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華
最近一段時間,教學的內容是圓柱的表面積。盡管課堂上為了幫助聽障學生理解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方法,課堂中我借助PPT使用大量的圖片來教學,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總是弄不懂:在什么情況下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就是計算它的側面積;什么情況下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計算一個圓的面積與它的側面積之和;什么情況下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又指的是計算圓柱上下兩個圓的面積與它的側面積之和。
我深深知道這些知識也許對于健全的孩子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對聽障孩子來說,由于他們的見識少,知識面窄,又加上聽力的損失而導致語言發展障礙,嚴重影響思維。因為沒見過生活中的圓柱體實物,所以就很難在頭腦中想象出圓柱體實物的樣子,理解起來當然是困難重重。思來想去,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途徑——讓學生近距離目睹那些生活中的圓柱體實物,看個究竟,效果可能比我在課堂上眉飛色舞講得口干舌燥要強得多。
既然那些龐然大物不能搬進教室,何不走出教室去學習呢?第二天一早,我先在學校的角角落落轉悠,進行“踩點”,然后回辦公室去整理,在第三天的時候,我們班把課堂設在了學校不同的地方:有時在餐廳觀察圓柱體紙巾盒,計算它的表面積;有時站在教學樓的落水管旁;有時又在操場的運動器械邊觀察圓柱體滾筒的涂油漆的面積,讓學生計算;還有時在澡堂的水桶前觀察并計算做一只水桶需要的鐵皮是多少平方分米……就這樣,我帶著孩子們一起穿梭在校園中,在看得見、摸得著,能實實在在感知的圓柱體物品前,學生們的思維活躍起來了,之前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恍然大悟了,計算不同圓柱體的表面積也隨之開了竅,一個個比在教室里冥思苦想顯得靈光多了。
其實,知識還是原來的知識,教師還是原來的教師,學生也還是原來的學生,改變的只是知識的呈現方式。這種借助聽障學生視覺優勢,直觀地呈現知識的方式更接近聽障學生的認知水平,更靠近聽障學生的思維起點,也更接學生地氣,所以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學生高興,高興的是自己學到了有用的數學;教師更高興,高興的是看到了學生的進步,找到了一個既簡單又能解決問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一次成功的嘗試使我深深明白,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必須有一顆謙虛的心隨時為自己尋找生活的活水,讓自己的課堂永遠處于開放、包容、創新的狀態,才能夠以自己的活水帶動聽障學生的眼睛、心靈以及耳朵,激活他們同樣鮮活的生命特質,完成快樂的課堂教學。
活水一:不斷認真研讀《課標》是理念源頭。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課標》是教學的依據,學習課標,領會課標精神才能做好教學工作。新修訂的《聾校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素材的選用應當充分考慮聾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經驗。這些素材應當在反映數學本質的前提下盡可能貼近聾生的現實,以利于聾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與方法的過程。”看來,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也非常重要。
根據聽障學生接收信息受限、知識面窄的特點,對他們的數學教學應極大限度地貼近學生現實生活,這樣聽障學生才能學懂數學。在日常教學中,養成經常研讀《課標》的習慣,常讀常新,認知最根本的教學精神,必將成為我們教學的理念源泉。
活水二:經常研究教學對象是靈感源泉。
作為教師,要眼里有生、心中更要有生,要有強烈的“對象”意識。教學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離開學生的“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一切發展”的思想。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開啟孩子內在的學習潛力,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聽障孩子的特點,乃至每一個孩子的特點一定要時時記在心上,要隨時抱有一份“我要把知識變得更親切、更有趣、更直觀”的教學理念,努力化抽象為具體,化冰冷為生動,一定會隨時激發出靈感,創造生動、高效的課堂。
活水三:反思意識是不竭的波瀾活水。
葉瀾說:“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也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名師,但是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作為教師,要有反思意識,要常常針對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做好自查,每天問問自己:“我今天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反思意識強烈的教師才會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也才會成長為業務過硬的教師。
把簡單的事情做扎實、做實在就是研究,而能夠保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到完美的最大動力就是不斷地反思。只有我們對于自己每一段時間的教學有靜下心來沉淀、整理和提升的心態,才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在反思中讓自己的教學上升一個品質的不竭活水才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
總之,教育是一門藝術,有的人教的得輕松,學生還喜歡,有的人教得累,還不受學生歡迎,這里面的差距值得我們細細思考。干任何事情,一定要方法得當,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作為教師,我想首先要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境時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其次教師要葆有生活熱情、教學熱情,保持教學的生動明亮。朱熹先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說生活是靈感的源頭活水,用心觀察才能發現源頭活水,汲取源頭活水,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721399 ?陜西省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BA32997D-38FB-4DAC-BB2E-58EF793C0E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