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
【摘要】學生道德教育是小學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學生道德教育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從營造班級德育氛圍、加強自身修養、用愛心轉化學生、建立家校合作教育機制等方面開展工作,以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
班級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班主任是學生道德教育的主要組織和實施者,對學生道德教育的效果和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著關鍵作用。隨著“立德育人”教育的深入實施,班主任需要采取科學的工作方法,用自己的愛心做好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一、營造良好班級德育氛圍
作為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營造良好和諧的班主任德育氛圍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有很大幫助。我們應該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積極團結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自覺遵守規則和紀律,團結互助,感受到課堂的溫暖,這不僅有利于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也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和行為習慣,并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由于小學生的心理仍然相對脆弱,有比較強的自尊心,從他們的心理上,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每個班主任都熟悉的真理。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生就愿意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盡快使自己對學生產生真誠的愛,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和交流。在課上和晚飯后和他們聊天和開玩笑: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和解決。當學生有思想上的問題時,給他們疏導。耐心、細心地說服和教育。同時與學生的父母保持聯系,與父母密切合作。在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快樂所取代。慢慢喜歡上這個小組,開始輕松地學習。班主任還應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教師應該既是一個組織者,又是一個普通的成員。應該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僅“可敬”,而且“和藹可親”。教師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新集體的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應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能夠包容每個孩子的個性或缺點,平等對待每個人;鼓勵和發現學生的優點,從而接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應加強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做好德育工作;加強階級文化建設。教師應注重加強課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善于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用精神文化來引導課堂德育,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運用教師行為影響學生
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對小學生的心理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教師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用教師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學生,真正做到道德教育,成為小學生的榜樣。并使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有益的行為習慣。
例如,班主任教導學生要有禮貌時,教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不要諷刺學生。班主任要教導學生熱愛勞動時,若由于時間關系,教師不能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后與學生一起打掃環境和教室,但教師也應該能夠在第一時間出現,并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教育學生團結好時,班主任首先要與系主任、年級主任團結好,與學生交好朋友。在學習中,學生們被要求字跡工整,那么當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時,就要做到標準和認真的寫作。就這樣,教師的言行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在學生眼中,教師是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尚影響學生,做好學生健康的向導和引導者。同時,班主任還應加強思想道德知識的學習,注意向其他教師學習班主任先進的德育和班級管理經驗,注意了解小學生的思想狀況,掌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三、建立家校共育銜接機制
為了提高班主任德育的效果,班主任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家長的積極作用,建立有效的家校聯合教育聯系機制。因此,班主任需要經常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并向他們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使他們能夠配合班主任,有效地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例如,教師可以經常家訪,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為班級家長建立QQ群和微信群。這樣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與學生家長溝通,使學生在出現思想或行為問題跡象時,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做好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德育的及時性。班主任應利用家長會的機會,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討論,向家長傳授做好兒童管理和咨詢工作的經驗,以提高家長兒童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教師應該經常在課堂上強調遵守校規和紀律的重要性。堅持多表揚、少點名批評的工作方法,不應該放縱學生。一定要努力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應該在生活中關心生病的學生,讓學生感到溫暖。實踐證明,這通常是有效的。此外,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如果班主任了解學生,學生也了解并熟悉班主任,可以相互尊重和信任,那么就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如果這個班和其他班之間存在矛盾,班主任應該妥善處理消極因素,并將其轉化為積極因素。
總之,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和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時期,班主任作為小學生生活的啟蒙導師,應該高度重視德育工作,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通過教師愛的教育,使每個孩子在小學健康成長,度過多姿多彩的童年。
參考文獻:
[1]郭紅萍.小學班主任工作德育效能提升策略[J].天津教育,2022(9):34-36.
[2]張萍.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實施策略[J].讀寫算,2022(3):67-69.E17180B7-11EB-4FBC-AC03-22BC3343B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