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用植物種植和中醫藥發展研究——評《中草藥用植物種植新技術》

《中草藥用植物種植新技術》
作者:程建國
出版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810921749
隨著世界醫學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中醫文化逐漸受到各國的青睞,當世界醫藥學提倡“回歸自然”的醫學原則時,中醫藥天然的種植傳統成為各國藥用植物培育的借鑒。與西藥生產相比,中醫藥的生產更強調天然的自然栽培,在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與精氣后,方可研磨成藥。古代中醫藥植物的種植相對來說比較注重自然因素,因此在種植條件上并沒有過多的人為干涉。由于土壤的污染指數急劇上升,也因為草藥種植科技的進步,現代中醫藥種植具有嚴謹的栽培要求,因此成立了一套全新的醫藥規范化基地建設內容。該體系的構建在世界藥用植物種植研究中意義重大,深受歡迎。中醫藥在世界藥用材料研究中獨樹一幟,世界各國于20世紀后期開始掀起了模仿中醫藥植物栽培的潮流。美國是第一批學習中國藥用植物天然種植的代表國家,隨著中醫市場在美國的不斷擴充,美國醫療對中藥材的數量和種類需求逐漸遞增,且在許多中醫師的中藥文化熏陶下,美國醫藥學界開始注重中醫藥材種植。
筆者在參與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AHSKXZX2020D06)、安徽中醫藥大學人文社科項目(2020rwyb12)的過程中,查閱了中醫藥植物種植的相關資料,認為現代中醫藥的種植具有嚴謹、專業的特性,在此之中參考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草藥用植物種植新技術》。該書從中醫藥學的角度,系統地研究了天麻、杜仲、西洋參等藥用植物的醫療價值,并且從生物學的角度對其形態特征、生態習慣進行了專業的說明,闡述中醫藥規劃化基地建設對中藥材的繁殖、栽培、加工的重要意義。全書理論科學實用,語言通俗簡明,為廣大中醫藥植物種植人員提供了專業的指導,同時,也為國外醫藥植物栽培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盡管中醫歷史久遠,但是美國社會從20世紀70年代才逐漸了解中醫藥文化,而后針灸診所、中醫門診科室相繼成立,中醫療法成為美國民眾治療的選擇之一,但是由于對中藥文化認識的有限,許多民眾對中醫藥材的藥效和質量尚有擔憂。美國中醫藥材一般會從中國進口,但是長此以往,中藥的藥效和質量很難保證,且中藥材需求越來越高,光靠進口難以滿足需求。在這種困境下,美國的一些州開始成立中藥植物種植基地,通過組織專業的中藥材種植團隊,指導農民栽培需求較為廣泛的中草藥植物。
據統計,美國當時種植草藥高達300多種,其中包含中藥植物和一些重要的西藥植物。主要有白芷、紫苑、西洋參、曼陀羅、車前、長春花等,在美國中醫師和藥材種植專家的研究下,藥用植物種植技術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性和科學性,根據不同藥用植物的生物特征和生長環境進行繁育、栽培,且研究成果豐富。以人參和西洋參種植研究為例,有美國學者對其未經沙藏的種子胚胎生長和萌芽進行了專業研究,此后又對種子生長環境和溫度、生長期內營養成分和激素成分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結合人參和西洋參所需要的自然因素,對光照條件、土壤質量要求以及水分條件作出了詳細的說明。在這些研究成果之下,美國人參植物種植基本上掌握了先進的技術,人參藥物藥效和質量顯著提升。
顯然,中醫藥在國外醫療市場上備受青睞,歷經了幾千年的歷史后,古人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中藥醫療經驗,這種傳統的中藥醫療優勢是國外不可比擬的。但是就國內中草藥種植技術來說,生物學領域的技術稍顯落后,以至于中草藥植物藥效沒有穩定性,許多中草藥種植園甚至沒有專業的栽培技術,這也是為什么同一種中藥治療效果不一樣的原因。現代中醫藥的發展必須關注研究創新和培養創新。中醫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許多古今中醫藥專家學者的心血,是我國古代醫學的結晶,在眾多的歷史醫學家努力探索中,藥用植物種類才得以齊全。現代中醫藥的發展仍然需要古代中藥研究作為指引,但是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變革以及人類疾病狀況的不斷變化,中藥材種植技術、生產技術應該致力于創新研究,將創新作為中醫藥未來發展的堅定動力,促進中醫藥用植物種植的科學化。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醫藥學人才的培養既是對傳統中醫文化繼承的要求,又是解決當前疾病危機的必要措施,在培養過程,遵循傳統師承方式培養具有本國特性的中醫藥人才,這種方式一般分為普及型和提高型。普及型即以往中醫師傅帶徒模式,該種方法是古老的中醫藥教育模式,在現在已經明顯不大受用,只有少部分農村地區仍然在沿用。提高型則注重“名師出高徒”的教育效果,培養出繼承老中醫藥學專家的學術經驗和研究成果,培養出新時代中醫名師。20世紀末,我國致力于提高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提出了繼承老中醫學術經驗的相關規定,以傳統師承方式促進中醫藥文化繼承,構建了新型的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
中醫藥文化對中國而言,是中國醫學歷史悠久的證明,在世界醫療衛生中,中醫藥則為人類醫療衛生服務解決了許多的困境。在國外藥用植物種植的興盛下,中醫藥文化聞名于世,許多聞所未聞的醫療方法令人驚嘆不已。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中藥植物種植領域有所突破,這得益于其研究技術手段的優勢。中國作為中醫藥文化誕生之地,有義務去創新中醫藥學的生產技術和學術研究,從種植與生產中,提升中藥植物培育的技術創新力度。
(柳鶯鶯,周亞東,王華,安徽中醫藥大學人文與國際教育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