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濤
莉莉(化名),三年級,女孩。莉莉媽媽常會盯著孩子制作學習計劃,每天的作業安排寫在紙上,貼在書桌前。可能一開始,家長還有耐心監督孩子學習,嚴格執行學習計劃,一段時間以后,家長的耐心就漸漸消失,孩子的學習勁頭也不足了,那張貼在書桌前的計劃書也掉了,不知不覺變成了:家長想起來催一下,順便抱怨孩子不愛學習、不爭氣。孩子則能逃避寫作業和學習就找各種理由搪塞,白天無人監管,偷懶玩樂,一會玩玩手機,一會看看電視,無所事事的樣子;等家長下班,再裝裝樣子學習,不知道時間都去了哪里,感覺似乎做了很多事,又感覺好像什么都沒有做。
孩子們每天忙忙碌碌又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時間觀念,缺少合理管控時間的方法和策略。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三年級的孩子有的已經進入青春期前期,喜歡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越催促,反而越容易慢悠悠、拖拖拉拉,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同時,孩子對于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往往也會覺得無聊、乏力、提不上興趣,不愿意付諸行動。
√三年級在小學階段是過渡年級,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隨著三年級課業難度的提升,孩子會面臨很多事物交織在一起,有時候會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天忙忙碌碌卻還有很多任務不能完成,甚至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三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迅速發展,理解力逐漸增強,有必要學習科學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即零敲碎打、爭分奪秒、化零為整等。
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好!
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家長需要從小引導,父母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引導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每天規劃今天要完成的幾項任務,將任務逐項寫在列表里,設定你的番茄鐘(定時器、鬧鐘等),時間是25分鐘,開始完成第一項任務,直到番茄鐘響鈴或提醒(25分鐘到)停止工作,并在列表里該項任務后畫個X或者√。然后,休息3-5分鐘,活動、喝水等,再開始下一個番茄鐘,繼續該任務。一直循環下去,直到完成該任務,并在列表里將該任務劃掉。建議每兩個番茄鐘后,休息10分鐘。
家長在幫助孩子規劃學習時間的時候,一定要細水長流。我們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的暑假活動排得很滿,補課、興趣班、學習、寫作業,一天到晚孩子沒有休息的機會,更沒有娛樂的時間。暑假過得比上學還累,有再多的學習熱情都要被消耗掉了,我們在學習時間的規劃上,一次不能把學習時間規劃太多。戶外運動同樣重要,保護眼睛更需要。
評定優先級,給予不同任務內容適當的注意力,對于維持平衡非常重要。所有的事件,可以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非緊急、緊急非重要、非重要非緊急這樣四大類。判斷一件事情輕重緩急時,家長可以問孩子幾個簡單的問題:是否現在就要做?這件事和我的目標有何關系?現在就做和等下再做哪個好?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列出計劃表,并且在效率最佳的時間段完成。每天針對計劃的完成程度進行總結調整,將未完成的列到接下來新的計劃表里。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認知失調。簡單粗暴的解釋,就是行為影響態度。如果你穿著睡衣癱倒在沙發上,你就更傾向于追追劇;相反,如果你換上了上班穿的衣服,你就離工作更近一點兒。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書桌前清理干凈,只放置與學習有關的用品,保持學習區域的安靜整潔,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最重要的是“立刻行動”。
華羅庚曾說,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家長要引導孩子明白時間一去不復返,它買不著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如果不好好規劃和安排,就會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
這里有一個關于“時間管理”的故事,分享給家長朋友們:
農夫早上起來,對妻子說要去耕地了。可是當他走到要耕的那片地時,發現耕地的機器(耕耘機)需要加油了,農夫就準備去加油。可是剛想到機器加油,就想起家里的四五頭豬早上還沒喂。這機器沒油就是不工作,豬沒吃飽可是要餓瘦了。農夫決定回家先喂豬。當他經過倉庫的時候,農夫看到幾只土豆,一下子想到自家的土地可能要發芽了,應該去看看。農夫就朝土豆地走去。半路經過了木柴堆,想起來妻子提醒了幾次,家里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抱一些木柴回去。當他剛走近木柴堆,農夫發現有只雞躺在地上,他認出來這是自己的雞,原來是腳受傷了……就這樣,農夫一大早就出門了,直到太陽落山才回來,忙了一天,暈頭轉向,結果呢?豬也沒喂,油也沒加,最重要的是,地也沒耕。
道具:白紙、筆
玩法:請準備一張長條紙,用筆將它劃成10份(中間部分剛好每兩列一份代表生命中的10年,分別寫上10、20等,最左邊的空余部分寫上“生”字,最右邊的空余部分寫上“死”字)。假如現在你個人的生命處于0~100歲之間,接下來我們來玩兒一個經典游戲。
給大家列出幾個問題,請大家按要求去做:
第一個問題:請問你現在幾歲?(把相應的部分從前面撕掉)
過去的生命是再也回不來了!請撕徹底、撕干凈!
第二個問題:請問你想活到幾歲?(如果不想活到100歲的話就從后面把那部分撕掉)
第三個問題:請問你想幾歲退休?(請把相應的退休以后的部分從后面撕下來,不用撕碎,放在桌子上)
就剩這么長了,這是你可以用來學習和工作的時間。
第四個問題:請問一天24小時你會如何安排?
想一想: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睡覺用了多少時間,把它撕去;吃飯、看電視、玩兒游戲、踢足球、聊天發呆等分別用了多少時間,把它們一一撕去,看看還剩多少時間是用來學習的。家人之間比一比誰留給學習的時間最多。
第五個問題:請問你現在有何感想?
第六個問題:請問你會如何看待你的未來?
這個游戲,按要求做完了嗎?有什么感想?你珍惜生命嗎?你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作為嗎?生命是由分分秒秒的時間所組成,時間管理的實質就是生命管理。拿起一只筆和幾張紙隨我一起開始吧。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