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涵 李娟
摘 要:現如今,在幼兒園中,教師通過開展種植活動,能夠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因此,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借助植物角,科學的構建更加完善的種植活動方案,加強幼兒管理能力,提高幼兒參與觀察積極性,促使幼兒能夠不斷提高實踐水平。通過具體分析,總結了幼兒觀察力的主要特點,探索了具體的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種植活動;幼兒;觀察能力;培養
引言
通過開展種植活動,提高了幼兒學習積極性,利于幼兒提高觀察水平。幼兒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活動時,要以幼兒為主體,應制定良好觀察計劃,布置觀察任務,讓幼兒積極參與到觀察中,提高幼兒觀察積極性,促使幼兒在實踐中能夠不斷加強綜合水平。
1幼兒觀察力的主要特點
1.1幼兒觀察行為缺乏持久性以及穩定性
對于幼兒觀察行為來說,一般不會按照教師的指導對事物進行觀察,而是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想要觀察的事物,所以,幼兒觀察的對象具有多變的特性,并且在開展觀察時缺乏持久性,也就是說不能長時間堅持觀察一個事物。
1.2幼兒觀察沒有系統性以及概括性
因為幼兒年齡偏小,那么在觀察時無法對事物整體進行,通常只對一小部分的事物進行觀察,或者是觀察很短的時間就結束了,并且幼兒經常會對表面事物產生吸引,不能真正對事物的本質特征觀看清楚,與此同時,還不能按照實物本質特質以及內在聯系對其進行觀察。例如幼兒在對玉米進行觀察時,主要是對玉米的形狀進行觀察,而玉米的其他變化卻無法引起幼兒的注意。
1.3幼兒缺乏正確的觀察方法
雖然幼兒對觀察會表現出興趣,并且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但是幼兒卻不能通過知識以及方法觀察事物的基本,所以在種植活動中幼兒經常會出現不愿意觀察或者觀察一會就不想觀察了,因為覺得觀察這件事情很無聊,這也是幼兒種植活動中由于缺少正確的觀察方法所導致的問題。
2種植活動中幼兒觀察能力培養的措施
2.1選擇觀察對象,激發觀察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尤為重要,幼兒如果對一項事物在觀察上產生感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開展觀察,并對事物的明顯特征進行發現。例如幼兒園內種植了白蘿卜和胡蘿卜,兩種蘿卜從種子長成葉子后,幼兒們就會對兩種蘿卜的葉子不同之處進行觀察,并產生很多問題,如白蘿卜的葉子是哪個?胡蘿卜的葉子是哪個?為什么兩種蘿卜的葉子不一樣?等等,在蘿卜葉子逐漸長大后,幼兒們又會發現白蘿卜的葉子又高又大,胡蘿卜的葉子就矮矮的。初春時節蘿卜開花后幼兒們又會發現兩種蘿卜的花在開放形態方面存在差異,白蘿卜的花呈一朵一朵的形態,而胡蘿卜的花則是一團一團的形態。白蘿卜和胡蘿卜的成長以及變化會使幼兒的觀察興趣點也發生改變,從葉片形狀到葉子高度最后是花朵的形態,在植物生長的整個過程都會使幼兒產生興趣,隨著興趣的改變又會讓幼兒產生不同的話題,在觀察現象的過程中逐漸使幼兒對觀察產生興趣。在上述事例中,可以發展幼兒對外形特征變化較為明顯的事物會產生興趣,尤其是在具有比較性的事物觀察中其興趣度相對較高。因此,在對幼兒階段的孩子選擇觀察對象時,要選擇可以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興趣的內容,并且要對觀察對象的可比較性進行考慮,使幼兒在比較觀察中其觀察興趣能始終保持較高的程度。
2.2多樣記錄,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
種植這項活動具有較長的周期,所以通過記錄活動不但可以使幼兒在觀察中更加仔細,還能使幼兒對整個種植環節進行回想,記錄可以提升觀察質量,合適的記錄方式也較為重要。
2.2.1表格記錄
通過表格記錄的方法可以是幼兒如實的將自己觀察情況進行填寫,并且及時發現問題。例如在對蠶豆生長過程進行觀察時,有的小朋友就會發現蠶豆的小耳朵,因為外形與其他葉子區別較大,所以就極易被幼兒發現。這時就可以提供一張記錄表,分發給每個幼兒,讓他們對蠶豆的小耳朵進行記錄,并且要對蠶豆成長變化和普通葉子成長變化進行分別觀察,使幼兒將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對比。
2.2.2繪畫記錄
在繪畫記錄的方法中可以讓幼兒更加系統和完整的對事物進行觀察,并且這種記錄方法也是最為常用的觀察記錄法之一。想要讓幼兒更加深入地對其進行觀察,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畫紙、畫筆等材料,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在種植地方便進行繪畫記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們會通過自主觀察將蠶豆花的外形、顏色等繪畫出來,從而積累觀察的經驗。
2.2.3拍照記錄
教師在觀察記錄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拍照記錄,這種方法具有普遍以及快捷的特點,也能直接地將植物生長過程反映出來。拍照記錄可以將以上幾種記錄方法進行補充,而教師也能在組織幼兒觀察事物時更具目的性和計劃性,使觀察范圍得以縮小,有助于幼兒在觀察時更加細致。
2.3科學引導,提高幼兒全面觀察能力
當幼兒對事物養成產生觀察興趣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掌握觀察方法,培養幼兒的全面觀察能力。由于觀察能力并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這需要后天逐漸培養才能養成。幼兒在事物觀察的理解能力方面也較為薄弱,如果缺少正確的引導,就很難真正發揮出觀察的作用,無法對事物的重點特征進行觀察。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培養幼兒全面自主觀察事物的能力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按照順序的方式觀察事物,這樣可以培養幼兒全面思維模式,還能引導幼兒對事物在觀察時從細節到整體;其次,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對比觀察的方法,例如對植物孕育的過程進行觀察,有的小朋友就會發現植物發芽了,而有的植物卻一直沒有發芽,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通過兩者之間的對比進行事物的觀察,確保幼兒的思考反思更加細膩。
結束語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從多方面總結了提高幼兒觀察水平的對策,作為新時期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應全面的借助種植活動開展觀察能力培養,提高幼兒參與學習積極性,促使幼兒不斷提高觀察能力。希望通過以上分析,能不斷提高幼兒園種植活動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臧會芳.大班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在種植活動系列課程開發中的發展分析[J].才智,2020(10):157.
[2]張亞珠.有溫度的種植,有情感的探索——談種植活動對幼兒探索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9(25):23.
[3]何葉燕.關于蔬菜種植活動中幼兒記錄方法的培養策略探討[J].才智,2019(11):131.
[4]張仁萍.游戲精神引領下的幼兒種植活動探究[J].教育觀察,2019,8(06):64-65.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單列《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我國幼兒園“小學化”治理研究》BHA180143
第一作者彭靖涵? ?第二作者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