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近日,長沙市數字化助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市望城區第一中學舉行。長沙市各區、縣(市)電教系統相關負責人,長沙市各中小學校校長、學科骨干教師共80余人參加現場研討會,另有超4000名專家、教師等通過網絡直播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上,相關專家分別從教育數字化如何助力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虛擬現實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解讀與分享。
在示范課堂環節,望城區第一中學教師尚嫦娜帶來了高中地理公開課。她借助信息化設備形象生動地展示了各地傳統民居的特點、民居與地理條件的關系及修建過程等。望城區第一中學教師譚志剛帶來了高中物理公開課。他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與解析了常見的拋體現象,并帶領學生進入“牛頓公園”進行現場驗證,深入探索拋體運動的規律。長沙市實驗小學教師楊敢帶來了小學數學觀摩課“圓的運動”。他充分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豐富的數字資源,讓學生對“圓”有了全面認識與感知。
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育技術研究室主任代毅對數字課程教材的發展前景頗為看好。他認為,數字課程教材具有系統性、基礎性、便捷性、普遍性等特點,為課堂教學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是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抓手。
會上,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聶庭芳介紹了近年來長沙運用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教學的有關情況。他表示,長沙要在學習方式轉變、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學校建設、高質量家校協同、高質量教學評價、教育公平等領域持續創新,為實現教育現代化不斷奮斗。(長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