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班級是教師和學生開展活動、進行溝通與交流的基本組織形式,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班級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首席責任教師”和“重要他人”,在時間和空間上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力也更明顯。筆者曾經工作的學校實施過班主任坐班辦公制度(以下簡稱“坐班”),筆者當時作為班主任,親身經歷了坐班辦公,也有了不少較為直觀和真切的感受。
一、合理坐班,有效加強班級管理
為了增強坐班辦公的實效性,學校在班級后排布置了教師辦公桌和辦公電腦,不再為班主任安排具體的辦公室,教室成為學生學習和班主任辦公的綜合性場所。學生有什么需要可以隨時找班主任,班主任也能全面了解每名學生課上、課下的表現和特點。對一些特殊學生,特別是性格有缺陷或學習有困難的,班主任可以及時介入管理、迅速提供幫助。坐班辦公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快良好班風的形成
比起其他科任教師,班主任因其特有的職業特點,在學生管理中有著更大的權威性。換言之,很多情形下,學生對班主任更“買賬”。筆者之前所帶的班級,調皮學生較多,好幾位教師反映部分學生上課愛做小動作,交頭接耳,不遵守課堂紀律。但是在班主任任教的語文課上,其他教師反映的問題卻近乎“零存在”。
坐班以后,班主任在教室的時間增多,學生的一舉一動都在班主任眼皮子底下。即便學生在其他課上想有所舉動,考慮到后排班主任的“雙眼”,也會有所收斂。經過一段時間的習慣糾正,加上其他科任教師們的鼓勵和肯定,學生的規則意識得到了強化,加快了良好班風的形成。
學生的成長與改變也增強了家長對學校、教師在情感上的認同。他們在“看”與“聽”的過程中,對學校的管理方式很是支持,不少家長感嘆:“老師能夠與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真不簡單!”
2.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受傳統“師道尊嚴”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對教師心存敬畏,本能地保持著距離。盡管“同伴式”師生關系理念倡導了很多年,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現實中,依然有不少學生不敢主動走進教師辦公室,更談不上袒露個人心聲,教師辦公室成為不少學生期待進入,卻又不敢進入的“神秘之地”。
坐班以后,班主任就在教室、在學生旁邊辦公,“神秘之地”成為“尋常之地”。特別是課間,學生可以近距離看到班主任在做什么,一定程度上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趨于常態化、平等化、高頻化。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還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比如教師辦公桌上擺放的近期閱讀書籍,會無意中吸引部分學生,促成師生共讀。
此外,在班級辦公,班主任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及時調整班級管理策略。
3.有效促進專業成長
班主任坐班辦公,必然會在無形中成為科任教師的聽課人,這種情形下,科任教師對課堂的重視程度也會相應提高,在課堂的儀態儀表、語言組織、活動開展等方面會更加用心。班主任也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各科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特點、對學生的常規要求等,既有利于協調配合各科教師教育教學任務,又有利于全面把握班級情況,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在其他學科內容的滲透中,班主任的學科素養、學科眼界也會得到提升。
二、以人為本,正確面對坐班短板問題
但是,在看到坐班辦公優點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實踐中的問題和短板。
比如,坐班時間過長會對班主任身體健康造成損害。課堂上師生的互動、課間學生的活動均會造成聲響,筆者在坐班初期就曾出現過耳鳴、頭暈等現象。在班級辦公,多數時候難以做到“鬧中取靜”,與家長交流、批改作業、備課、閱讀、寫作等行為都會受到限制。另外,班主任的私人時間和空間被擠壓,自由度減少,導致幸福感降低。長期被束縛在教室中,也不利于班主任與其他同事相處,容易形成“信息孤島”。
在班主任個人時間和空間受到擠壓的同時,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認為學生一直處于“被監視”的狀態。鑒于此,坐班辦公必須綜合考量學校及師生的實際情況,不能“一刀切”,要根據現實情況,及時做好調整和糾偏。
1.增強坐班辦公柔性
在學校管理中推行坐班辦公制度,無疑是對班主任工作負擔的增加。所以,學校要充分考慮并增加坐班的柔性,讓班主任擁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和場所,尤其不能因為坐班而不再安排辦公室。
從現實來看,在學校沒有屬于自己的辦公室,會讓教師失去歸屬感。因此,學校在明確坐班要求的同時,要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工作氛圍,設置運動、休息場所,讓教師在緊張和忙碌中有身心放松的地方,在做好調整后以更好的狀態投身到工作中去。
2.給予學生自主空間
對學生而言,坐班辦公會讓他們每天的行為舉止直接呈現在班主任的視野中,其自由活動將是“戴著鐐銬的舞蹈”。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中,自主發展是一大特色,班主任在坐班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留下符合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機會,在不違背課堂規范、學生規范的前提下,允許學生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比如活潑好動、愛好表現、搶話等。
3.切實做到以人為本
有一種觀點認為,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核心是人。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他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其生活閱歷、經驗儲備、發展目標、性格特點都是獨一無二的。學校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個性與共性的關系,把握好坐班辦公的度,接受不同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的方式,真正做到把師生成長的實際訴求作為管理的落腳點。換言之,坐班辦公即便優點明顯,但也有不少弊端,在學校管理的大框架下,只能作為一個“可選項”,而不是“必選項”。班級管理“怎么管”“管什么”,最終的選擇權要交給班主任。
總而言之,我們在看到坐班辦公制度提升班級管理效率的同時,也必須冷靜面對其執行中的短板。無論是學校管理者還是班主任,都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動態調整中找到管理目標與現實環境的最近平衡點。如此,才能最大程度辦好人民滿意、家長認同的好教育。45D8147D-75E6-447E-B5A9-9F0D8B6B40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