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靜
摘要: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對鞏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教學基礎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優化以往陳舊的作業設計思路,使初中語文作業跳出固化的作業模式,引導初中生多樣化完成作業,引導初中生高質量完成作業并提高作業深度,尊重初中生個體差異設計個性化作業,才會更有效促進初中生語文成績和能力提高。以下就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和延伸,初中語文教師不斷探討行之有效的作業設計策略,優化以往陳舊的作業設計思路,不僅能夠幫助初中生深度預習語文課程,對課文更全面感知,還能夠極好滿足不同初中生的發展需求,讓其語文知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等全面提升。為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創新豐富作業方式,設計多樣化的作業,才會使初中生通過做作業獲得更大發展。
一、設計生活化作業,引導用心觀察生活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初中生觀察、分析、理解等能力,還要在實際生活中培養,充分利用生活中廣闊空間,讓初中生將語文與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才會更顯著促進初中生發展,讓其文學領域得到更好發展。同時,也會極好培養初中語文學習能力、分析、品讀課文等能力,幫助其深度掌握和運用不同語言、寫作知識等,讓其取得優異的語文成績。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教師可以充分抓住這一契機,對以往單一書寫型的語文作業加以優化,立足課文以生活為載體設計生活化作業,既可以達到讓初中生鞏固課文認知、語文知識的目的,還能夠讓其觀察、實踐等能力良好提升,并感受到語文課程的魅力,從而喜歡學習語文。
如,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教師設計作業就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讓初中生觀察實際生活中春天的景象,再對比課文分析課文中哪些用詞精妙、生動,值得摘錄。之后,再讓其結合生活中的觀察繪畫一幅春天的圖畫,并將自己內心對春的向往繪畫其中,為繪畫作業賦予更多內涵。通過設計新穎的課后作業,不僅能夠有效將課文與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促使初中生用心觀察生活,進一步品味到課文的魅力,還能夠有效培養其想象能力,讓初中生懂得用繪畫表達內心的情緒,對于幫助其深厚文學素養,奠定語文學習基礎等也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優化課前作業,引導深度預習
課前預習是做好教學鋪墊的重要環節,也是讓初中生高效學習語文課程的重要途徑。以往,教師通過是指導初中生課前閱讀課文內容,多次書寫課文中的生字詞等知識,不僅初中生的作業量比較大,而且其預習深度還會相對較淺。而且,也會影響其課堂學習質量。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實施,要讓學生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作業,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前作業設計加以優化,要讓初中生既減輕課前作業的負擔,又要讓深度高效預習,才會達到良好的作業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與課文息息相關的知識點制作成生動的微課,并且應用問題的方式布置課前作業,引導初中生良好預習并提高預習深度。
如,《穿井得一人》這篇文言文,設計課前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利用互聯網搜集有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讓其對文章形成更全面地了解;將有關的釋義知識制作成精致的微課件,讓初中生結合微課疏通文意;思考課文中要表達的重點是什么?課文說明了什么寓意?在課前作業的引導下,初中生不僅預習深度會明顯增加,其翻譯、學習文言文的能力也會明顯提升。而且,會有效鍛煉其發散思維,讓其透過事物表現分析事物本質的能力得到更好培養。或者,教師也可以在布置課前作業后,讓幾名初中生合作表演課文中的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中的對白,也會有效引導初中生深度預習,并讓其加深學習體會,從而深刻領悟課文。
三、尊重初中生差異,設計分層作業
初中生因生活環境、學習能力、接受知識的速度、能力等因素不同,語文課程學習效果也會各不相同,通常會形成高和一般兩種層次。以往,教師設計作業是以“一切切”式的策略為主,作業的難易程度會定格在某一范圍內,難以滿足全體初中生的知識水平和發展需求。教師要注重優化以往的設計思路,尊重初中生的差異,設計分層語文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初中生都可以獲得更大程度發展,才會良好促進初中生語文成績及綜合能力提高。
如,《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一課,教師可以設計優秀、一般兩種層次作業。一般作業可以設計為:“歸納新聞的基本原則、新聞體裁的基礎知識。借助互聯網搜集新聞熱點,撰寫一則新聞。”。設計優秀層次的作業可以為:“兩到三人一組,在實際生活中搜集熱點新聞素材并撰寫一則新聞。”。另外,在作業地完成方面,可以將一般性作業設計為必做型作業,而優秀層次的作業則可以讓初中生根據自身能力自主選擇是否完成。對于主動完成優秀層作業的初中生,教師可以對其獎勵,激勵部分初中生主動突破自己從而取得更大進步。
總結:
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教師設計作業情況直接關乎著學生的發展進步。處于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優化以往單一的設計思路,可以設計生活化作業將課文與生活有效融合在一起,拓展初中生認知鞏固其知識基礎。另外,教師要注重課前作業的設計與優化,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并尊重初中生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會進一步滿足初中生的發展需求,并讓其語文成績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欣.“雙減”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探析[J].青海教育,2022(Z1):56.
[2]董園園.初中語文作業有效性探究[J].教書育人,2021(2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