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華,溫家銘
(1.塔里木大學, 新疆 阿拉爾 843300;2.新疆政法學院, 新疆 圖木舒克 843900)
“電氣制圖”是一門學科基礎課,將電氣工程專業2019 級(86 人)、2020 級(172 人)本科學生平均分成兩組:創新組(43 人)和傳統組(43 人)。 創新組引用微課和雨課堂混合教學方法,傳統組結合教學課件(PPT),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組學生只在課堂上結合教學課件講授“電氣制圖”課程的相關理論內容和操作方法。 創新組學生在傳統的課堂教學基礎上,將“學”的過程融入上課前、上課中和上課后3 個環節。 授課前,首先老師使用ScreenToGif,Captura,obs-studio 等錄課軟件錄制5 ~10分鐘的操作視頻。 然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找到雨課堂公眾號,或者通過電腦端登錄雨課堂,創建授課班級,發布相關復習課件及操作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查找相關資料,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例如:“電氣制圖”課程中圓指令啟動方法和繪制方式比較多,操作比較復雜,受到課堂教學課時的限制,不能一節課只講解一個繪圖指令。 因此,課前將繪圖指令操作步驟錄制成視頻推送給學生,學生可以自主學習或者小組討論預習課程內容[1]。
授課中,授課教師通過雨課堂的后臺數據,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位同學的課前預習情況,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講解繪圖指令復雜的操作步驟。 課中可以布置一些比較簡單的電氣元件圖,學生利用本次課所學的相應指令完成繪制。 例如:變壓器、電流表、電壓互感器等元器件。 同時學生在課前學習的課件上也可以標記和收藏,有助于授課教師有針對性的幫助相關的學生和講解相對應的知識點。
授課后,教師可以根據同學課上學習情況,以及課上完成相應的練習,推送相關的練習圖紙使學生們能夠獨立識讀和繪制圖紙中的相關元器件;推送相關擴展鏈接,使學生們掌握更多、更便捷的繪制方法,引導學生鞏固操作指令復雜的操作步驟[2]。
授課教師在理論和實踐課程結束后,首先學生在雨課堂考試題庫中隨機抽取35 套試題,每一套試題包括基礎指令圖、電氣控制電路圖和電氣工程圖三大部分。
創新組和傳統組期末考試成績如表1 所示。 然后通過推送調查問卷,深入了解這種教學模式效果,統計結果如表2 所示。
表1 “電氣制圖”期末考試成績
表2 “電氣制圖”混合式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微課(Micro Lecture)適用于知識點多、課時短、理論性強、操作復雜的課程,以5 ~10 分鐘短視頻的形式講知識點展示給學習人員。 此外微課播放載體、地點和時間不受限制,比傳統課堂教學靈活性更高。 短視頻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利用在線教學資源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和答疑環節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課后的學生反饋評價環節更加直觀。 將雨課堂與微課相結合,有效地將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無縫銜接起來,改善了在線教學課程的不完整,考核高度不高等缺點[3]。
本研究基于“電氣制圖”課程,選用微課和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型設計并實施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和網絡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微課+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和瑣碎時間,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點。 同時增加師生交流、互動環節,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 對于老師而言,授課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反饋數據和學生評價數據,不斷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因此針對“電氣制圖”課程特點,結合雨課堂和微課的網絡資源,合理、高效地安排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