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程麗昀 朱雁
摘要: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是紅色革命圣地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元素,有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襯托,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紅色革命圣地的信念感,紅色革命歷史題材作品正是通過藝術化的形式向大眾展現著中華民族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本文將以河北省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為例,就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背后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河北省
引言
創作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作者多為一些年長的藝術家,他們的人生既經歷了革命動蕩,也享受到了繁華盛世,在他們這一代藝術家的內心當中,信念感、愛國情懷、理想與現實、時代精神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記。從他們所創作的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懷抱樸素的理想,拿起手中畫筆時,內心的那份激動與彭拜,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革命精神,也能夠感受到其背后諸多的情愫。
一、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精神與內容解讀
在我國近現代美術體系當中,關于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型,這與作品本身的內容以及其背后所關系的時代背景與精神內涵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性,這也是紅色革命的歷史主題,在中國繪畫史上彰顯的獨特地位。
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所描繪的內容多是革命先輩與人民群眾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以及新中國建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與英雄氣概,一些偏主題性的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在內容上面會更具針對性,會對一些偉大革命人物以及重大革命事件做出深入且具體的描述。從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當中,我們可以深入地認識和了解革命歷史時期的政治風貌與時代風云,這也奠定了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不同尋常的地位和價值。
一幅好的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就是一部歷史文獻。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不僅僅擁有著歷史文獻所記載的內容與思想,而且還能夠帶給人美好的視覺享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是了解民族精神狀態與解讀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雖然不如其他性質的美術作品那般擁有豐富的時間沉淀,但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在我國現代繪畫史中的地位卻不容忽視,其在我國現代繪畫史中的位置非常重要。以現在人們的審美眼光以及思維模式來看,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所承載的中國革命歷史是最耀眼的題材與表現內容。
二、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在現實中的創作瓶頸
不同時期的紅色革命史題材有不同的內容: 一是圍繞新無產階級反帝反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偉大革命事件創作的。其次,新中國的藝術創作是“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的結合”,依托革命歷史題材來藝術表現。
再次是改革開放后的時期,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強調的是“中國精神”和以“人民為中心”社會主義文藝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哪一時期的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創作都彰顯出那一時代背景與繪畫創作特征。
河北革命歷史題材繪畫研究類別也多是根據時間節點來進行界定的,就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在現實中的創作瓶頸而言,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善于創作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藝術家們都遵循著同一個創作思路,即從不同的方面去創作革命歷史題材繪畫。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與普通美術作品最大的不同,也是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對真實性的要求,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必須要展示真實的革命內容,這便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藝術家們的創作空間,長期以來諸多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都是如此,要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突破就顯得尤為困難。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多數藝術家也依然再采用原來的創作思路與創作守法,保險萬全為上。但是,這樣一來也會影響到觀眾的審美標準,太過手法相近的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幾乎已經完全填塞了觀眾們的視野和審美,隨著時間的推移,談到紅色革命的美術作品,或者當它看到有關紅色革命歷史主題的藝術作品時,觀眾對紅色革命歷史作品大腦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認知,浮現在腦海中的是對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再現和描述。這也是當前紅色革命題材在藝術創作上遇到的一種模式瓶頸。
三、關于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深入分析
紅色遺產見證了中國人民為救國而斗爭的偉大革命歷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政治遺產,具有獨特的教育內容,也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屬于“軟實力”,河北革命史題材藝術創作,首先研究對象主要是發生在河北地區重要革命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革命斗爭的艱辛歷程。
河北省革命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被應用在各大革命圣地及歷史博物館等歷史教育意義的場所,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推廣和思政進課堂的落實提供了直觀的教育素材。河北省紅色革命圣地遺址西柏坡、一二九師將軍嶺、易縣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處、樂亭縣李大釗紀念館、阜平縣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等等,都屬于河北省重要的紅色資源,而在這些紅色遺址和場館內,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初期,美術創作的理論方法和創作模式,主要以政府組織通過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合作,將創作題目委派給全國各地各個美術門類中較為知名的美術家。同時,全國各地的知名美術家、美術院校教師、美術機關工作人員、部隊美術工作者、留蘇歸國人員,也大大充實了創作力量,為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注入了新鮮血液。后來,新中國美術學院培養的新一代美術家也逐步成長起來,參與創作,成為很有生氣的后備力量。
河北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為表現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和偉業的美術創作,旨在以不同題材、形式和風格來反映共產黨百年輝煌與榮光,通過美術作品形式來記錄和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歷史使命,重溫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以下是就河北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中的代表作品進行簡要介紹:
其一,李明久國畫作品《瑞雪》是河北中國畫畫家首次在全國美展獲獎。表現手法用筆寓于“寫”的范疇,以密集甚至難以透風的掛有落雪的樹林,烘托了寒冷氣候的和政治的溫暖。可以說就中國山水畫波及毛澤東形象作品,《瑞雪》是繼石魯的《轉戰陜北》又一力作。
其二,白云鄉國畫作品:《銅墻鐵壁》、《高山仰止》、《歲月無聲》、《靜山如太古》、《故園熱土》等,充滿了陽剛正氣,氣勢滂沱,運用寫實的手法,將審美理想與大山精神融合,成為時代的主流畫風。
其三,王懷騏作品《紅旗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展現燕趙大地、太行兒女淳樸的平民形象,在河北美術界具有里程碑意義。
其四,陳承奇油畫作品:《征途》、《迎著曙光》、《迎著曙光》、《淵源》、《解放石家莊》、《勝利》、《屠殺》等。不論是歷史題材還是現實題材,力求從歷史的本質出發來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來展示兩種力量的沖突及其命運。
其五,王國斌油畫作品:《華北地道戰》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是繼老畫家羅工柳的經典作品《地道戰》之后又一幅從更大規模與更新更寬的視角表現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成功作品。
四、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未來應用方向
當前,相關部門正在全力組織開展對河北省內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統計工作,在統計過程中會重點關注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并將這一類型的美術作品單獨記錄造冊,在此過程中也會對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相關美術作品進行補充,而且每一個場館都要建立紅色革命題材的美術作品檔案,檔案內容在分析每一幅作品的專業技巧基礎之上還會幫助大眾去解讀一些視覺藝術語言、藝術欣賞方式等等,與此同時還會將每一幅美術作品創作者的創作經歷以及心得體會進行記錄和闡述,以供大眾更深入地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內容與情感。
在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未來發展與應用方面,其必須要攻克一個難關,那就是要將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精神內容真正呈現和傳遞出去。如果單純是以美術作品的形式來進行宣傳和傳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多是視覺觀看,并不能夠挖掘到美術作品背后的價值和意義,那么這樣的宣傳方式便達不到既定的宣傳目標。因此,未來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還是需要進一步拓展更多更具新穎性和實效性的傳播方式,思考哪些方式可以將美術作品中抽象的精神轉變成為具體的形式,讓廣大人民群眾可以直接接受到本質意義,關注到歷史問題,領悟到革命精神。
比如,未來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可以同步更新到相關網絡平臺當中去,通過網絡渠道來進行傳播,多樣化的網絡渠道與紅色文化教育關聯,借助網絡平臺提高紅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關注度,也可以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來制作一些與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相關聯的解說段視頻或者衍生網絡資源等等,對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做出更深層次的剖析,讓人民群眾可以接觸和了解到更多與之相關的內容,以此來拉近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讓其也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日常存在的元素,逐步提高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五、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的學術價值與時代意義分析
(一)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是歷史的見證與回顧
中國美術在歷經多年發展之后,其意識形態價值體系已經逐步構建起了一個完整的流程,無論是在體質、資源、理念還是在媒介、資源、受眾等諸多方面都呈現出歷史邏輯的復雜性。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的美術作品主要是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完美呈現革命階段出現的人物與發生的革命事件,這是對革命時期的有效見證與回顧,人們通過欣賞紅色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了解革命 ,了解過去,并以史為鑒。歷史雖然是過去時,但是它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本身便是一個具有流動性的過去史,當我們這一代人通過紅色革命歷史題材去重新審視歷史時,會發現其中會存在很多新的內容和問題,要想解決好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從美術專業角度去重新做出梳理和檢討。
(二)每一部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關于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其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獨特性存在于美術種類的物質材料當中,這也是最基礎和外化的特色。其二,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獨特性體現在作品形式的構成當中。其三,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中所包含的事件、人物、情節等等都在展現著它的獨特之處。其四,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都擁有著獨特的文化意義。
對于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而言,它們的獨特性決定了題材的歷史文化意義。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是對近百年我們中華民族抗爭與建設歷史的真實寫照,其所包含與擁有的文化意義是任何類型的美術作品都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真正特色所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河北省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河北省內很多城市和地區都是革命老區,有著紅色時代印記,以紅河革命歷史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不乏諸多聞名全國的畫作。但是從目前河北省在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領域所開展的工作情況來看,不難看出河北省對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關注力度與其他紅色革命文化內容相比要更低一些,這就使得很多優質的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內涵和價值被埋沒,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基于此,河北省相關責任主體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正視當前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時可以進一步加強對紅色革命歷史革命題材美術作品的關注力度,深入挖掘紅色革命歷史革命題材美術作品中所承載的紅色精神。此外,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主旨追求,是其最主要的美學特征和核心價值所在。此外,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旨趣追求,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領域主題創作一次成功的嘗試,它提供的經驗頗具價值,其深刻影響甚至延續至今。也是其最主要的美學特征和核心價值所在。
河北省也需要對此表示出高度重視,要對其創作經驗和影響進行深入探究,并以此為指導來針對性組織和開展河北省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的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趙輝. 從現實性到歷史性——莫樸的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考索[J]. 美術, 2021(6):54-60.
[2]陳明. 當代紅色美術創作的圖像敘事--以革命歷史題材繪畫為例[J]. 中國書畫, 2021(9):106-109.
[3]張向輝. 新中國70年軍事歷史題材油畫創作的圖像敘事與價值構建[J]. 美術, 2020(2):107-112.
[4]蔣俊棋, 武林. 紅色文化主題的文創周邊對青少年革命精神學習的影響[J]. 才智, 2020(7):174-174.
[5]卜紹基. 紅色的美術史印——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至改革開放前期有關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綜述[J]. 2020(21):63-64.
[6]沈榮峰. "與時代共舞 續紅色血脈" --談革命歷史題材的舞劇創作[J]. 河北畫報, 2021(22):131-133.
[7]冀麗娜. 民營美術機構收藏"紅色經典"革命題材繪畫作品的意義——以龍美術館收藏沈嘉蔚作品為例[J]. 文化月刊, 2020(2):72-73.
[8]趙湘學. 傳承與創新--1977至1978年中國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中的毛澤東形象[J]. 藝術評鑒, 2020(6):65-66.150.
課題來源:2121年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和旅游研究課題《河北紅色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研究》(課題批準號:HB21-ZD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