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芹 陳亦權(quán)
現(xiàn)在,很多同學(xué)都有弟弟妹妹,大的六七歲,小的三四歲(至少親人或鄰居朋友家會有這樣的孩子)。我們在平時的作文中也經(jīng)常會被老師要求在作文中描寫弟弟妹妹,但很多同學(xué)都不太能準確把握弟弟妹妹們的語言,比如寫成這樣:“哥哥,我們叫爸爸媽媽在周末的時候帶我們一起去兒童公園玩海盜船好不好?”比如:“姐姐,我把爸爸從北京帶回來的巧克力藏在我的玩具箱子里了,我們假裝已經(jīng)吃完了,再讓爸爸多買一些好不好……”
你發(fā)現(xiàn)沒有?這樣的對話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兒童說的話。那么怎么樣才能把對話寫得吻合兒童的特征呢?我們來看看沈從文的散文《臘八粥》里的一個經(jīng)典段落——
“媽,媽,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們只準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們倆光吃甜的也行……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吃準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嗎?“是啊!孥孥說得對?!薄耙蝗晃页匀氚?,你就吃兩碗半……媽,媽,要什么時候才……”“要到夜里!”“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
在這個經(jīng)典段落里,沈從文筆下的“八兒”,至少通過對話體現(xiàn)出了“小短句、小貪心、小精明、小賴皮”這樣四個特征,現(xiàn)在我們嘗試著來逐一分析:
一、小短句
在“八兒”的對話中,他的每一句話都不長,光是“媽,媽”這樣的分隔稱呼就有好幾處,最長的也才10個字。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準確地說,是兒童為什么喜歡說短句呢?
這是因為,處在三到七歲的弟弟妹妹們,還沒有熟練掌握太多詞匯,語言表達也沒有非常順暢,所以在說話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停頓,再加上兒童往往心急,心一急表達就容易混亂,句子也就不會特別長。所以,就拿上面的那句“哥哥,我們叫爸爸媽媽在周末的時候帶我們一起去兒童公園玩海盜船好不好”為例,這句話就可以考慮寫成這樣:“哥哥,我們……嗯……叫爸爸媽媽,在周末的時候……帶我們,一起去兒童公園……嗯,玩海盜船,好不好?”
這樣一來,一個盼著想去玩海盜船的兒童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二、小貪心
盡管“貪心”是一個貶義詞,但這并不防礙我們這樣去描寫“弟弟妹妹”。事實上,弟弟妹妹們總會想要霸占你的東西,只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你不會和弟弟妹妹們計較,反而還會覺得弟弟妹妹們很可愛,對不對?所以,我們在作文中是可以把弟弟妹妹們的“小貪心”給寫出來的。
我們來看看,沈從文在《臘八粥》中是怎么樣寫“八兒”的“小貪心”的呢?“媽,媽,等一下我要吃三碗……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吃準各吃一碗……”就通過這樣幾句簡單的對話,“八兒”的“貪心形象”就給凸顯出來了,但是作者并沒有在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對弟弟的厭煩,反而是透露出了對“八兒”的無限寵愛。
懂事的兒童當然有,但在更多幸福的家庭里,小孩子的貪心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孝順”“理解”等方面的認識,我們在寫作的時候盡管真實地寫出來就行了,不必有過多擔憂,這恰恰是富有童趣的童心童語。
三、小精明
弟弟妹妹們會有“小貪心”,但同時他們還有很多“小精明”,以便讓他們的“貪心”看起來似乎很合理。
我們來看看沈從文是怎么通過對話來描寫兒童的“小精明”的:“……我們只準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們倆光吃甜的也行……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
看到了沒有?“八兒”不僅貪心,而且他還理由十足:哥哥和爹都不喜歡吃甜的,所以他們吃一碗就行了,我們可以光吃甜,吃三碗也行,不,三碗也不行,媽媽可以只吃兩碗半,“八兒”就能吃三碗半了!
“貪心”貪得如此“合情合理”,真是“精明透頂”了,對嗎?不過,弟弟妹妹們的這種“小精明”,是我們做哥哥姐姐的一眼就能看穿的,而這種一眼就能看穿的“小精明”,恰恰是弟弟妹妹們最可愛的一面,也更能從側(cè)面體現(xiàn)出自己對弟弟妹妹的愛。
四、小賴皮
世界上,所有的兒童都有一個共同的法寶,那就是“耍賴”。對于“八兒”耍賴,沈從文是這樣寫的:
“八兒”問媽媽什么時候才好,媽媽告訴他“要到夜里”,“八兒”就擺出一副要哭的樣子:“那我餓了!”
“那我餓了”,這短短四個字,就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出了“八兒”耍賴的樣子的。兒童往往以自己的感受為主,得不到滿足就開始哭鬧耍賴。比如葉圣陶在《我的小弟弟》一文中就這樣寫道:“晚間天上布滿了云,他要招月亮出來;雨絲不住地掛下,他要叫雨快點回去!他不明白,這些事情實際上辦不到的,總以為媽媽、姐姐、哥哥不肯幫他的忙,結(jié)果便憤憤地哭了?!?/p>
這就是耍賴。弟弟妹妹們之所以耍賴,是因為對事物的不理解,總是以為是大人們或哥哥姐姐們不肯幫忙,正如“八兒”說的“那我餓了”,也是因為他不理解煮臘八粥的過程,總以為是媽媽不肯給他吃,所以才想要哭,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童心童言。
在日常作文中,很多同學(xué)都喜歡把弟弟妹妹寫得特別乖巧懂事,一個個都把弟弟妹妹寫得像是“孔融四歲會讓梨”那般。我不敢說世界上一定沒有像孔融那樣懂事的弟弟妹妹,但如果僅僅是為了寫作文而刻意把弟弟妹妹寫得那樣懂事,反而會讓作文失去生命力。只要懂得從“小短句、小貪心、小精明、小賴皮”這四個特征去下筆,其實我們要寫出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弟弟妹妹,并不是一件難事。
(256100 ?山東省沂源縣沂河源學(xué)校)F210F1DF-1D4C-45F3-ADFB-16066015AA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