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仁潔 曹明順 肇芬

摘 要:為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性勞動大軍,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深化“黃岡工匠”人才培育行動,推進校企合作,結合黃岡市本地企業生產實際需求,我們與黃岡晨鳴漿紙有限公司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培養試點工作,初步探索了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對接企業實際工作崗位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課程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等,組建班級并取得了實效。
關鍵詞:企業新型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 課程體系 鉗工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New Type of Apprenticeship in Fitter Enterprises
Jiang Renjie,Cao Mingshun,Zhao Fen
Abstract: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knowledge-based, skilled and innovative workforc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deepe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action of "Huanggang Craftsmen", promo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mbine the actual production needs of local enterprises in Huanggang City, the author’s school cooperated with Huanggang Chen Ming Pulp & Paper Co., Ltd. carried out the pilot work of "enterprise new apprenticeship" fitter training, and initially explored the new enterprise apprentice fitter course system,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 connecting with the actual work positions of the company, and established classes and achieved practical results.
Key words:new enterprise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fitter
依據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和2019年《黃岡市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性勞動大軍,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深化“黃岡工匠”人才培育行動,推進學校與當地企業深度合作,我校主動對接黃岡市制造類企業,充分發揮我校制造類專業優勢,與當地企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試點工作。
1 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每年畢業生就業調研結果顯示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實際生產的崗位需求有很大差距,雖然具有一定的知識體系,但是真正成為企業員工還需要重構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而企業一般采用師傅帶徒弟的形式,自己培養特定崗位的人才,培養出來的員工動手能力比較強,技能系統比較專,符合企業特定崗位的需求,但是由于沒有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很多企業員工不清楚為什么這么做,有什么樣的理論支撐,限制的企業員工能力的遷移和綜合能力的發展。為了調動企業、學校的積極性,政府給予合適的政策支撐,采用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院校參與的原則,聯合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資源等教學優勢和企業生產實踐、技術革新等技術優勢,各取所長實現優勢互補,探索“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新型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主動對接為黃岡市制造類企業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性技術人才,助力企業一線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2 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如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如何面對企業“難用工、用工難”等問題,怎么樣提升企業技術工人的綜合素養,最大化解決就業問題,提升就業質量,選擇合適的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有效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針對企業員工工作時間緊、工作任務重,平時學習進修時間少等一系列問題,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培訓班實行完全彈性學制,設定各工種合理學分,學徒修滿規定學分即可畢業。為確保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班試點工作有序開展,政、企、校聯合建立評估監督小組,制定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全程參與過程管理,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實現政校企一體化育人,確保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
(1)校企合作、雙師指導。組建創新新型學徒制鉗工班教學團隊,學校選拔了職稱為副教授、技師以上且具備相應機械類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教師擔任教學團隊成員,由技術能手、技能名師、專業主任擔任主講教師,負責承擔學徒的理論、部分實踐教學任務,強化理論知識學習,并做好與企業教師的實踐技能銜接。合作企業選拔了技術總工、部門技術負責人等優秀高技能人才擔任企業導師,重點培養學徒崗位操作技能,并把企業文化、管理模式、職業素養融入教學,使學徒迅速達到企業職業技能標準和鉗工崗位技能要求,提升綜合能力。
(2)線上線下、工學結合。面對企業員工工作時間緊、工作任務重,平時學習進修時間少等一系列問題,教師團隊根據國家鉗工職業標準及企業崗位需求,開發網絡課程,使學徒能夠利用平時時間開展在線學習,再利用專題學習時間、周末、節假日等時間在學校或企業開展專題線下學習,并合理利用學校優越的實踐教學條件,開展鉗工基本技能訓練,完成教學計劃中每個崗位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操作學習;企業指導教師按照課程體系中學徒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在企業對學徒進行崗位技能教學。通過“線上線下、工學結合”的模式,有效促進學徒鉗工理論知識學習、基本技能操作、崗位能力提升,推動教、學、做的統一,培養滿足崗位能力、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3 企業新型學徒制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人才培養基石與根本,如何制定新型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調整與實際生產相符的教學內容,開創新的教學模式,是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關鍵。企業新型學徒制中級鉗工培養期限通常為1年,企業新型學徒制高級鉗工培養期限通常為2年,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班采取彈性學制,根據學徒修滿學分的情況及個性化需求,可提前或滯后結束培養周期。我們結合合作企業實際的實際情況,依據中、高級鉗工國家職業標準,滿足中、高級鉗工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素養等方面的要求,重新構建課程體系。鉗工中、高級課程包含通用素質、專業基礎理論、學徒項目三個課程包。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中級)培訓課程學習時長為1年,分為兩個學段,每個學段的時長為5個月,共260學時;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高級)培訓課程學習時長為2年,分為四個學段,每個學段的時長為5個月,共420學時。鉗工(中級)培訓學徒必須達到26學分(其中通用素質課程4學分,專業基礎課程6學分,學徒項目課程16學分);鉗工(高級)培訓學徒必須達到42學分(其中通用素質課程8學分,專業基礎課程9學分,學徒項目課程25學分)。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4 企業新型學徒制課程考核機制
改進企業新型學徒制中、高級鉗工課程人才評價機制,采取職業資格評價和企業培養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學徒學習完畢以后可參加由政府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分別組織實施的鉗工(高、中級)職業資格(技能等級)鑒定考核,技能鑒定考核成績合格,辦理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即可替換通用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分;學徒完成學徒項目課程學習以后,即可向評委小組(由企業技術專家和學校教育專家共同組成)申請課程測試,測試合格以后,即可認定相對應課程的學分。如果未能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學徒可以向評委小組(由企業技術專家和學校教育專家共同組成)申請課程測試,測試合格以后,即可認定相對應課程的學分。學徒完成培訓和鑒定考核后,獲得相應學分,由評委小組根據學徒培訓情況及獲得學分做出培養成果評價,會同學校頒發結業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并按規定建檔備查。企業根據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及結余證書予以資金獎勵及相應的職位、待遇晉升。
4.1 企業培養成果評定
由企業技術專家和學校教育專家組成學業評委小組(不少于3人),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及考核標準。學徒完成課程學習任務以后可以向評委小組申請課程考核或測試,測試合格以后,即可認定相對應課程的學分。
4.2 職業資格鑒定
學徒學習完畢以后可參加由市、縣(市、區)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分別組織實施的鉗工(中級/高級)職業資格(技能等級)鑒定考核,技能鑒定考核成績合格,辦理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即可替換通用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分;學徒項目課程按企業培養成果評定的要求進行學分認定。
4.3 學分替換
學徒在培訓學習期間可參加新技術開發、有關技術技能競賽或在崗位工作中具有重大貢獻,成績突出者可向評委小組申請替換學分,具體替換標準如下:
(1)各類技術技能競賽可替代學徒項目課程學分,國家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15、9、6學分;省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9、6、3學分;地級市級競賽一、二等獎分別獎勵6、3學分。
(2)新技術開發,并獲得國家專利或權威機構進行的認證,可替代學徒項目課程學分,發明專利及國家技術認證9學分、新型實用專利及省級技術認證6學分、外觀專利及市級(集團公司)技術認證3學分
5 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課程實施
5.1 教學形式
根據企業學徒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主要有課堂講授、遠程教學、學徒自學、個性輔導、綜合實踐等。
(1)課堂講授。學校教師按照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在學校一體化教師或者企業現場教室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主要講授中、高級鉗工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一般每年不得少于120學時。
(2)遠程教學。利用微信課堂或QQ直播的形式,采用網絡多媒體技術開展遠程教學,在空間上做到處處開展學習,同時也降低了疫情期間傳播的風險。
(3)學徒自學。鉗工教學團隊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需求,充分利用學校的信息化教學平臺,開發鉗工資源共享課程,先后制作視頻微課、課件、試題、先進技術專題等學習資源500余條,并在信息化平臺開展交流互動,使學徒通過互聯網在手機端做到時時學習,徹底解決了學徒工作時間緊、工作任務重,平時學習進修時間少等一系列問題。
(4)個性輔導。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創建了QQ、微信學習群,教學團隊教師輪流在線,在自學的基礎上開展個性輔導
(5)綜合實踐。把企業崗位工作與課程實習相結合,把學校實踐教學場所學習和企業崗位培訓相結合,學徒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在信息化教學平臺記錄實踐內容學習,并撰寫周報、月報、總結等材料。
5.2 教學組織與管理
教學組織主要包含校內教學和企業崗位實習兩種方式。
5.2.1 校內教學
校內教學主要有學校教師完成,以中、高級鉗工課程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專業課程為中心,根據企業生產狀況、學徒崗位生產經營情況,兼顧中、高級鉗工職業能力形成的順序性、銜接性和整體性,采用多形式合理組織教學。學校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努力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有效組合,培養學徒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確保教學質量。
5.2.2 企業崗位實習
企業指導教師負責企業崗位實習工作,鉗工職業技能標準和崗位技能要求相結合,主要培養學徒崗位操作技能,并把企業文化、管理模式、職業素養融入教學。課采用由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對某個崗位進行限定時間的訓練,并在學習過程中輪換崗位,更換企業導師,并進行階段考核,使學徒快速達到企業職業技能標準和鉗工崗位技能要求。
5.2.3 嚴格教學管理
對每個企業新型學徒制班級配備校內輔導員、企業班主任,主要負責技能培訓的組織與運行、各種材料的收取和整理學等工作,并保持教師、學徒、學校、企業的溝通暢通。校內課程負責人主要負責校內教學的教學組織、課程資源建設、教學實施、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等工作;企業課程負責人主要負責企業教學的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等工作。
2019年晨鳴企業新型學徒制鉗工班順利開班,共35名企業員工參加培訓學習。探索了“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聯合教學團隊不斷優化課程體系,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動態調整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企業員工實際崗位,通過成立的多方評定小組鑒定 2022年全部學徒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及結業證書,并獲得相應資金獎勵及晉升。后期又與當地其他企業開班了電工、機加工、制冷工等其他工種企業新型學徒制班。
項目基金: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教研項目(2020C2041113),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教研項目(2021C2041127),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重點項目(2021GA093)。
參考文獻:
[1]阮強志,孔令曉.產教融合背景下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實踐研究——以長興技師學院鉗工專業為例[J].職業,2020.6,16:76-77.
[2]張雯娣.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實踐[J].科技經濟市場,2021.7,07:159-160.
[3]王文濤,邊沖沖,張帆.企業新型學徒制與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有效融合的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1,20(01):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