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泉鑒

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
為推動各項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細,嘉興市多措并舉、精準施策,以真金白銀助企紓困,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為幫助科技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嘉興市科技局助力企業積極應對疫情造成的沖擊,進一步挖掘政策空間,盡最大努力落實企業幫扶政策,二次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推動科技創新穩進提質,為企業減負賦能。預計2022年全市科技惠企政策資金預算總額80335.75萬元,截至4月20日,已兌現資金16809.71萬元。
紓困解難,切實擴大政策惠及面。圍繞“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全面梳理制定科技創新惠企政策,印發《嘉興市科技惠企政策》,內容覆蓋稅收加計扣除、企業人才支持獎勵等八個方面。針對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創新券補助、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補助、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獎勵、科技特派員專項經費等涉及惠企項目,均設置配套資金進行撥付,持續擴大政策覆蓋面,2022年惠及企業、科研院所、創新載體等共計1000余家。
主動上門,切實提升政策惠及率。按照政策補貼申報要求,聯合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審查輔導,開展政策解讀,做好惠企政策申報工作,實現政策兌現落地。針對產業創新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專題召開“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需求征集培訓會,線上線下共計培訓4000余人,促進企業增進對技術政策的理解,提供全過程精準服務。
實時跟進,切實提高資金兌現率。及時根據新形勢下中央、省、市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新要求,著手研究科技新政3.0,滿足企業、創新平臺、科研機構等對創新政策支持的需求。切實推進科技發展專項資金落地,保障制度政策紅利落實到位。第二批市本級科發資金安排2562.91萬元,已于5月底前撥付。第三批市本級科發資金擬安排769.38萬元,均為企業結轉項目或產業共性技術攻關項目補助,擬于6月底前撥付。
瞄準人才引育,推動配套補助。貫徹落實《中共嘉興市委辦公室 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更高質量建設人才生態最優市的若干意見》(嘉委辦發〔2019〕 28號)和《創新嘉興·優才支持計劃》(嘉委人才〔2020〕7 號)等一系列配套資助文件要求,相關資助經費在人才專項資金中予以列支。2021年,協調市財政配套國家萬人計劃、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省萬人計劃、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省海外工程師等項目471.82萬元,市本級財政對入選創新嘉興·優才支持計劃等市級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才(團隊)資助1407萬元。
瞄準平臺搭建,推動載體強化。出臺《嘉興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與管理辦法》《嘉興市眾創空間備案與管理辦法》(嘉科高〔2021〕34 號)、《嘉興市科技惠企政策》(嘉科綜〔2022〕9號)等政策性文件,大力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重大創新載體搭建,運用財政手段持續引導科創載體能級提升。市本級財政共兌現孵化器財政貢獻獎勵955.88萬元,涉及17家市本級孵化器;共發放各級孵化器、眾創空間考評優秀獎勵105萬元,涉及4家市本級孵化器。

瞄準企業需求,推動突破創新。聚焦企業關鍵技術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對技術需求企業(揭榜企業)按照項目實際發生技術合同成交額給予后資助支持。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建立創新聯合體,進行產業鏈共性問題攻關,優先支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新聯合體牽頭項目。2021年度及2022年度第一批已下撥涉企省科發資金共22489.63萬元。
大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聯合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印發《嘉興市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工作方案》(嘉科合〔2021〕11號),圍繞嘉興市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每年征集、篩選與發布一批共性關鍵技術需求榜單和科技成果轉化需求榜單,組織調動全社會力量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對于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優先納入科技計劃項目體系支持,并視情況推薦省重點研發項目。
大力落實稅收政策優惠。2021年以來,科技部門積極推動國家稅收惠企政策落地實施,全市共有888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減按15%所得稅優惠,金額達29.23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有3720家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稅收政策,金額達179.01億元。聯合市稅務部門,以加計扣除政策享受為切入口,新增智能評測、無感認定、線上兌付、科技金融和惠企服務五大應用場景,迭代升級建設“浙里加計扣除”綜合數字化平臺。目前,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核算模塊已上線試運行,全市注冊企業近5000家,錄入研發項目2萬多個,涉及研發費用260余億元。
強力保障農業產業技術。出臺《嘉興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嘉科特辦〔2020〕3號),2022年度選派科技特派員達到 549人次,專項保障資金300萬元。支持農科院種子種質等方面研究,平均每年以科技計劃項目方式為農科院提供150萬元左右的科研經費。出臺《嘉興市技術市場交易項目補助獎勵實施細則》(嘉科合〔2020〕68號),對于符合條件的農業科技成果交易,提供相應補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