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雨雪
積極心理學重視研究人性中的積極心理,以人的積極力量、積極品質和積極行為為研究對象,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兒童為主體,科學運用積極心理學,通過語言、眼神或行為等方式對兒童予以鼓勵與支持,能夠構建良好的師幼關系,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我通過對積極心理學背景下的賞識教育的分析與研究,闡述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有代表性的個案,探討基于積極心理學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力求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有所啟發與改善。
好的教育,“大其愿,堅其志,虛其心,柔其氣”。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積極心理學理念、賞識教育逐漸受到當今心理學界及教育學界的關注與重視,并且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突破和進展。積極心理學重視研究人性中的積極心理,以人的積極力量、積極品質和積極行為為研究對象,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兒童為主體,科學運用積極心理學,通過語言、眼神或行為等方式對兒童予以鼓勵與支持,能夠構建良好的師幼關系,創設出一片溫暖和諧的教學活動“芳草地”,最終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故我針對積極心理學下的賞識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現狀及問題,在實際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相應解決策略,增進幼兒的積極情緒體驗,力求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有所啟發與改善。
一、積極心理學下的賞識教育及其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概述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是近年來心理學研究領域興起的心理學新流派。它是由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Seligman首先提出的心理學理念,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得到了眾多支持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專家與學者的深入剖析與研究。這一理念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主觀體驗、積極品質和積極行為,同時“揚棄”了傳統心理學中的消極心理思想與行為:在拋棄、批判積極心理學中的消極思維、動作的基礎上,“取長補短”,發揚了傳統心理學派的部分適宜的研究策略與方法。這一理念已日趨成為當代心理學界的主要思想理念,引領人們通過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與品質努力豐富自我、完善自我,影響著心理學界、教育界甚至經濟政治界等等。積極心理學以探索讓個體、群體、社會實現向上向優發展的因素為目標,從而幫助人們獲得真正的健康、幸福,讓社會更加安定團結、和諧共生。
而教育界的周弘提出的賞識教育以我國應試教育的教育制度為背景,擯棄了應試教育中對學習積極性、創造性、自信心的抑制,倡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賞識性學習態度和行為,主張尊重信任孩子、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寬容孩子和賞識孩子,引導孩子有興趣地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可見,賞識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我們可以把賞識教育理解為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實踐的積極心理學理念,同時,積極心理學豐富的理論基礎能夠讓賞識教育變得更具理論性、全面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拓展賞識教育的運用途徑,對于教育者運用賞識教育促進師幼全面、和諧、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在此理論基礎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關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也有研究表明,6歲前是人的行為習慣、人格品質、態度、性格雛形等基本形成的時期,是人的認知發展最為迅速、最重要的時期,在人一生認識能力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的關鍵是發現和推動幼兒各方面良好發展,方法是關愛幼兒、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在啟蒙教育階段,我們希望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用在賞識教育中來改善幼兒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種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作為富有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十分有必要引入到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
二、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因此,為了有效地推進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正確客觀地認識幼兒,充分分析幼兒的個性差異,了解幼兒的身心需要。但是由于認識上的不足,當前,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下面我將以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個案及問題,提出如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科學實施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有效地推進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
(一)現狀及問題一:盲目表揚幼兒,不關注幼兒的個體特征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于幼兒說得好或者做得好的地方,只會籠統地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能干”等等,這些表揚的詞匯幾乎成了教師工作中的口頭禪。無論幼兒在哪方面做得正確,教師都不去努力了解幼兒何時需要表揚、何處值得表揚,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千篇一律地贊揚幼兒。這種錯誤的觀念阻礙了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促進作用,同時阻礙了幼兒的身心全面協調發展。籠統地表揚幼兒,只會讓幼兒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越來越承受不了挫折,這是十分有害的。
策略一:客觀評價幼兒,以積極的態度欣賞、接納幼兒
丘吉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怎樣地去贊美他。實事求是而不是夸張地贊美,真誠地而不是虛偽地贊美,會使對方的行為更增加一種規范。”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首先以積極的態度去欣賞﹑接納和喜愛幼兒,努力發現幼兒身上特有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幼兒表揚和鼓勵。幼兒從教師的態度中敏銳地感到教師對他的熱愛與信任,從而充滿自信。
(二)現狀及問題二:教師缺乏耐心,沒有正確的方法
嘉嘉是一個極為內向的孩子,自控能力也不是很好。嘉嘉不敢主動和老師溝通,也不會主動和老師親近,但是上課時間卻喜歡走神,有時還會偷偷和旁邊的幼兒說話,影響了其他幼兒的學習。該班教師嘗試單獨和孩子聊天,適時地鼓勵孩子積極主動聽講。孩子剛開始還會注意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鼓勵,但過了兩天,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教師也慢慢地放棄了對孩子的鼓勵教育。當然,還有部分孩子反應較慢、敏感,或者有脾氣不好、調皮搗蛋等傾向,教師不僅難以耐心給予賞識教育,而且沒有正確的應對方法。
策略二:傾聽和贊美,培養孩子的自賞能力
《3~6歲兒童發展與學習指南》指出:要引導幼兒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教師作為幼兒的教育者、引導者、支持者,應當以自身為標桿,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幼兒,認真傾聽幼兒,有針對性地贊美幼兒,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如:在午睡時間悄悄對孩子說:“你今天上午在某方面表現有進步了,老師希望你睡覺的時候也能安安靜靜,下午就能看一本你喜歡的故事書哦!”或者在倒水時間抱著孩子說一句孩子表現好的地方,并提出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基礎。除了教師的贊美,幼兒也應學會欣賞自己。接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才會努力完善自己。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幼兒欣賞、接納自己呢?首先,教師可利用晨間活動,請幼兒談談自己習得的本領,鼓勵幼兒大方展現給大家,并鼓勵觀眾不管幼兒表演得如何都應給他(她)一點掌聲;其次,當發現某位孩子在某方面表現特別有進步時,立即將這一發現說給大家聽,引導幼兒感受到被贊美的快樂;在“夸夸我的好朋友”這一活動中,可引導幼兒說說好朋友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和贊賞,培養幼兒關注他人優點的良好習慣等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幫助幼兒形成發現自己及欣賞自己的好行為、好品質,從而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形成。
(三)現狀及問題三:過度褒獎,無原則地贊揚、獎勵
例如:在幼兒園美工展示欄前,琪琪家長看到琪琪的美術作品,表揚琪琪說:“琪琪畫得真不錯,真像幾個小朋友。”琪琪卻很生氣地說:“你在騙我,明明我畫的是爸爸、媽媽和我,你怎么夸我畫小朋友畫得好?嗚嗚嗚……”面對孩子的哭泣,這位家長連忙仔細觀察孩子畫的內容的細節部分,頓時為自己夸錯了而感到羞愧。可見,過度地贊揚、夸獎,并不能幫助孩子得到該有的理解和信任;對孩子一味地無原則地夸獎,不僅不能得到應有的效果,甚至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策略三:恩威并施,注重賞識教育的意義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發現幼兒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要的不僅僅是褒獎,更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評價。幼兒心理學認為幼兒是小“大人”,指的是孩子有自我分辨的能力,因此在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中,我們既要充分發掘幼兒的優勢之處,也要實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之處,逐步培養幼兒分析是非、判斷正誤的能力。只是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要講究藝術,這樣,才能使幼兒既能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行為的缺點,更有利于良好行為習摜的培養。只有在恰當的時機找到孩子的優點,及時鼓勵表揚方能得到積極向上的效果,反之則失去了賞識的意義。但我們并不排斥批評,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歷來都是主張教育孩子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教育原則,永遠不會變。
(四)現狀及問題四:家長急于求成,不理解賞識教育
豪豪在提到爸爸的時候這樣說:“每次我爸爸說我的時候,都要說:‘你瞧人家仔仔多好,瞧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瞧人家仔仔多聰明,瞧你多笨!瞧人家仔仔多懂事,你多調皮……’我心里很不服氣,我老想,你要覺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給人家孩子當爸爸算了,干嗎給我當爸爸?!”
當孩子漸漸長大了,尤其是大班來臨,家長開始著急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其他孩子,比學了多少字、會算多少以內的算術,或者人家孩子有什么特長等等,一比較就會有差距,更可怕的是在比較的時候,家長總是看到別的孩子的長處、自己孩子的短處,于是比著比著,家長的心理就不平衡了。豪豪家長就是這樣將這腔比出來的怨氣發泄在了豪豪身上,不僅不能賞識孩子,反而總是貶低和責怪孩子。
策略四:家園一致實施積極心理學下的賞識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因此,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幼兒園教育教學與家庭教育的同步引導。對于積極心理學下的賞識教育,幼兒園與家長應當站在同一戰線,一致實施,方能做到實處。幼兒園可通過開展家長會、微信互動、設立家園專欄、引入專家進行相關講座、個別交流等方式,引導家長了解基于積極心理學下的賞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幫助家長正確客觀地認識幼兒,充分分析幼兒的個性差異,了解幼兒的身心需要,提升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水平。只有家園共同筑起賞識教育的橋梁,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才能一步步走向光明大道,讓我們共同托起幼小的臂膀讓他們獨立自主、更有自信。
結束語: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的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珍視每個孩子,不讓孩子輸給世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為幼兒創建一個適宜的環境,給予幼兒積極的情緒體驗;構建良好的師幼關系,培養幼兒積極人格;借助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發揮家長和社區的支持作用,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對積極心理學背景下的賞識教育的分析與研究,結合心理學、教育學相關理論,并通過觀察、詢問等方法,分析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有代表性的現狀和問題,實事求是地探討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賞識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及策略,希望能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有所啟發與改善。如果把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比作一片綠意蔥蘢的芳草地,那么幼兒就是一朵朵盛開的小花,衷心地希望孩子們能夠在這片凝聚愛意、放飛希望的芳草地上快樂成長!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