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李開紅 支美芳
撫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保健門診 江西省撫州市 344000
產后盆腔器官脫垂是婦產科臨床的常見疾病,主要因盆底支持結構薄弱而導致盆腔器官位置及功能異常所致,輕者一般無不適,重者患者可自覺有陰道塊狀物脫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墜感,站立過久或勞累后癥狀明顯,臥床休息后癥狀減輕,還可伴有排便、排尿困難,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1]。其中多次妊娠、分娩后盆底組織損傷是導致產后盆底器官脫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產婦盆底損傷僅依賴自身恢復是難以修復的,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組織發生退行性改變,導致盆底肌力更為減弱[2]。在產后一定時間內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可取得較好效果。劉開宏等[3]研究表明,在盆底肌康復訓練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能顯著改善產后盆底器官脫垂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和Kegel訓練對經產婦產后盆腔臟器脫垂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IRB-2018-289),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撫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經產婦產后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年齡21~38歲,基礎信息完整,參與整個研究過程,均為足月、單胎順產;均經過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度標準確診為盆腔器官脫垂[4];采用改良牛津評估量表[5]評估盆底肌肌力均≤Ⅳ級;所有患者均存在尿失禁。排除標準:存在出血性疾病、神經疾病、精神障礙及其他嚴重性疾病患者;認知功能存在異常者;合并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感染者;既往存在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者;既往有盆腔手術史者;中途因各種原因退出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盆底肌肉康復訓練(即Kegel訓練),觀察組在Kegel訓練的基礎上輔以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Kegel盆底肌功能訓練:取半仰臥位,吸氣時收縮肛門,再收縮陰道,持續收縮約5~8 s,呼氣時放松10 s后再收縮,反復多次,每次15 min,每天3次,1個月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生物反饋電刺激操作方案如下:首先,產婦在治療前應處于大小便排空狀態,采取半仰臥位,選擇麥瑞德MLD B4plus型生物反饋盆底康復治療儀實施治療,在陰道內放置探頭,根據患者生物反饋的信號及時調整收縮和刺激位置,控制0~60 Hz的刺激強度,在產婦耐受范圍內,將低頻神經刺激設備的頻率調至到無疼痛的狀態。為更好地促進產婦配合盆底肌訓練,將肌電圖所顯示的反饋傳導回產婦,幫助患者逐漸學會根據肌電反饋信號主動控制盆底肌收縮、舒張部位及強度。訓練時間為每周2~3次(每次至少間隔1天,避開月經期),一次30 min,共治療2個月。
1.尿失禁分級評價標準[6]:Ⅰ級為在大笑、咳嗽或打噴嚏時見尿液溢出,Ⅱ級為在日常生活(如性生活、走路或爬樓梯)時有尿液溢出,Ⅲ級為在站立等輕微腹壓增加時有尿液溢出。
2.盆腔器官脫垂評價[4]:采用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法(POP-Q),利用陰道前壁、陰道頂端、陰道后壁上的兩個解剖指示點與處女膜的關系來界定盆腔器官脫垂程度。
3.療效判斷標準[3]:患者陰道壓力恢復正常,癥狀均消失,肌力恢復至V級為治愈;臨床癥狀較前明顯緩解,脫垂程度減低,肌力提升2級以上為有效;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肌力提升不超過1級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4.采取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性功能問卷(PISQ-12)[7]和盆底功能影響問卷簡表(PFIQ-7)[8],評估性生活質量及生命質量,PISQ-12共12道題,每題0~4分,性功能質量與評分呈正比。PFIQ-7共有21個條目,總分為300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生命質量越好。

兩組患者年齡、孕周、新生兒出生體重、產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產次(次)對照組 50 27.6±2.6 39.6±0.6 3.1±0.3 1.59±0.13觀察組 50 27.5±2.7 39.5±0.6 3.3±0.3 1.62±0.11組別 例數 年齡(歲)孕周(周)新生兒出生體重(kg)
治療前兩組患者盆底肌肌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盆底肌肌力較組內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5);治療后盆底肌力比較,觀察組達到Ⅴ級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級盆底肌肌力情況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患者尿失禁及盆腔臟器脫垂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尿失禁及盆腔臟器脫垂分級較組內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5);治療后觀察組尿失禁及盆腔臟器脫垂分級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尿失禁及盆底臟器脫垂改善情況比較(例)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患者PISQ-12、PFIQ-7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ISQ-12評分升高,PFIQ-7評分降低(P<0.05),觀察組的PISQ-12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PFIQ-7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PⅠSQ-12、PFⅠQ-7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患者PⅠSQ-12、PFⅠQ-7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abP<0.05
PISQ-12 PFIQ-7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23.4±2.2 31.6±3.1a 212.9±8.2 122.9±12.9a觀察組 50 23.0±2.8 35.8±3.2ab213.5±8.3 73.4±7.0ab組別 例數
女性分娩過程極易造成盆底肌肉損傷,Kegel訓練是盆底康復訓練的最基礎內容,具有簡單、方便、無經濟成本等優點,對尿失禁、子宮輕度脫垂有一定的療效。但由于訓練受患者的主動性、依從性等因素影響,常導致患者盆腔臟器脫垂改善效果無法達到臨床預期水平[9]。生物反饋治療是將微弱的盆底肌肉收縮產生的肌電變化,轉變為視覺及聽覺信號,從而使產婦感受肌肉運動,在治療過程中,將主動訓練及被動訓練聯合起來,自主控制盆底肌肉組織收縮。電刺激是用電流刺激盆底肌肉,促進神經細胞及盆底肌肉組織功能恢復,提高其興奮性,改善盆底組織血液循環,增強陰道及盆底肌肉組織彈性。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主要利用生物反饋刺激設備對陰道神經和肌肉的刺激性,通過陰道表面肌電圖和陰道尿道收縮壓的測定,反饋顯示為肌電圖或壓力曲線,更加清楚、直觀地了解盆底肌功能狀態,促進產婦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10]。讓盆底肌肉達到一定的收縮效果,并通過階段性治療恢復盆底肌肉的韌性與彈性。加上長期Kegel訓練使患者建立起收縮自身盆底肌肉的條件反射,從而改善產后臟器脫垂、尿失禁、陰道松弛等癥狀。張惠文等[11]研究盆腔臟器脫垂患者在使用Kegel訓練的基礎上實施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有助于患者產后盆底肌力增強、壓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臟器脫垂癥狀改善。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盆底肌力,觀察組達到Ⅴ級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尿失禁及盆底臟器脫垂分級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觀察組的PISQ-12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PFIQ-7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使用Kegel訓練的基礎上實施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后可顯著改善患者性生活質量及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