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彰旭,陳冰冰,王榮財,葉晨光,鄭炳云
(1 莆田學院環(huán)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福建 莆田 351100;2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態(tài)毒理效應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福建 莆田 351100;3 福建省高校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其信息圖譜重點實驗室,福建 莆田 351100)
隨著生態(tài)文明的提出,環(huán)境污染治理越來越受重視,其中比較突出的是染料廢水,其突出特點為高色度性、高毒性、高致癌性。科學家們提出了吸附、化學還原、膜過濾、混凝/絮凝、離子交換去除和光催化降解等處理方法,雖然大多數(shù)受到高投資、低效率和二次污染的限制,但是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卻是報道最廣泛的染料去除方法。g-CN是光催化技術中廣泛應用的光催化材料,其主要特點是低成本、無毒性、高物理穩(wěn)定性、能夠再生循環(huán)利用、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可直接利用太陽光能、光生電子和空穴的電勢電位高、礦化度高。Zou 等通過水熱法制備了一種新型多功能g-CN/-環(huán)糊精(CD)復合材料,可高效處理水溶液中甲基橙和Pb(Ⅱ)。g-CN與g-CN/β-CD對MO的吸附容量分別為59.1mg/g 和67.9mg/g。但是,g-CN的禁帶寬大,只能吸收波長小于460nm 的可見光。這就使得太陽光的能量利用率較低,極大限制了其在實際環(huán)境污染治理和太陽光能利用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g-CN的光響應范圍,研究者還將目標轉(zhuǎn)移到上轉(zhuǎn)換發(fā)光材料上,六方相β-NaYF以其低聲子能量被認為是上轉(zhuǎn)換效率最高的基質(zhì)材料之一,Huang等、Li等、Yu等利用NaYF上轉(zhuǎn)換材料與g-CN有效結合,能使得光催化材料在可見光區(qū)域顯示出優(yōu)異的光催化降解功能,但是材料難以回收循環(huán)使用。鑒于此,本文將β-NaYF:Yb,Tm與g-CN負載到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復合水凝膠上,制備一系列不同g-CN/β-NaYF:Yb,Tm配比的復合水凝膠材料,提高了g-CN的光響應范圍,增加了g-CN對太陽光的使用率,賦予水凝膠的可生物降解、穩(wěn)定性好和可循環(huán)使用性,可高效循環(huán)光催化降解目標污染物,實現(xiàn)綠色經(jīng)濟環(huán)保,也為工業(yè)上實際污染水體處理提供借鑒。
二氰二胺、氫氧化鈉、無水乙醇、硼酸、亞甲基藍(MB)、氟化氨,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硝酸釔、硝酸銩、硝酸鐿,濟南恒化科技有限公司;油酸,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乙烯醇(PVA,1799 型醇解度為98%~99%)、聚丙烯酸(PAA,MW50000),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本實驗所用水皆為MILL-Q高純水。
FS-450 超聲波處理器,上海生析超聲儀器有限公司;VO-6300N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實驗儀器有限公司;DHG-9146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Cence-H1850臺式高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KSL-1200X 馬弗爐,合肥科晶材料技術有限公司;SCIENTZ-10N 冷凍干燥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0P-01A 酸度計,奧立龍公司;UV255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公司;TENSOR27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XRD-6100 X射線衍射儀,島津公司;S4800 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Hitachi;ASAP 2020M+全自動比表面積微孔孔隙和化學吸附儀,美國麥克公司;Netzsch TG 209 F3 熱重分析儀,耐馳科學儀器商貿(mào)有限公司。
準確稱取15g 二氰二胺于100mL 的剛玉坩堝中,在空氣氛中以2℃/min的升溫速率及降溫速率,在550℃的馬弗爐中恒溫煅燒4h,降至室溫后取出稱重即可計算產(chǎn)率(簡稱CN)。
將0.75g NaOH 溶解于12.5mL 無水乙醇后加入聚四氟乙烯反應釜中,隨后緩慢滴加12.5mL 油酸并高速攪拌30min,再依次加入適量的0.50mol/L硝酸釔、0.01mol/L 硝酸銩、0.50mol/L 硝酸鐿以及2.00mol/L 氟化氨,攪拌30min 后,180℃溶劑熱360min,待冷卻后去除上層液,重復3~5遍用乙醇洗滌底部固體物,于離心速度為9000r/min 下離心6min,放入干燥箱中干燥3~4天后取出,用密封帶密封后避光保存(簡稱UC)。
1.5.1 10%PAA/PVA復合水溶液制備
取1.0g聚丙烯酸、9.0g聚乙烯醇于250mL的燒杯中,加入90g 的去離子水,恒溫水浴90.0℃磁力攪拌4~5h,取出即得無色透明的質(zhì)量分數(shù)10%的PAA/PVA復合水溶液(簡稱PP復合水溶液)。
1.5.2 β-NaYF:Yb,Tm/g-CN/PAA/PVA 復合水凝膠材料的制備
將上述制得的β-NaYF: Yb, Tm及g-CN經(jīng)研磨后,加入PP復合水溶液高速攪拌30min,用塑料滴管將含有β-NaYF:Yb,Tm/g-CN的PP復合水溶液滴入高轉(zhuǎn)速攪拌的飽和硼酸溶液中即獲得一系列負載了β-NaYF:Yb,Tm/g-CN的PAA/PVA復合水凝膠(簡稱UCCNPP),制備過程見表1。

表1 制備不同比例的復合水凝膠材料
通過X 射線衍射(XRD)、傅里葉紅外光譜分析(FTIR)、場發(fā)射掃描電鏡(SEM)、比表面積分析(BET)、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等進行材料的結構、形貌、成分進行表征。
1.7.1 標準曲線
準確稱取0.0100g亞甲基藍溶解于50.0mL燒杯中,定容到10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利用移液槍準確量取2.5mL、5.0mL、7.5mL、10.0mL、12.5mL,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分別得到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 的亞甲基藍溶液,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確定其最大吸收波長后,取上述各濃度的亞甲基藍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長測量其各個吸光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回歸擬合得到濃度-吸光度標準曲線。
1.7.2 復合水凝膠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為了測試所制備的UCCNPP復合水凝膠的光催化性能,以亞甲基藍為目標污染物,再利用太陽光進行降解,考察光照時間、溫度、水凝膠投加量、復合水凝膠活性組分比例和體系pH 等5 個因素對UCCNPP 復合水凝膠處理30mL、30mg/L 亞甲基藍溶液的影響(見表2)。在進行催化實驗前將上述溶液置于暗室24h 以達到吸附-解吸平衡,后置于太陽光下進行光催化降解,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試亞甲基藍降解前后吸光度的變化,以此判斷水凝膠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相應降解率可用Beer Lambert定律計算,見式(1)。

表2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L16(45)

式中,為降解率,%;為暗反應后的濃度;C為光催化降解試驗后溶液的濃度;為暗反應溶液的吸光度;A為光催化降解后溶液的吸光度。
2.1.1 X射線衍射
圖1為UC、CN和系列水凝膠的XRD圖譜。由圖1(a)可知UC 的特征衍射峰出現(xiàn)在2=17.1°、29.9°、30.8°、43.5等位置,分別對應六方相β-NaYF(100)、(110)、(101)和(201)晶面,與六方相β-NaYF標準卡片(JCPDS.16-0334)相吻合。CN 在2=13.2°和27.4°的特征衍射峰對應g-CN的(100)和(002)晶面,其中13.2°為CN中的“melon”類物的標識,孔隙間距約為0.670nm,27.4°為g-CN芳香環(huán)的層間堆垛峰,這是因為所制備的CN具有類似于石墨的層狀結構。圖1(a)中的UCCNPP00、UCCNPP10、UCCNPP01與圖1(b)中的4種PP復合水凝膠對比可知,未負載UC和CN 的UCCNPP00(PP)水凝膠在2=21附近為晶態(tài)PVA的衍射特征峰;當PP負載CN后,特征峰位置均有PVA和CN的特征峰;而UCCNPP的4個系列復合水凝膠的XRD譜圖中均存在UC、CN、PVA的特征衍射峰,各自特征峰位置不變;且隨著PP水凝膠負載UC的含量增加,CN的特征衍射峰強度也相應減小,UC(110)晶面與CN(002)晶面的特征峰強度比值[/]隨之增加。綜上分析,UC、CN與系列水凝膠被成功制備。

圖1 UC、CN及其水凝膠及UCCNPP二元水凝膠材料的XRD衍射圖
2.1.2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
圖2 為UC、CN 和系列水凝膠的FTIR 光譜圖。由圖2(a)可知UC 材料在2920~2850cm存在明顯的吸收峰,這是C—H的對稱與反對稱伸縮振動,在1686~1540cm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是由于制備UC時加入的油酸導致引入的C==O 鍵引起的吸收峰;對于CN譜線而言,在1650~1150cm出現(xiàn)其C==N、C—N 及環(huán)外的C—N 伸縮振動峰,在800cm處為CN 結構單元氮碳環(huán)的彎曲振動峰,在3300~3000cm的特征峰可能是CN上的芳香環(huán)的—NH及—NH的伸縮振動。圖2(a)的PP 水凝膠的波數(shù)在3205cm有一寬區(qū)域的吸收帶,這是由于材料中的C—H 及O—H 鍵的伸縮振動造成的,在1515~1055cm區(qū)域則是由于材料中的C—C、C—O 單鍵的伸縮振動造成的;而當PP 負載UC 或CN 后,其復合水凝膠的紅外光譜圖均有UC 或CN 特征吸收峰;隨著UC/CN 比例的改變,光譜中特征峰的強度出現(xiàn)相應的減弱或者增強[如圖2(b)]。

圖2 UC、CN及其水凝膠及UCCNPP二元水凝膠材料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圖
2.2.1 標準工作曲線
由圖3、圖4 可知亞甲基藍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為658nm,亞甲基藍溶液標準曲線的方程為=0.168+0.0822(=0.9991),其中表示吸光度;表示亞甲基藍溶液的濃度,mg/L。

圖3 亞甲基藍溶液紫外-可見光譜圖

圖4 亞甲基藍溶液標準工作曲線
2.2.2 L(4)正交試驗
本次正交試驗結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知,正交試驗中的光照時間對亞甲基藍的降解效果影響最大;5 個因素對光催化效果的影響大小依次為:光照時間>亞甲基藍溶液的pH>復合材料的投加量>溫度>復合水凝膠材料活性組分UC/CN 配比。復合水凝膠材料對亞甲基藍光催化降解的最佳條件為光照時間20.0h、溫度20.0℃、pH7.00、復合材料的投加量0.25g、復合水凝膠材料活性組分UC/CN 配比為4∶1。但從經(jīng)濟成本來核算,由于上轉(zhuǎn)換材料UC價格比較高,且UC/CN 配比改變對降解效果影響不明顯,所以最優(yōu)工藝條件選擇復合材料活性組分UC/CN 的配比為1∶4(即UCCNPP14 復合水凝膠材料)。由表3 可知,正交試驗中降解率最高為89.94%,但這并非實驗的最佳工藝條件下的降解率,因此補充驗證最優(yōu)實驗對照組在最優(yōu)條件下進行光催化降解實驗以此來得到實驗的最優(yōu)方案(見表4)。由表4 可知,在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UCCNPP14光催化降解30.0mL、30.0mg/L的亞甲基藍后,其降解率達到94.84%,這可能是UC的近紅外響應,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陽光,從而激發(fā)CN 產(chǎn)生更多的e-h對,在光催化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活性物種,進而引發(fā)較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以較好地去除亞甲基藍有機污染物。而UCCNPP10、UCCNPP01、CN 和UCCNPP00 相應降解率依次為68.83%、68.48%、23.95%和33.07%;而不添加任何水凝膠時,亞甲基藍受光照影響降解率為8.37%,扣除空白后UCCNPP14 復合水凝膠材料對亞甲基藍的降解率依然維持在84.47%,說明復合水凝膠材料的亞甲基藍的光催化性能優(yōu)越。

表3 復合材料降解亞甲基藍L16(45)正交試驗直觀分析表

表4 最優(yōu)條件對比試驗
稱取4 組0.25g 的UCCNPP14 復合水凝膠材料,利用正交試驗探索出來的最優(yōu)條件進行循環(huán)實驗,每次使用后的材料先利用水洗,再用醇洗,后再浸泡于保存水凝膠的硼酸飽和溶液中,使其恢復原有的形狀,取出時用去離子水洗滌后再用濾紙將水凝膠擦干,稱重后投加至30mg/L 亞甲基藍溶液中即可進行光催化實驗。如圖5 所示,重復實驗過程中,根據(jù)材料的消耗,適量增減循環(huán)實驗組數(shù),循環(huán)實驗中同一次多組的降解率取其平均值,并根據(jù)每次的循環(huán)實驗中的標準差制作誤差棒,降解率從94.84%依次降低到90.46%、88.85%和86.22%,循環(huán)降解4次后的降解率仍保持比較好的效果。

圖5 復合材料循環(huán)4次的柱狀圖
2.4.1 掃描電子顯微鏡
圖6 為UCCNPP14 水凝膠的掃描電鏡圖,圖6(b)為圖6(a)的放大圖。從圖6 可以發(fā)現(xiàn),水凝膠總體粗糙且呈現(xiàn)出孔洞和褶皺,其孔隙在5~20nm 之間,具有比較大的比表面積,UC和CN較均勻地鑲嵌在PP 水凝膠上,負載的UC 呈現(xiàn)為直徑約150nm、長度700~900nm 的六棱柱狀,UC 較均勻地鑲嵌在PP 水凝膠上,易與染料作用,提高吸附量和降解效果。

圖6 UCCNPP14復合材料的掃描電鏡圖
2.4.2 元素分析
圖7 為UCCNPP14 水凝膠材料的元素分布圖。從圖7 可知UCCNPP14 復合水凝膠中出現(xiàn)N、C、Na、Y、F、Yb 和Tm 等元素,此外,PAA/PVA 水凝膠載體主要由C和H組成,負載的活性成分為C和N 最多,其次是F,之后是Na、Y,含量最少的為Yb和Tm,這與元素面掃描圖一致,說明材料制備成功。

圖7 UCCNPP14復合水凝膠的元素分布圖
2.4.3 熱重分析
圖8 為UC、CN 和系列水凝膠材料的熱重曲線。從圖8可以看出,純UC或CN的分解溫度分別為715℃和692℃;未添加任何活性組分的UCCNPP00(PP)水凝膠分解溫度為402℃左右,此時分解速率最快,其斜率為最大值,質(zhì)量呈現(xiàn)直線下降的趨勢。添加了CN 的UCCNPP01 復合水凝膠隨著溫度的增大會呈現(xiàn)兩次下降的趨勢,可以將第一段質(zhì)量下降看作是水凝膠部分的降解,隨著溫度的增加出現(xiàn)的第二段質(zhì)量的下降可以看作是CN的分解;添加了UC 的UCCNPP10 復合水凝膠隨著溫度的增大,其分解溫度約為414℃,其失重下降趨勢較緩,分解較少,因此質(zhì)量下降較少;添加了UC和CN的UCCNPP14復合水凝膠出現(xiàn)三次失重下降現(xiàn)象,分別與CN失重下降兩次和PP失重下降一次的溫度范圍相似,進一步說明UC 和CN 成功地負載在PP水凝膠上。

圖8 材料的熱重曲線
2.4.4 比表面積
圖9為系列水凝膠的氮氣吸附/脫附曲線圖。從圖9(a)中可知,不添加UC 或CN 的PP 水凝膠(UCCNPP00)的比表面積為11.90m/g,平均孔徑為36.24nm。從圖9(b)可知,UCCNPP01復合水凝膠的比表面積為8.38m/g,平均孔徑為21.40nm。從圖9(c)可知,UCCNPP10 復合水凝膠的比表面積為11.07m/g,平均孔徑為19.42nm。從圖9(d)可知,UCCNPP14復合水凝膠的比表面積為15.47m2/g,平均孔徑為21.44nm。由圖9中的各條脫吸附等溫線可知,復合水凝膠的吸脫附等溫線是Ⅳ型等溫線,在壓力較大[圖9(a)、(c)中曲線為0.8</<1;圖9(b)、(d)中曲線0.7</<1]的時候,呈現(xiàn)H1型的回滯環(huán)為窄的陡坡的形式,說明復合水凝膠具有較大的孔隙,在后面壓力減小的時候曲線較為平緩說明還存在毛細小孔,在毛細凝聚填滿后,在材料的大孔進行吸附,使得吸附等溫線繼續(xù)上升,出現(xiàn)了陡坡。

圖9 系列水凝膠材料的氮氣吸附/脫附曲線圖
(1) 將通過溶劑熱法與煅燒法制得的β-NaYF:Yb,Tm和g-CN負載到PAA/PVA 水凝膠上,成功獲得一系列β-NaYF:Yb,Tm/g-CN/PAA/PVA復合水凝膠材料。
(2) 最佳工藝條件下,β-NaYF:Yb,Tm/g-CN/PAA/PVA 復合水凝膠材料處理亞甲基藍模擬廢水的降解率為94.84%,經(jīng)過4次循環(huán)后,降解率仍能保持在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