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源泉,企業在、經濟在,企業興、經濟興,保住市場主體,才能‘留住青山、贏得未來’。全省各級各地各部門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循環,穩住經濟基本盤。要廣泛宣傳、全面落實國家和我省出臺的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推動稅費減免、租金減免、財政支持、金融支持、穩崗支持、社保緩繳等政策普惠、直達、快享,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效能。”
——近日,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勤到哈爾濱市調研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和就業工作。他強調,要認真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千方百計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打好政策組合拳,保就業穩增長,為全國經濟穩增長做出龍江貢獻。
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增強成果意識、報賬意識、交卷意識,只爭朝夕推進整改落實,除立行立改的任務外,凡是有時間要求的都要提前一個月完成,對整改不到位的‘罪加一等’嚴肅處理,對明知故犯、屢教不改、坑害百姓、弄虛作假、官商勾結的加倍嚴懲,對不聽招呼、頂風作案的‘先辦人后辦事’,鐵腕治理。堅持精準問責,防止問責泛化,堅決避免以問責代替整改。”
——近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反饋督察情況,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在作表態發言時這樣表示。
優秀的人心思放在平時而不是‘評時’,優秀不優秀平時表現得出來,也看得出來,到了‘評時’自然眾望所歸、水到渠成。而‘評時’靠拉關系、找門子、用手段、耍心計,搞臨時抱佛腳那一套,可能會一時起點兒作用,但總歸糊弄不了多少人,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評時’是平時的反映,平時影響乃至決定‘評時’,把比拼的心思和精力多用在平時而不是‘評時’,才是正道。”
——近日,《學習時報》刊發的文章《年輕干部“八爭八不爭”》指出,要把“爭先趕超”的功夫和精力用在日常、放在平常,才是一種合理的狀態。
要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執著,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把握‘親’‘清’有度的界線,筑牢修身正己的防線,堅決克服特權思想,比干事不比待遇,比奉獻不比職務,比業績不比排場,比作風不比享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風骨、氣節、操守,全力以赴推動工作爭先爭優、出彩添彩。”
——日前,安徽省宿州市委書記楊軍在宿州市委黨校2022年春季學期主體班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修班開班式上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