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文


莊姜。
作為齊國公主的她,出身高貴,美麗端莊,還享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之盛譽。那么莊姜到底有多美?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這是《詩經·衛風·碩人》中的描寫。
大意是莊姜雙手柔嫩纖細,猶如初生的白茅芽;肌膚潔白細膩,如凝固的油脂,頸項潔白豐潤,如生長在樹木之中的蝤蠐蟲;牙齒方正潔白,如瓠瓜的種子,額頭猶如螓一樣圓潤,眉毛猶如蛾的觸角一樣秀美,一笑就有兩個酒窩,大眼睛黑白分明,顧盼生輝。
“巧笑”與“美目”,令數千年之遠的古代美女玲瓏秀逸、呼之欲出啊!
當太陽從東南方冉冉升起,邯鄲城里第二位美女——秦羅敷出場了。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晨曦中,打扮整齊的羅敷帶著采桑的工具從家里出發去城南采桑葉。黃色的絲綢下裙,紫色的絲綢上裝,飾有美麗的花紋。精心梳理的發髻,精致潤澤的耳飾,就連采摘用的工具也如此與眾不同,名貴的青絲作為籃子的絡繩,用桂樹的樹枝做成的籠鉤。這樣的羅敷一出場就驚艷四座,別具新意,而羅敷的容顏如何卻只字未提。
服飾的精美、工具的講究,暗示了羅敷家境不俗,如此裝束的羅敷居然是去勞動?懸念陡起。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這羅敷一路走來,驚得趕路人趕緊放下擔子捋著胡須伸長了脖子;年輕人則慌忙整理自己的衣帽;地里耕田的人也不耕田了;除草的人也忘了除草了,目不轉睛的結果是活兒都沒干完,回家時又你埋怨我,我責怪你,就只需要一個無言的化解——看羅敷。
激動忘我的勞動者群像描寫,畫面感十足,既巧妙又夸張,讓人忍俊不止。
這首漢代流傳下來的《陌上桑》雖已不知作者為何人,但從此這位傳奇美人就成了美女的代名詞。
如果說詩人筆下,莊姜的美明朗清新,羅敷的美含蓄婉約,那么李夫人的美則神秘夢幻。
看漢代《李延年歌》中的第三位美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這位北方佳人舉世無雙,不屑與眾女為伍,孤傲獨立。
詩人對佳人的容貌依舊未表一字,只勾勒了她的兩次看,第一次看了守城的將士一眼,守城的將士自動繳械,城池失守;第二次看了君臨天下的帝王一眼,帝王再也無心治理朝政,國家不保。
這美真可謂攝人心魄啊!沒有細致的面貌與情態勾勒,卻調動起讀者的想象,令美人之美多了無數超越現實的夢幻版本。這樣的寫法,大開大合,實屬極妙呀!
細品下來,三個美女,不同的刻畫——莊姜用的是近景特寫;羅敷用的是遠觀者與旁觀者的大角度遠景;而李夫人,索性放下了鏡頭,只抒寫北方性情中的豪邁與夸耀。
可見,不同的美,要有不同角度的欣賞。
學會近瞧、遠觀,聚焦心感受,用好鏡頭感,你的描寫也一定生動鮮亮、光影流動。
傾國傾城,你要不要也來上一段?8E377025-3B40-4E5A-AA43-F84F4BF464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