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浙江省委科技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績效評價結果,全省104家省級創新綜合體中共有16家躋身“優”檔,衢州市“衢江高性能紙及纖維復合新材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功上榜,這是衢州市首次,也是全市唯一。
據了解,綜合體創建初始,在省內首創“政府引導、企業支撐、市場化運作”的運作模式,在追求“有神、有形、有效”的綜合體融合創新的基礎上,旨在構建“協同創新、垂直孵化、龍頭讓渡”的綜合發展大環境。截至目前,綜合體已投入資金達1.66億元。2021年,綜合體產業集群營業收入138.32億元,同比增長42.13%,產業集群研發投入4.28億元,產業集群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38.48%。
(胡招文)

日前,首屆“科創中國·智匯新安”活動在杭州建德舉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5家單位聯合授予建德全國首個“雙碳工業科技基地”?;顒由?,建德還與西湖大學工學院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多名院士專家受聘“新安智庫”,將持續為建德產業低碳轉型獻計獻策。
據悉,近年來,建德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興市”戰略,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狠抓科技平臺建設和產業人才引育,累計與國內外100余家高校建立合作,并入選了2021年全國創新百強縣和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通過實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新一輪制造業攻堅行動,引導碳酸鈣產業整合提升,推動發展空間集約提質增效,建德構建起“政府推動+示范帶動+產業聯動”的低碳發展體系,讓綠色成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王文嬌)
近日,2022年第一批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出爐,義烏60家企業上榜,位列金華市各區縣第一名,取得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開門紅”。
近年來,義烏高度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納入孵化器認定、部分項目申報的前置條件,著力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提供便利化服務,評價工作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推動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應評盡評”。持續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規上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創新型領軍企業梯隊建設,以科技型企業為主體,挖掘培育更多的高成長企業,分階段、分層次精準培育。加大科技創新政策供給保障和落實力度,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和政策訴求,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王婷 張寧暢)

2022年以來,杭州市上城區科技局通過“親清在線”上線三批科技政策補助資金,包括2021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杭州市“雛鷹計劃”貸款貼息及研發投入補助資金等10余項補助政策,補助資金達1.1億元,惠及企業500余家。
據了解,上城區已累計培育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300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600家,建成市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280多家,發展動能在創業創新中加速釋放。通過“親清在線”落實“1+4”產業政策及對高端服務業、消費經濟、科技創新、文化產業等領域的補貼標準,扶持科技企業自主創新。下一步,區科技局將繼續深化科技三服務,以健康服務和大數據、光電智芯、先進制造三大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依托,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產業集聚和項目落地。
(施佳 潘迪青)

日前,浙江平湖重點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暨全球科創項目路演活動在平湖人才之家舉辦。活動旨在幫助技術供需雙方有效對接平臺,為“卡脖子”問題精準匹配“定制化”方案,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
活動前,平湖市科技局通過走訪、調研、深入對接和發掘企業需求,從前期征集的“揭榜掛帥”項目中甄選了來自光電和智能制造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技術需求,并在活動現場“發榜”。來自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等大學研究院的專家基于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分別進行了現場“揭榜”。下一步,平湖市將大力探索新形勢下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組織調動全社會力量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潘愛忠)
近日,青田縣開展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圍繞“創新爭先、自立自強”的主題,開展慰問一線科技工作者活動。通過召開人才科技工作座談會,突出一線科技工作者“挑大梁、當主角”的作用,讓科技工作者代表為全縣科技創新工作建言獻策。
近年來,青田縣始終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入選省領軍型創新團隊1個,實現麗水市“零的突破”,獲省專項獎補經費500萬元。引進外國專家智力8人,入選市“綠谷精英和創新創業團隊引領計劃”28項,居麗水市前列。出臺“人才科創飛地”引才政策,實施“一樓兩點”布局,在杭州設立科創研發飛地,實現企業異地研發孵化,駐地招才引智,以實打實的舉措推動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科技效能不斷提升。
(金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