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白城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中心 王法宇
隨著社會經濟和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智能化變電站項目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提高了電力行業的經濟效益。智能化變電站的核心特征是智能化,滿足變電站的智能化運轉,建設智能電網項目不僅要做好變電站設備智能化管理工作,優化整個變電站信息數字化運行結構,而且要重視優化二次系統調試工作,定期對變電站設備進行檢修。
優化智能變電站運行效果,理應做好智能化變電站二次系統調試工作,定期對變電站設備進行檢修,注意優化檢修方法,正確使用直觀診斷法、短路法、斷路法、試燈法和低壓搭鐵試火法。在判斷出變電站系統設備具體故障類型之后,應采取針對性修復措施,對于損毀的零部件應進行替換。
確保智能化變電站的正常運行,理應做好變電站二次系統調試工作,提升二次設備的靈活性,實現雙向通行功能并采取集成管控,這樣方能確保參數處理與傳輸工作的正常性。同時要通過標準化操作實現信息共享與互動。在具體調試工作中,要準確把握調試重點,做好現場調試工作,對二次系統各項功能進行驗證,并針對驗證結構展開集成測試,通過開展整組測試項目改善二次系統反應裝置,優化系統結構參數性能。必須注意的是,二次系統現場調試的重要結構是檢驗光學電流互感器的精度,在校驗過程中,要發揮全光纖閉環控制技術的作用,謹遵電磁法拉第效應,這樣有助于增強二次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同時也能夠保證系統保護裝置的時效性。
其次,在借助現場校驗儀器開展二次系統實地檢測與校準工作的過程中,應控制好細節問題,借助電子式互感器來校驗差值,對二次系統保護裝置的現場結構予以準確模擬,運用差值算法來測定通道延時。然后,運用電子式互感器做好對時校驗工作,這樣能夠準確測定與調試現場的標準電流互感器,對比分析全部數據,合并專用校驗儀器的單元參數,增強脈沖信號的收集效果。
再次,需要綜合考量現場調試與集成調試的差異性,對兩種調試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判斷測試結果是否精確。在二次系統運行過程中集成測試的工作重點是建模,其檢測對象以二次系統內的單體結構為主,在調試工作中須確保配置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以及系統操作的正確性。同時要做好系統單體的測控裝置,為集成調試奠定完善的基礎,對虛端子表與信息運用表進行升級與優化處理,確保這兩種表輸出數據與參數相吻合,這樣方能使校驗設備動作性能最終的項目參數結構和二次系統運行需求相符。
現場測試不同于集成測試,其重點工作是驗證系統的回路,綜合分析電氣的連接結構和傳動系統功能,做好綜合性調試工作,實現不同結構的有效響應。相比之下,做好二次系統集成調試工作當屬二次系統調試最佳路徑。調試工作人員需借助集成調試完成二次系統的聯合測試工作,這樣方能對單體調試后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在集成調試的運行框架中需做好所有裝置與模塊的單項分析工作,全面收集正確的數據信息,謹遵標準系統化操作規范,按照智能化變電站二次系統設計要求展開精確分析,在子系統與整體系統之間應建立完善的操作框架,健全分析機制,對比分析二次系統調試結果與裝置系統要求內容,實現模塊之間的正確關聯。
要注意的是,智能化變電站屬于不同設備與網絡通信結構的結合配置項目,在二次系統調試工作中,應做好系統整體功能和局部性能的針對性測試工作,實施準確驗證,通過編制抽樣調查報告來確保調試工作效果,完善系統配置方案。

圖1 智能變電站結構設計
在智能化變電站設備故障診斷過程中,應發揮觀直觀診斷法、短路法、斷路法、試燈法、低壓搭鐵試火法和儀表法的作用。其中,運用直觀診斷法分析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故障的過程中,應注意先查看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系統外部表象,觀察發光管是否正常,如果發光管不亮就說明光路器有問題。有時線路系統會產生“滋滋”的聲音、甚至產生了火花。對此,在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故障檢測工作中須先對部件展開全面觀察。直觀診斷法屬于最常用、最直接的故障檢測法,維修工作人員應謹遵相關操作流程,對智能化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組合部件進行全面觀察和診斷。判斷出故障問題后,應立刻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努力降低故障損失。
短路法通常應用于智能化變電站設備內部短路故障檢測和修復工作中,當智能化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出現短路問題后,維修工作人員應正確使用導線和起子對有可能存在故障的線路采取短接處理措施,接著對儀表指針進行仔細觀察,查看其變化情況,同時查看變電站負壓泵和馬達的運轉狀況,以此判斷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和馬達所產生的故障類型和具體部位。
斷路法通常是在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出現斷路故障后所使用的檢測方法,維修工作人員在運用斷路法檢測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故障的過程中,可對有可能存在故障的線路部位采取斷開處理措施,然后全面檢查變電站設備能否正常使用,同時全面分析變電站設備故障類型、具體位置和誘因。
在運用試燈法開展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故障時,需借助專用燈泡來作試燈,以此診斷線路是否存在故障問題;低壓搭鐵試火法的基本應用流程是,正確拆下變電站設備內部用電設備的某一個接頭,然后將此接頭搭接在內部金屬元件之上、查看是否會出現火花,如果會產生火花就說明存在故障問題。
儀表法是對負壓值進行全面觀察,查看提示信息內容,從而準確判斷智能化變電站設備的電動機、負壓泵是否存在故障問題。一般情況下,如果儀表測試的負壓值超過正常范圍,就說明智能化變電站的電動機裝置出現了故障,電源會因此斷開無法工作,如果變電站設備內部線路存在搭鐵情況,也可以用儀表法進行測試。
對于智能化變電站適配變壓器維護工作應準確把握三項要點:第一,防止變壓器引線絕緣故障,注意避免高低壓套管出現滲漏油問題。對于此類問題,應認真檢查變壓器引線絕緣設備和高低壓套管是否存在破損,并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如套管老化或因進水而受潮就要及時更換。在具體維修工作中,應采取紅外測溫措施來檢測引線端子和套管的末屏部分是否正常,避免出現接觸不良問題。
第二,變壓器的分接開關觸頭出現接觸不良問題或氧化和檔位切換不當問題。對于分接開關應科學調整,準確測試其直流電阻,以此驗證直流電阻值正常與否。其次要注意維護檔位的一致性,以免誘發故障。另外應定期查看分接開關組合部件是否存在松動問題并及時進行固定,同時要認真檢查開關接觸是否正常,做好觸頭表面和彈簧質檢工作;第三,避免低壓側絕緣出現短路放電問題。在變壓器維修工作中,應注意定期清理絕緣支架和低壓側的共箱母線瓷瓶,做好除塵工作,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放電短路和受潮問題。
一般情況下,正常運行的適配變壓器所產生的電磁聲音處于均勻且穩定的狀態,如果運行聲音很大或不穩定,就說明變壓器已經出現了故障,其聲音異常問題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的意義:
變壓器運行發出了“嗡嗡”聲,聲音很沉重,此時就要停止運轉,認真檢查變壓器的負載情況,在具體檢修工作中,首先要查看是否啟動了大功率的設備,如沒有啟動就說明變壓器的超負荷問題非常嚴重;如變壓器所發出的聲音非常尖銳刺耳,就意味著設備處于單項接地狀態或者振過電壓之中,對此應全面檢查線路設備的質量;如變壓器間接地發出了“咕嘟”聲,或在運行過程中伴隨著劇烈的轟鳴聲,就說明變壓器運行正處于匝間短路狀態。
如變壓器在運行中產生了“吱吱”聲音,且聲音具有從遠到近的音量變化現象,就說明變壓器的內部絕緣被擊穿,進而又發了接觸不良問題,對此應及時更換和修復變壓器內部絕緣層;如果變壓器在運行過程中發出了“噼啪”的聲音,就意味著用電設備處于短路或者接地狀態,此時應注意對用電設備進行檢修;如變壓器發出的聲音像風聲且不穩定,就需查看變壓器內部組合零件是否存在松動問題,并予以固定。
檢修人員應全面查看變壓器內部配置的伴熱電纜固定狀態是否良好,對于松動的電纜進行及時固定以免出現更嚴重的松脫問題。應認真查看伴熱帶是否存在因為彎曲過長而導致的受熱現象和絕緣不良問題,存在這種問題必然會引起放電短路,因此要做好伴熱帶質檢維護工作。同時應注意控制好低壓側母排和中性點之間的絕緣距離,在裸銅排部位安裝絕緣防護部件。
在智能化變電站配變壓器維護保養工作中,運維工作人員應定期擦洗和清潔變壓器,查看變壓器內部零件完整與否,尤其是內部精密細小零件,對于變壓器的松脫部件及時予以緊固,當設備零部件出現故障后應立刻停止運轉,對故障進行排除,做好變壓器設備維修工作。
另外應重視完善變壓器備件管理工作。智能化變電站適配變壓器由很多精密零件組成,內部結構組和復雜,如缺少備件或者某一配件出現故障,必然會給變壓器的正常運行帶來嚴重影響。因而必須著重完善變壓器備件管理工作,發現某一配件出現問題后可以用新的備件進行替換。
全面做好智能化變電設備保養工作,及時檢修設備系統,理應健全智能化設備保養機制,全方位監控整個變電站的運行狀態。通常智能化變電站的運行狀態能夠直接反饋出零部件的磨損狀況,體現變電站設備的功能是否存在降低問題。同時,在智能化變電站設備保養工作中不僅要重視成本控制問題,而且要科學劃分變電站的運行狀態。一般來講,智能化變電站設備運行狀態劃分關鍵因素包括完整狀態、使用便利與否、故障類型、存在異常問題卻無故障等。對于完整而且便于使用的變電站設備,僅需要做好日常養護工作。
如果智能化變電站設備存在故障,就應通過全面檢查來判斷故障的等級,對變電站設備的參數(如電流、電壓、電阻、負壓值)進行適當地調整,科學診斷變電站設備的具體故障,準確定位故障誘因,采取針對性地維修措施。如果變電站設備存在異常問題卻并沒有出現故障,就必須立刻停止運行,根據變電站設備目前所表現出的狀態信息,準確分析設備的精度、效率和性能,做好故障預測工作與維修處理作業。此外,應針對智能化變電站設備的狀態管理工作制定統一化管理標準,明確職責,健全智能化變電站設備運維規章制度,并對各項制度進行細化和完善。
綜上所述,做好變電站二次系統調試工作,應重視實現雙向通行功能,正確采取集成管控,努力實現信息共享與互動。在具體調試工作中要準確把握調試重點,做好現場調試工作和集成測試工作,科學驗證二次系統的各項功能與組合結構,通過開展整組測試項目改善二次系統反應裝置,全面優化系統結構參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