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華
(福建省晉江市僑聲中學 362271)
中心法則是高中生物學教科書中的重要核心概念之一.人教版舊教材《生物學·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心法則內容主要包括:DNA復制、轉錄、逆轉錄、RNA復制、翻譯等過程.“基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中心法則”教學內容包括三方面:(1)中心法則的提出及發展,(2)通過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有關資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型冠狀病毒侵染增殖、檢測、治療與預防等相關問題,(3)面對新冠疫情,普通人的做法.本節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整合已有的認知,以達到更深層次的整體認識,以最終達到大概念“遺傳信息控制生物性狀,并代代相傳”下多個小概念的復習目的.
(1)以新型冠狀病毒為情境材料,通過其侵染增殖、檢測、治療、預防等方面的學習,引導學生科學思維、尋找規律,更深刻地理解中心法則的內容,以達到大概念“遺傳信息控制生物性狀,并代代相傳”下多個小概念的復習目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
(2)以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治療、預防為例,將學科、技術、工程學和數學(STEM)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在實踐活動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生命觀念)
學生已掌握DNA復制、轉錄、翻譯的相關知識,懂得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具備病毒相關知識且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基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理解DNA、RNA、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之間的關系,構建思維導圖,即“中心法則”.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講解中心法則的含義和由來,引導學生板書基因表達流程圖,閱讀課本P69內容并完善中心法則,列表比較中心法則各過程.
學生活動板書基因表達流程圖,閱讀課本P69內容并完善中心法則,列表比較中心法則各過程.
設計意圖結合講解、閱讀、思考,能解釋中心法則,也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探究一 新型冠狀病毒的侵染增殖
教師活動(1)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如圖1所示):新冠疫情,其病原體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該病毒由單股正鏈的RNA和多種蛋白質組成,表面分布著像皇冠一樣的刺突蛋白(S 蛋白).

圖1
(2)介紹新型冠狀病毒侵染宿主和增殖過程(如圖2所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S蛋白與人體細胞膜上受體(ACE2 )結合后,以膜融合或胞吞的方式進入細胞.溶酶體去殼后,病毒正鏈RNA有部分片段在宿主核糖體上翻譯成RNA復制聚合酶 ,該酶可以使病毒的核酸在細胞內大量復制形成全長負鏈RNA和大小不等的負鏈RNA.形成的全長負鏈RNA通過復制再合成正鏈RNA作為新病毒的遺傳物質,而大小不等的負鏈RNA轉錄形成的正鏈RNA則翻譯成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是病毒的不同結構蛋白和組裝蛋白,組裝蛋白將結構蛋白和 RNA組裝成新病毒,再以胞吐的形式釋放到細胞外.

圖2
(3)展示知識鏈接:根據不同方法可將病毒進行如下分類:
按寄主類型可分為動物病毒(如HIV)、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真菌病毒(如釀酒母病毒)和細菌病毒(如噬菌體).
按所含核酸類型可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見表1.

表1
學生活動據圖1思考回答:新型冠狀病毒是一類主要引起呼吸道、腸道疾病的病原體,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屬于哪種類型的病毒(從所含的核酸類型思考)?如何培養?據圖2思考回答:(1)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RNA(+)與其在宿主細胞中的mRNA功能相同嗎?請據圖說明理由.(2)請寫出新型冠狀病毒的中心法則.
設計意圖(1)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的表達的學習,知道新型冠狀病毒信息流動為:R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這一過程中也培養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據2021年福建省高考試題分析,情景化試題具有信息量大、陌生性和復雜性特點.本探究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采集信息能力.(2)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實現知識點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提升和拓展.
探究二 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
教師活動展示資料:常用檢測方法:口咽、鼻腔拭子法.用拭子反復擦拭口咽部或鼻腔3~5次,收集粘膜細胞進行病毒檢測.核酸檢測盒中的試劑:逆轉錄酶試劑、病毒核酸標準試劑、Taq酶、游離脫氧核糖核苷酸、引物、特異性的熒光DNA探針、緩沖試劑等(注:新冠病毒RNA易分解).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表達:核酸檢測包含哪些關鍵步驟?(預期答案:(1)采集鼻、咽試子;(2)提取樣本RNA;(3)逆轉錄;(4)擴增;(5)檢測.)
設計意圖(1)這一過程體現逆轉錄,PCR擴增知識點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2)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問題能力.
探究三 新型冠狀肺炎的治療
教師活動(1)展示資料:新聞報道,法匹拉韋能有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它是一種RNA聚合酶抑制劑類的藥物.提問:該藥抑制中心法則的哪個過程?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2,采集信息并作答.新型冠狀病毒侵染人體細胞的關鍵是S蛋白與人體細胞膜上受體 (ACE2 )的結合.因此,科研思路可以是:破壞S蛋白和ACE2的結合 ,使病毒無法進入細胞,從而抑制病毒感染,請同學結合免疫調節知識,尋找破壞S蛋白和ACE2結合的方法.
學生活動學生仔細觀察圖2,采集信息并作答:(1)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鑰匙是什么?(2)新型冠狀病毒侵染人體細胞的關鍵步驟是什么? (3)哪些可做為藥物靶點?(4)結合免疫調節知識,思考破壞S蛋白和ACE2結合的方法?
設計意圖(1)這一過程體現了RNA復制、轉錄、翻譯在科學研究中的運用.(2)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通過自己觀察、閱讀、思考發現知識,并加以創造性的應用,建立相應的認知結構.(3)設計的問題串,由易到難有步驟地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符合學生的一般認知規律.
探究四 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
教師活動展示資料:疫苗的種類:(1)傳統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滅活疫苗:滅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2)新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①重組蛋白疫苗:通過基因工程大量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的S蛋白,把它注射到人體,刺激人體產生大量抗體;②腺病毒載體疫苗:將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基因與腺病毒重組,基因重組腺病毒在人體內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③美國mRNA疫苗:體外直接合成S蛋白的mRNA,注射到人體內,表達出S蛋白,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疫苗生產過程中遺傳信息的流動并完成例題:改造后的腺病毒是一種對人體基本無害的病毒,研究人員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S基因重組入改造后的腺病毒,成功研發出腺病毒載體疫苗,并已批準上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屬于滅活疫苗
B.給患者注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C.可通過檢測接種者血清腺病毒含量來判斷該疫苗的有效性
D.新型冠狀病毒為RNA病毒,獲得新型冠狀病毒S基因的過程一般為提取病毒RNA,通過逆轉錄過程獲取相應DNA
設計意圖(1)使學生認識到基因工程技術能實現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內DNA復制、轉錄和翻譯.(2)通過分析材料、完成例題,提升學生信息提取與綜合分析應用能力,且滲透STEM教育.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面對疫情,我們普通人應該怎么做?》.
學生活動觀看,了解,指導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觀看,了解疫情現況,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防疫抗疫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