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央宗
“這幾年,村里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安逸了,你們都是見證者。這些變化都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022年4月26日,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東旺鄉上游村崩巴村民小組崩巴黨支部活動中心,香格里拉市委黨校的卓瑪老師用藏語為村里的黨員群眾上了一堂黨課。熟悉的民族語言、動聽的民歌、親切的互動引得大家掌聲不斷,每一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崩巴村民小組坐落在東旺鄉西岸的高山峽谷中,海拔約3000米,從東旺鄉政府出發,開車約30分鐘到達。過去,崩巴村民小組交通不便,進出困難,如今這里已實現通組、通戶道路硬化,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我們太需要這樣的宣講了!”崩巴村民小組71歲的老黨員常青說,“我們村的變化,是黨對我們邊疆人民關心關愛的體現。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幫扶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同時也更需要精神層面的富足,這堂黨課讓大家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堅定了我們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現在去昆明可以坐飛機、坐火車,還可以開車走高速公路,快的話只要幾個小時,慢的話一天之內也能到達。”“孩子上學不用花錢,生病了可以報銷,這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國家強大、人民幸福的具體體現。”聆聽黨課的黨員群眾紛紛說道。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流動黨校”走進雪山村落
“流動黨校”是香格里拉市針對農牧民居住分散、點多面廣、交通不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講難,黨員群眾集中難、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于2001年創新實施的黨員教育培訓模式。通過充分發揮黨校姓黨的優勢,“流動黨校”以藏語或藏漢雙語的形式深入牧區、田間地頭、海拔4000多米的蟲草山等地,向黨員群眾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廣大農村黨員發揮正能量、凝聚精氣神,成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助推器。“流動黨校”組建的21年時間里,香格里拉市委黨校的多名理論宣講志愿者深入牧區、田間地頭,織起了一張“流動黨校”宣講大網,宣講累計覆蓋11萬人次。
近年來,“流動黨校”通過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在辦學過程中更加突出“流動”的特點,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突出重點、突出特色的教學要求和缺什么就補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的原則,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和方案。宣講嚴格落實適當集中和培訓時間短、次數多的原則,突出短、平、快的特點,形式靈活多樣,或是放一場錄像、放一部科教片,或是上一次黨課、開一個座談會,通過黨校教員與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面對面交流,按需施教,有效解決了黨員群眾學習難的問題,切實發揮了“流動黨校”的作用。
當天下午,“流動黨校”又走進了東旺鄉上游村委會。跟隨黨校教員的腳步,黨的聲音傳遍了迪慶的高原雪山和村村寨寨,傳進了老百姓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