現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推進,我國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民間輿論場,都對鄉村教師職稱評審難等具體問題多次予以關注和討論,并根據當下實際情況作出針對性舉措。
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就明確提出,職稱評聘要向鄉村傾斜。此次《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再次重申這一要求,“對鄉村教師在職稱評聘上實行特殊支持”,無疑契合了鄉村教師群體心中的期待。
接下來的關鍵在于,如何督促各地教育部門落實好這一政策,讓這份“暖意”真正惠及廣大鄉村教師。這就要求,各地要定向發力、精準施策,破瓶頸、強弱項,讓鄉村教師在職稱評聘層面真正得到有效保障,大力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效率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比如,在具體落實層面,要積極按照有關文件的要求,對長期在鄉村和艱苦邊遠地區從教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放寬學歷要求,堅決破除“唯論文、唯帽子”不良導向,提高教育教學實績的評價權重。與此同時,對職稱評聘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不公正問題,要堅決予以制止和糾正,并搭建和完善好預防機制。如此,才能真正維護鄉村教師的根本權益。
教育發展的核心關鍵在于“人”,只有把攸關每個鄉村教師切身利益的事情辦好,解決其后顧之憂,讓鄉村教師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讓其更安心。而長久去看,此舉無疑有利于拓展鄉村教師這份職業的成長通道,提升這份職業的吸引力,進而吸引更多有志于鄉村教育事業的優秀教師沉下心去服務于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