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品







近年來,與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相關的品牌維權案層出不窮,《中國品牌》雜志特設“品案”欄目,將陸續刊發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旨在為企業及經營者提供更多有關品牌保護的借鑒與參考。
電視劇《我愛我家》中紀春生懶散歪斜躺靠在沙發的一幕,成就了“葛優躺”這個詞,這幅畫面被人制成表情包,一直火到現在。
但紀春生的扮演者葛優并不樂于見到這種行為。針對不少公司使用了劇中“葛優躺”畫面的截圖,葛優六年來先后提起了398起訴訟,幾乎全部勝訴,共計獲賠近700萬元。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級法院又宣判了一起“葛優躺”侵權案,涉事公司被判賠償葛優經濟損失,并登報道歉。
判了一張圖片引來萬元賠償
3月31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未經許可使用“葛優躺”表情包構成肖像權侵犯的案件做出終審判決。法院認定:大連微客量販未經允許使用“葛優躺”,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
為了贏下這起訴訟,葛優通過IP360區塊鏈途徑進行了證據保全。證據顯示,微客量販注冊的公眾號“大連微客量販娛樂中心”在2016年7月11日發布了標題為《葛優莫名躺成網紅,全民爭相模仿葛大爺躺沙發熱潮!》的文章,使用了多張“葛優躺”的圖片,并且在末尾還附上了該公司的廣告“帶你激情K歌”的宣傳語。
帶著證據,葛優起訴到北京互聯網法院,要求微客量販賠償各項損失15.5萬元,并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上登報道歉。
對此,微客量販認為,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大眾所熟知的“葛優躺”表情包就遭到葛優的訴訟,難免太過嚴苛,畢竟當時全網都在使用這個形象,自己沒有途徑去征得葛優本人的同意。
該公司還認為,其在得知“葛優躺”不能隨意使用時,第一時間就對文章進行了刪除,文章的瀏覽量僅僅停留在115次,因此不同意葛優的索賠和賠禮道歉的要求。
而法院審理認為,葛優所扮演的紀春生角色與本人真實的相貌特征存在聯系,是葛優肖像的一部分。我國法律規定,自然人的肖像權受法律保護,未經本人許可不得使用。微客量販無法提供獲得葛優授權的證據,自然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
法院結合葛優的知名度、微客量販的過錯程度和使用的時間、影響力等各項因素,判決微客量販賠償葛優損失1.6萬元,并在公眾號連續三日登載聲明向葛優道歉,逾期不執行,則要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判決的主要內容。
判決后,微客量販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認為葛優維權無可厚非,但葛優沒有積極告知自身停止使用,而是直接要求賠錢,讓人不能理解。
二審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雖然肖像權商業化的價值難以準確計算,但一審法院酌定1.6萬元賠償并無問題,最終維持了原判。
數據
侵權“葛優躺”絕非個案
事實上,“葛優躺”自2016年爆火以來,葛優就開始了自己的維權之路。2017年6月,葛優就肖像權維權提起了訴訟并勝訴,打響了維護自身權利的“第一槍”。
此后,每年的訴訟案件基本都在數十起。2021年,葛優的肖像權訴訟迎來“井噴”,全年共提起220起訴訟,且全部勝訴。
雖然2022年才剛過去4個月,葛優已經又有了30多起勝訴案件。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書,葛優總共對未經允許使用“葛優躺”的行為提起了398起訴訟,并且訴訟案件勝訴率極高。
398起案件中,僅有1起因為在證據公證過程中存在程序瑕疵而敗訴,有2起只支持了賠禮道歉的訴求,剩下的395起案件均判決侵權方賠償損失并公開道歉。
雖然明星的肖像到底能帶來多少的經濟利益沒辦法準確估計,但是絕大多數法院都在判決中要求侵權方支付一定的金錢賠償,金額一般在數萬元不等。
經統計,在判決賠償的395起案件中,判決賠償0.5萬元以下的有30起,0.5萬到1.5萬的有195起,1.5萬到2.5萬的有121起,2.5萬到3.5萬的有25起,3.5萬元以上的有37起。
在新余孔目江成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葛優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中,法院賠償金額為8.2萬元,這是賠償金額最高的一起案件。
記者統計發現,葛優在這些訴訟中總共獲得了高達680余萬元的賠償,平均每個案件獲賠1.72萬元。
委屈
葛優被各個領域企業“開涮”
隨著葛優的勝訴案件越來越多,網民也開始關注熱議。對于宣判結果,有網友調侃,“躺一下這么貴!”
記者注意到,被起訴的企業,來自互聯網、文化傳媒、汽車銷售、醫療大健康、金融投資等行業,均為廣告宣傳時構成對葛優肖像權的侵犯。其中互聯網行業共有96起案件,數量最多;文化傳媒以62起位居第二,汽車銷售行業37起排名第三。
其中,很多企業都是在運營企業公眾號時,插入了“葛優躺”配圖,結果被起訴索賠。例如,某汽車銷售公司為了表達自家汽車座椅可以讓客戶像“葛優躺”一樣舒服,就在文章中加入了“葛優躺”圖片,結果導致數萬元的賠償。
398起訴訟案中的被告,既包括中小企業,也包括法務部門健全的大企業,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以及碧桂園、紅星美凱龍、大潤發、TCL等。
中國移動某分公司推送了《葛大爺邀你一同共赴“飆血”之旅》,擅自對“葛優躺”進行修改,做成手機產品的廣告;中國電信某分公司則通過“夏至已至,這個夏天,最正確的消暑方式莫過于:葛優躺+手機+WiFi”宣傳自己的寬帶業務;而紅星美凱龍則發布《別玩葛優躺了,現在流行貴妃躺!》的文章,來宣傳自家的貴妃榻能讓客戶躺得更舒服。
對此,葛優在訴訟中表示,在公眾號文章顯著位置插入自己的形象和公司的宣傳信息,從而達到引人關注并宣傳推廣的目的,具有非常明顯的業務導向和商業屬性,極易使眾多瀏覽者及消費者誤認為自己與被告存在某種合作關系,受到了不少誤解。
如果說上述企業的行為僅僅對葛優在商業合作領域造成了困擾,那么還有一些公司在使用時,還對葛優造成了一定的人格侵犯。
某理療儀公司在公眾號推文《一言不合就‘葛優躺’,這姿勢傷你沒商量!》中,指出“葛優那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配上癱軟的坐姿,讓看到圖片的人都覺得好累”,將“葛優躺”與頸腰椎疾病聯系在一起,并在顯著位置植入醫療專家推介、治骨古方、服務電話等商業宣傳信息。
一家網游公司則在公眾號文章中配圖“葛優躺”后,配文“這不是全部,跟著葛大爺,游玩沒有下限!”;更有一家洗護用品公司打出了“只愛‘葛優躺’,不要‘葛優禿’,看看脫發都毀了哪些愛豆”的宣傳語。
法律
肖像權已寫入《民法典》中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實施,規定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肖像權侵權案件的裁判規則隨之發生改變,不再要求營利性,僅未經許可,非合理使用他人肖像即構成肖像權侵權。
大量的判例表明,只要使用肖像具有面部可識別性,并且侵權人是擅自使用,即使不存在營利,也構成肖像權侵權。
針對這一系列的案件,北京福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楠表示,“葛優躺”雖然來自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但具有葛優本人的可識別性,當劇照涉及影視作品中表演者扮演的劇中人物,當一般社會公眾將表演形象與表演者本人真實的相貌特征聯系在一起時,表演形象亦為肖像的一部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公民的肖像權受到侵害的,自然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陳楠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