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金紅
在學業生涯中,我們可能在無意中被人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有的標簽貼的比較高大上,例如:畫畫好、唱歌好、學習好、優秀、品質好等;有的標簽貼得有些差強人意,例如差生、搗蛋、膽小、笨蛋等。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無論被貼上什么標簽,我們的潛意識都會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
這種現象是由于貼上標簽后而引起的,故稱為“標簽效應”。怎樣回應,既不被“好的標簽”綁架,又不被“壞的標簽”吞沒?答案就是積極回應,向陽花開。
有時候我們會收到“好的標簽”,我們要找到真正的自己,給自己好的回應。以別人給我貼上美術天才的標簽為例,不假思索地順標簽之勢而為去畫,是本能的反應;偶有疑慮,稍作思考,淺層探索迷迷糊糊地畫,是成長的呼應;經過覺察、思考后給自己一個說法,覺察和評估自己,綜合思考自己的美術水平、時間成本與文化課成績三者的關系后再做出決定,是積極的回應。
有時候我們會收到所謂權威人士和現實砸過來的“壞的標簽”,我們更要找到真正的自己,給自己好的回應,把壞的標簽化解為正面的力量。以成績差而被貼上“差生”標簽為例,本能反應是被這個標簽引領,成為真正的“ 差生”;成長性呼應是稍作掙扎后,并不深思,得過且過;積極的回應,誠如雨醬,無論任何時候,都給自己一線陽光與希望,初三時能努力地拼一把學業,高一時候去做志愿者,保持童真地坐在購物車里,認同融入新的集體,收獲純潔的友誼,為青春著色,燦爛微笑。
我們不隨便給別人貼標簽,也善待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簽。給予別人好的回應是善良,是寬厚,是口德;給予自己好的回應,是自愛,是自信,是自尊。我們每個人都在別人的回應和給予別人的回應中活著。回應就像生命里的一面鏡子,找到自己的正面力量,溫暖、慈悲地善待自己。
我們都有一份選擇權,就是無論何時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左邊是荊棘,右邊是海洋,你在正中央!青春萬歲,找到自己夢想的太陽;向陽花開,用青春的色彩點亮未來!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