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鐵
【摘要】在當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人們更多的是把目光放在新授課內容上,對于課程復習的重視程度不高。當進入高三的復習階段,一堂課就是針對一個專題進行復習,課程內容多、縱橫兼顧,老師往往注重于學生對知識的實記和掌握,忽視了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高三歷史專題復習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關鍵詞】歷史核心素養;高三歷史復習;歷史專題復習
在目前的高中歷史學習中,老師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何,最終還是要通過考試來評價,復習是歷史教學中不可或缺又十分重要的一環。雖然新教材的編寫是以通史為體例,但在平時的學習以及復習中仍然少不了滲透專題史,因此如何進行專題復習的教學是一線教師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以下基于歷史核心素養,提出高三歷史專題復習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理解家國情懷,并以唯物史觀為指引,確定歷史專題立意
高三專題的復習面臨一個與新授課截然不同的境況:一個專題的知識點比較專深,歷史跨度大,縱橫兼顧。例:必修一第三單元《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講述了英美法德四個國家民主政治制度發展演變的歷史,然后各國制度各不相同,行政權和立法權的關系錯綜復雜。相對于封建制度而言,它體現了歷史的進步性,同時也有歷史局限性。從人類歷史的發展和終極目的而言,它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最理想的制度,但在人類政治發展的歷程中是有極大影響的。復習這個專題,就必須有一個主題立意,這就是這節課的靈魂。否則會陷入知識零碎,復習低效的困局。
二、建立空間坐標系,達成空間觀念,滲透傳播唯物史觀
一個專題的知識點歷史跨度大,縱橫兼顧。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不妨運用時間軸、年代尺法、大事年表、歷史圖表法等方式,指導學生編制“專題性事件大事記”、重要組織大事年紀、重要人物大事記等,引導學生根據這一時間脈絡來對事件進行關聯和思考。例如必修二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專題復習中,可以通過構建時空坐標圖來開展復習。
知識網絡示例時空坐標并非是串起專題主干知識的唯一方法,也可以編制知識網絡。在專題復習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主線,理清楚這一專題歷史發展及演變的歷程,引領學生思考其對當今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繼而引導他們從由表及里上升到對規律性的探究,從歷史中獲得啟示。
例:《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專題也可以構建知識網絡,這個知識網絡構建的主題就是世界市場的形成和不斷發展。在高三復習課中,教師在確定了專題內容后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與之相關的參考書籍,盡力為學生創造建構知識體系的體驗和條件,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專題知識網絡,從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感。
三、精選合適史料,精心設計試題,達成史料實證素養
精選,即選擇的史料在內容上具備經典性、權威性,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并且經久不衰。在形式表現上并不著重于大篇幅,而是表達方式的豐富多彩。就單說文字材料,可以是歷代文選、外國文書、私家筆記、外交文書、詩賦散文等,這才能給學習者以更高效的文字理解與練習。
借助問題學習的統領,拓展已知和無知間的張力,從而引領知識與學思結合,進而促進學習的持續開展,學會將問題探究成果轉換為合理的知識結構,從而達到知識的持續建構和知識的合理轉化。選擇問題的恰當,能夠從中品出人們的精神,建立起他們理解和使用材料的意識。
在專題復習課中,可以穿插“如何收集和整理史料”“如何解讀史料”“為什么同一歷史事件有不同史料”“如何證實歷史結論,或證偽歷史結論”的方法教學。這樣對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素養是極有價值的。
四、建構歷史知識結構,強化小論文教育,培育學生解析歷史的能力
學科知識必須通過掌握和了解、運用和實現、轉化和創造這些核心意識過程,才能實現由教學內容和思想方法的外部定向、自主操作和自我內化。認識只能變得自覺積極,認知角度和認識思維才能轉變為專業能力和學術素質。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得到求知、認知的快感,讓課堂活動真正變成生動活潑和自我需求的活動。
小論文這個題型能夠考查學生是否能夠根據提供的史料,客觀闡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狀,并且有理有據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合理的論文編寫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們對史學基礎知識的了解程度,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利用所學歷史知識分析問題的獨立考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們對歷史學科的掌握能力。
考試能力已經成為了當今高考的主要基調、主旋律。要想學生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還應在平時培養他們了解選擇題、資料分析題、問答題等考試問題的基本思路,并培養他們的解題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應考技巧。
五、強化專題間的聯系和融合,實現有效復習
新課程高考中所有的主題型試卷都帶有十分強烈的社會價值立場,因此必須以“主題”聯系多個課題,讓學生關心社會,思考現實問題,這對平時教育具有很重要的啟示意義。
思維發展的客觀規律告訴我們,任何新知識的生成都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不斷發展的結果。由此,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學生熟悉的通史結構模式,對于高三專題復習具有極大的借鑒作用。通史體系呈現縱橫交織的結構。從縱向看,按時間順序展開;從橫向看,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敘述某時期的社會狀況。該體系下,知識的系統性強、條理化程度高,學生容易理解、歸納和總結。專題復習教學中,也可以采用借助于這種模式去整合教材,幫助學生學習專題史。
在高三歷史專題復習教學中,老師要將“高大上”的歷史核心素養巧妙而自然地滲透到教學環節中,帶給學生良好的領悟和體驗,這樣的歷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求真意識、形成科學的歷史價值觀,使歷史核心素養真正地在學生身上“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何昭林.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三歷史復習策略[C]。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8.
[2]張國仁.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三專題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19(35):1.
[3]姜芷馨.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三專題復習教學研究[J].讀與寫:中旬,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