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晨
(太原供水集團有限公司物資采供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城市供水,是一個城市的生命力,如何在問題的應急處理中能夠及時地進行解決,既是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程度的集中體現,又是一個企業管理效率的具體反映。基于此,筆者從現場管理的視角出發,探討供水應急搶修物資的供應流程問題,以期為發展城市供水事業、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和其他建設用水提供理論支持。
T供水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有獨資企業,共有20座二級供水加壓廠站和一級制水及供水水廠,供水管網長達2 300多km,覆蓋區域300多km2,服務人口270萬人,年供水量8.3億m3,日均供水量將近230萬m3,承擔著T市供水服務的各類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改造升級和維修搶修等工作任務。物資供應處作為核心職能部門,承擔著整個供水集團物資采購供應的任務。小到普通家庭用戶的四分水龍頭,大到大用戶使用的口徑為260 cm的電磁流量計,小到螺絲釘和空氣開關,大到變壓器和電動機水泵等配套機組,所有利用的大小部件在供水設施中缺一不可,必須要及時到位才能滿足日常供水設施維護維修保養等需要。特別是供水管、閥門、伏大頭及法蘭盤等供水管網出現故障時應急搶修的物資材料,因為種類繁多,管網壓力要求不一,如何節約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并且滿足實際需要,是物資采購供應首先考慮的問題之一。

圖1 應急搶修急需物資供應流程
因為價格變動大、采購量大、采購時效性強和庫存要求高等特點,既要保證足夠的庫存量,還要根據實際的庫房容量節約管理成本等,給物資供應中心的采購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再者,對于供水企業而言,因其企業性質是公共服務的公益性組織,更加注重的是社會效益,提升社會公眾公信力和信任度是首要的目標,其物資采購的過程應當更加公開透明,更加符合綠色環保和節約成本的原則,需要兼顧的方面具有多層面的復雜情形。T公司目前在應急搶修材料方面的物資供應流程如圖1所示。
根據圖1的應急搶修急需物資供應的現場管理流程,從現場管理的四大要素(工序要素管理、產品要素管理、物流要素管理及現場環境管理)分析存在的不足,得出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T供水集團有限公司供水覆蓋面積達到了300 km2,南北跨度大,東西距離長,而物資供應部門在舊城區的中心區域,雖然在理論上距離各個應急搶修地點是均衡的,但是隨著供水區域覆蓋面積的不斷擴大、供水用戶的不斷增加,用戶對于供水的實際需求日趨復雜,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急搶修急需物資供應在工序要素管理方面有待改進。
應急搶修有時效性強、服務專業要求高的特點,特別是在主城區繁華區域的爆管事故發生時,既要搶修及時,還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搶修任務,并且需要做好排水、防止管網出水過多而對道路及周邊居民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響因素,因此在物資供應方面,可能急需的物資種類比較多,需要的物資事先不能進行很好的預期判斷,這就為應急搶修物資的及時供應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滿足應急搶修的急需物資供應,就必須從產品要素管理的視角入手,針對性地進行現存不足的改進。
應急搶修地點的不確定性、時間的不確定性和急需物資的不確定性是物流管理關注的3個重點問題。因此,基于對供水管網和供水設施的充分掌握,經過統計對供水覆蓋區域進行詳細全面的分析論證,對全部區域內的供水管網及設施可能發生故障的概率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是進行物流要素管理的關鍵之所在。
綠色環保、節約高效是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主旋律,如何做好搶修現場的環境保護,如何高效地進行產品的安裝利用,如何對新材料物資的包裝和替換的廢舊產品等進行合理的回收再利用,是搶修實施過程中物資供應部門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
基于上述分析,在應急搶修材料供應實施管理過程中,應當從現場管理的4個要素進行考慮。改進后的應急搶修物資供應管理實施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現場管理改進后的搶修材料供應管理流程
通過改進的應急搶修材料供應管理流程可以看出,針對現存的不足進行了如下的完善和改進。①從現有的突發性爆管等事件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合管網及設施的當前狀況,進行詳細的論證和分析研究,對供水區域重點部位未來發生跑冒滴漏及爆管等事件的可能性概率進行事前的預期判斷。②依據論證的風險概率大小,與對應的責任搶修部門進行事前溝通,對搶修可能用到的材料進行事前備料。③積極地與各個材料的供貨商進行溝通,依據各個風險區域的最佳路線安排統籌應急搶修材料的最合適庫房存儲,以便于一旦發生風險時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最快速度地完成材料的供應。改變了原有直線型管理的采購形式,大大地節約了時間和成本,提升了采購的效率,從既定的供應商中進行物資采購運送至生產現場,既提升了生產效率,又節約了庫存、運送等人力和物力的費用。④增加了現場環境管理的環節,一方面是為了積極響應當前綠色環保和材料節約的國家宏觀政策,另一方面可以將廢舊物資及時回收再利用,還可以避免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