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條要求,將鄭州航空港區(以下簡稱“港區”)“上善共生”的德育理念落到實處,推動實現港區“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社會”的目標,港區以“新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為載體,開展了系列工作,幫助家長實施科學家庭教育,助力家校合作。
在港區“1146”德育工作模式指導下,結合《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鄭州航空港區橋航路小學通過多種途徑指導學生和家長開展“新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活動以家庭為創建單位,從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家庭方面入手,將“新文明家庭”理念多層滲透。
一、激發家長興趣,為教育合力奠定基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許多家長早已將對孩子的教育融入到生活點滴之中,但仍有部分家長并不重視家庭教育,甚至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的事情。為調動家長家庭教育積極性,學校開展了“新文明家庭”創建活動。
在“新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啟動儀式上,學校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細致講解。通過生動的家教故事,讓家長感受到家庭教育并非難事,只要用心實踐,每句話、每個舉動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啟動儀式現場,學校預告將會進行“新文明家庭”評選活動,進一步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通過評比活動,將“新文明家庭”創建效果良好的家庭聚集起來,在班級、學校層面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或家長作為經驗分享者站上講臺,以點帶面,通過榜樣的力量推動全員參與,全員進步。
二、學校課程引領,為家庭教育指明方向
學校組建了一支專業的“新文明家庭”課程開發隊伍,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目前家庭教育現狀及問題。將主要問題匯總后,結合港區“1146”德育工作模式和《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針對性探索開設“新文明家庭”創建指導課程。通過調查分析,課程從以下五個方面開設。
家庭環境 指導學生和家長如何創建溫馨的家庭氛圍和科學的學習環境。整潔溫馨的家庭環境可以愉悅心情,家庭成員共同維護家庭環境,不僅可以促進家庭成員和諧相處,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科學的學習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能有效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如學習桌的布設:一桌(整潔無雜物)、一椅(高度適宜)、一臺燈(護眼補光)。圖書角的布設:排列有序的書籍、書架,舒適的燈光及座椅等。
家風家訓 家風家訓是每個家庭的精神支柱,通過知家風、定家風、掛家風、傳家風,指導家長與家庭成員一起制訂切合自己家庭的家風家訓,鼓勵將家風家訓布設上墻。在家風家訓的無聲教育下,學生和家長一起約束自己的行為,共同進步。學校層面可開展“家風小故事”征文活動,通過小故事窺一斑而知全豹,賦予學生以自己家風為榮的自豪感,激勵他們堅持貫徹家風家訓,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書香家庭 書香家庭的建設以親子閱讀為主。學校呼吁家長盡可能多陪伴學生共同閱讀,激發學生閱讀動力,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每次閱讀后,開展讀書分享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分享收獲與感悟,在交流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開拓眼界,增進親子情感。
家務勞動 指導家長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勞動技能和責任心。在學校層面,開設系列勞動課程與活動,例如“廚藝小當家”“整理大師”等。家長以活動為契機,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及時給予積極反饋,激發學生主動勞動的興趣。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明白,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承擔家務勞動的責任。有了家長示范,學生能更好地形成勞動觀念,養成勞動習慣。
家庭會議 指導家庭定期召開家庭會議。會議設置策劃人、主持人、記錄員等,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主動承擔一定工作,鍛煉處事能力。會議中,家庭成員可圍繞一定主題各抒己見,共同決策家庭大小事務,營造民主家庭氛圍。會議可對上階段家庭問題進行討論,增進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有效減少家庭矛盾。同時可開設感謝環節,每個家庭成員可向任意成員的任意行為表達感謝,滋養感恩互愛的家庭氛圍。會議也可安排下階段工作,如下周家務分工、假期活動安排等,讓孩子作為家務勞動的分工者和實施監督者,主動承擔,自我監督,激發自主性。
三、利用社會資源,為教育合力添磚增瓦
充分利用社會各類有效資源,提供多元教育。學校定期聯合社會家庭教育團隊,開展線下家庭教育公益講座和線上家庭教育直播課程。學校還會篩選優質家庭教育網絡資源持續推送給家長,幫助家長多途徑獲取科學的家教理念與方法,促進家庭教育指導常態化。
四、教師培訓積累,讓交流暢通無阻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三十九條指出: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學校對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幫助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擁有可靠團隊支撐。同時學校可結合實際適當開展家訪活動、班會等,總結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小妙招和小故事,分享經驗,給更多家長架起溝通分享的橋梁。遇到推進困難的家庭,學校可派出專業家庭教育指導師或心理咨詢師,分析現狀,形成對策,對家長一對一輔導,幫助其走出家庭教育困境。
借助建設“新文明家庭”活動的清風,鄭州航空港區橋航路小學通過一列活動為家校共育插上翅膀,使學生成長之路散發耀眼光芒,助力區域社會文明形成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