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明月
為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挑戰,實現社會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及寧波市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決定成立甬江實驗室。2021年5月,甬江實驗室在寧波揭牌,標志著浙江省打造新材料科創高地邁出了堅實一步。
圍繞“前瞻創新,從0到1,厚植產業,造福社會”的宗旨,甬江實驗室開展材料前沿科學研究、突破材料關鍵核心技術、貫通材料創新全鏈條、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甬江實驗室直面我國科技面臨的挑戰,積極探索新型研發機構的組織范式,打造未來新型研發機構的典范。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在哪里,高地就在哪里。甬江實驗室自設立之日起,就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首位,謀劃制訂了多元化引才計劃,首批推出了甬江燈塔、領航、舵手、翹楚、新秀等多層級人才計劃,梯次引進了一批戰略科學家、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骨干、有潛力的青年人才和優秀的博士生。同時,面向高水平創業人才、技術支撐人才和管理人才,實驗室也分別制訂了相應的人才計劃,為不同層次人才成就各自事業提供個性化、適配化的科研資源。

2021年底,甬江實驗室首批7支人才項目團隊簽約到位
作為新材料領域唯一的省實驗室,成立一年來,甬江實驗室已引進落地包括特種功能聚合物薄膜、3D數字制造等在內的8支研究團隊、20多名學術帶頭人和100多名科研骨干。
人才來了,如何管理?甬江實驗室針對創新鏈條上的不同階段,創新性地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對基礎研究,采用PI制,長周期考核,讓其潛心研究,十年鑄一劍,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對于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采用大團隊制,協同攻關;對于高集成度產業綜合技術,則采用產學研聯盟協同攻關制。
“我們的目標是,不爭名、不爭利,只求做成事。要讓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進得來,有平臺。”甬江實驗室主任崔平說。
科學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化科技平臺的支撐。甬江實驗室深入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調研,將當下需求與長遠發展結合、普適化與專業化結合,謀劃構建高能級平臺體系。其中,信息材料與微納器件制備平臺、材料分析與檢測平臺將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工程驗證與成果轉化平臺于去年底啟動建設,先進材料中試研發平臺與材料數字化平臺正加緊論證。

甬江實驗室一期建筑效果圖
頂尖的實驗設備、優異開放的科研環境,讓寧波本土人才、“海歸”博士高鐘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甬江實驗室。作為即將啟用的材料分析與檢測平臺的一員,他的工作是檢測分析高純材料的微量元素。“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卻也是新材料和器件制備的必備環節。目前,我們已有不少項目在推進。”高鐘偉說。
崔平表示,這些平臺將確保甬江實驗室的科學研究不斷向尖端化、前沿化、細致化、復雜化方向前進,有力地推動前瞻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性技術攻關走上快車道。同時,這些平臺自建成便會同步向全社會開放共享,化為支撐浙江眾多制造業企業高水平研發的創新利器,為浙江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創新底座。
甬江實驗室發揮科技創新改革試驗田的先鋒作用,采用創新的建設機制,實行“獨立法人(L)+依托單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C)+協同研究中心(N)+ 重大專項攻關聯盟(P)”組建模式。
獨特的建設機制,不僅讓實驗室建立起了高效協同的“政產學研金”創新共同體,更推動了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五鏈”深度融合,一批新材料領域“硬核”成果正在落地。
受2021年度省科技廳“尖兵”計劃支持,實驗室朱光研究員在光固化3D打印領域取得了原創性進展:新一代離型膜技術大幅提升了打印速度,新型分子結構和固化路徑使得研發出的系列光敏樹脂性能上可對標工程塑料。采用此技術制造的3D運動鞋底在緩震和使用壽命方面性能優異,已獲亞瑟士(ASICS)、斐樂(FILA)等國際一線運動品牌的數十萬雙訂單,建成的“3D打印數字化示范工廠”也將拓展至定制化消費品和個性化醫療等領域。
未來,甬江實驗室將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集聚的力度、速度和精度,以人才引進帶動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先行省建設提供澎湃的科技硬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