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立梅 謝宇霞

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視力健康對于少年兒童來講至關重要。針對目前低齡兒童出現的視力健康問題,學校推出各項愛眼、護眼舉措,從學習環境的創設到視力檔案的建立,從用眼習慣的培養到眼操的評比跟進,真正做到抓小、抓近、抓實,讓愛眼、護眼教育常態化。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增強學生的愛眼護眼意識,了解科學用眼的知識和方法,讓學生在對己負責中愛護眼睛,保護視力。除此之外,與家長進行溝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關注學生視力,關愛心靈之窗。在此,呼吁全體老師、學生、家長以及全社會都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明亮的雙眸,美出修養與特長,學出習慣與大氣,玩出健康和情趣,做出責任與奇思妙想,實現“全人”發展。
一、兒童視力問題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青少年的視力狀況非常不樂觀,視力不良作為影響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資料顯示,2017學年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8.6%,視力不良已經成為我國學生檢出率最高的常見病,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呈低齡化、重度化的發展趨勢。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中國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國家已然高度重視,但實際態勢暫時還沒有太大的改變,因為這是需要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的長期工作任務。
近視一般指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主要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和網膜的距離過長或晶狀體屈光力過強,使進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網膜上而落在網膜的前面。近視的原因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主要還是由于環境因素及不良的用眼習慣的影響。近視原因一般包括:在家過多使用電子產品、不良的讀寫習慣、營養不均衡、戶外活動少、睡眠不足、環境因素、心理因素等。
二、多項舉措關愛兒童視力健康
學校一直秉承著“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多方面持續不斷關注學生的視力情況。每年都會定時監測并反饋學生的視力情況,從學校、學生、家庭等多方面做好預防計劃,多項舉措關注學生的視力健康。結合近視的原因,學校在保護學生視力上已采取相應的措施,從具體細節的落實上進一步提高。學校一直堅持“以愛育愛”的教育教學理念,一直堅持實施的每一項舉措,乃至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全體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
(一)從“愛”出發,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小小視力架”關愛每一個孩子的眼睛。學期初,學校統一為所有學生安裝了符合標準的坐姿矯正器——“視力架”;為了保護學生視力,教室統一改善了照明條件,更換了專業護眼燈。
學校“老傳統”有效保障良好的學習環境。每學期開學初,班主任老師都會將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的變化,同時嚴格控制學生的桌椅與黑板的距離,還會定期組織學生調換座位等。這一列的舉措都是每學期的老傳統,就是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
(二)建立視力檔案,關注視力發展
自學生入學起,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視力健康檔案》,每學期定時監測學生視力情況,關愛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并將檢測結果第一時間反饋給家長,做好家校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視力。同時,學校會對視力異常的學生進行提醒教育,及時告知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醫療機構檢查。學校每次監測都會作出大數據統計與分析,將全校監測結果與相關問題及時與全體教師進行交流,并為后續保護視力工作作出具體研究方案。可見,學校對學生視力問題的關注度極高。
(三)“體育第一學科”增加戶外運動時間,保護視力
學校“體育第一學科”的理念保證學生每天至少1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零點體育”的設計讓孩子每天第一節課不是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課,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運動,這個特色活動深受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同時也成為保護學生視力的有力支柱。研究發現,戶外明亮的光線有助于視覺系統的發育,尤其對于兒童,戶外強光可以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軸的生長,讓眼球水晶體和視網膜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距離上,這就預防了近視的發生。美國加州有一個著名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如果孩童每周的戶外活動少于5小時,父母親有近視,小孩就容易近視;反之,如果孩童每周的戶外活動可以達到14小時以上,就算父母親有近視,小孩仍不容易近視。每天保證合理的戶外活動時間,對于兒童預防近視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四)愛的付出與傳承,合力保護視力
教師“愛的付出”:學校有明確規定,每節課電子屏幕的使用時間不超過本節課總時長的30%,每一位上課教師都會嚴格控制電子屏的使用時間,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注意及時保持“黑屏”,讓學生的眼睛得以適當放松;此外,教師精心設計每一節常態課,通過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勞逸結合,讓學生的眼睛可以適當放松。例如二年級上冊數學“做個乘法表”一課中,乘法表原本設計使用多媒體播放課件,考慮到保護學生視力的問題,老師們將教案多次修改,整節課盡量減少使用多媒體,最終設計成手繪板書展演,并讓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經過老師們的精心設計研究,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視力。
學生“愛的傳承”:培養“小干部”每到課上需要提筆寫字時,第一時間及時提醒學生“支起視力架”和寫字“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同時,也是愛的精神的傳承,不僅要愛自己,更要學會愛身邊的每一位同學。
(五)對己負責,從做好每一次眼操開始
學生的視力健康最終還是關系到學生自己的未來,做到對己負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做好每一次眼操開始。學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眼保健操,可以讓眼睛放松。臨床研究表明,做眼保健操相比不做眼保健操可以減少調節遲滯,改善主觀視疲勞感受,從而有助于控制近視。通過開展 “眼操監督員”“愛眼小達人”“愛眼優秀中隊”等多種活動,提高學生做眼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會愛護自己的眼睛。
不同年級在眼操評比中有不同的做法,低年級首先在班級內開展每周“愛眼小達人”的評比,做眼操特別認真的學生將獲得小獎票的獎勵,每周獲得獎票最多的同學有資格參評“愛眼小達人”;同時獲得“愛眼小達人”稱號的同學有機會成為下一周的“眼操監督員”,他們在每次眼操中有權獎勵認真做眼操的同學,為下一次評比“愛眼小達人”和“眼操監督員”做儲備。中高年級在年級內開展“愛眼優秀中隊”活動,每周班級中隊干部輪換負責監督評比眼操優秀中隊,每月進行總結和表彰,獲得“愛眼優秀中隊”的班級將獲得優秀班集體加分及流動紅旗。無論是低年級的班內監督還是中高年級的年級評比活動,都是為了鼓勵學生認真做好眼操,對己負責,從保護自己的視力開始。
(六)家校攜手,共育愛眼理念
在關注學生視力的問題上家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這個大家庭除了有可愛的孩子和為愛付出一切的老師們,還有最為密切的合作伙伴“家長朋友”,因此,學校將視力這個重要的問題與家長共同攜手,想必定會事半功倍。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課堂等多種形式將關注視力的問題與家長進行溝通,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定期舉辦“健康講座”,針對近視的原因和如何有效預防學生近視的方法等方面進行宣講與分享,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并就電子產品的使用、體育鍛煉、健康飲食、用眼衛生、讀寫習慣等進行交流與互動,切實有效地改善孩子的視力狀況。
例如二年級19班在學校“以愛育愛”的理念指導下,結合二小特有的“家長文化”和“家長志愿者工程”,充分發揮班班都有家長委員會這個有利資源,開展了以“家校聯動,守護孩子心靈之窗”為主題的保護學生視力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全體家長們的大力支持,這樣做的最終受益者將是最可愛的孩子們。
家校聯動第一步就是班主任帶領家長們發起了一封“二年級19班班級護眼倡議書”活動,其目標是:
1.幫助全體同學養成愛眼、護眼的好習慣,盡最大努力維持現有視力水平。
2.對有視力問題的孩子,全體家人力爭通過一系列措施促進視力回升。
小19班發起了五條倡議,從班級的“愛眼小貼士”“護眼宣講”“定期篩查”,到“視力健康打卡活動”,再到貼心的“專家護眼講座”等,每一項活動都體現著老師及家長對學生的愛護與關心。
家校聯動第二步,召開“保護視力”主題班會。在班會上,為了引起學生對自己視力的足夠重視,班主任首先介紹了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視力現狀,接著分析了班級同學視力發展情況,分別列舉了同學入學后2018年和2019年視力水平及變化的柱形圖。另外,從生理健康角度,老師又通過圖片介紹了“眼睛的構造和眼睛的光學系統”。 立體的圖片讓同學們認識了眼球的構造,更加注重保護自己的視力。當老師將近視的癥狀給孩子們做了介紹后,每個孩子都緊鎖眉頭,緊張極了,老師順勢拿出早已備好的“愛眼小貼士”發到每一位同學手中,并宣講了“視力健康打卡活動”,孩子們如獲至寶,開心極了!
家校聯動第三步,積極開展“視力健康打卡活動”,盡管孩子們在學校每天能夠保證至少一小時的戶外鍛煉時間,但對于兒童來說還是太短了,因此,提倡孩子放學回家和周末休息時間堅持在班級微信群戶外運動打卡,在這個群中,看到有的孩子在附近公園跳繩,有的在小廣場踢球,還有的在小區做游戲……打卡活動不僅與大家分享了親子時光,感嘆孩子們放飛自我的同時又多了許多天真的笑容,而且對視力保護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
三、以愛育愛,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從學校健康體質檢查來看,學生的視力情況的確不容樂觀。整個學校在校長的帶領下,堅持“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導的“體育第一學科”,從各個方面為學生保護視力提供了的良好環境,每日充足的體育運動時間是健康的基礎保障,而每天兩次的眼保健操是養成護眼習慣的重要步驟,這些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最終實現家校合力,共同攜手預防近視、保護學生的視力健康。
即使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全體教師也沒有忘記保護孩子們的視力健康,每日合理安排視頻課的學習時長,不斷提醒孩子們及時休息,勞逸結合,盡量以音頻等多種形式交流學習,減少電子屏幕對眼睛的傷害。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良好的視力對于少年兒童來講至關重要,是保證其進行正常書寫、閱讀等活動的前提。基于以上預防計劃和改進措施,不僅讓人感受到學校對學生視力方方面面的關注,還可以從學生和家長層面看到教師對于護眼理念、學生的習慣養成等方面愛的智慧與愛的行為。每一名教師責任重大,秉承學校“以愛育愛”的理念,要從每天的教學活動做起,多種形式互動參與,關注學生的書寫姿勢;加強眼保健操的監督和評比管理;多角度、多形式地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培養他們自我保護的責任感,讓他們學會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如何愛護眼睛,保護視力,預防眼病和近視,為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視力健康基礎。改善學生視力,是全體教師和家長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應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用大愛之心共育學生美好未來。讓我們共同攜手,給孩子的眼睛最細心的關愛!
(101399? 北京市順義區南彩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