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冬梅
中鐵五局六公司(以下簡稱:六公司)緊扣企業發展和職工成才兩條主線,立足節支降耗、提高安全生產效率,以項目為依托,以班組為陣地,廣泛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五小”創新創效活動,有效激發了廣大職工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促進了企業安全生產、技術進步、效益提升和職工成才,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公司按照“頂層設計、統一領導、整合平臺、一體化運作”總思路,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以“三個保障”扎實推進創新工作規范運行。
組織機構保障。六公司形成了“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牽頭、部門配合、職工參與”的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五小”創新組織體系,并全力在項目選擇、資金、人才、激勵上給予充分支持。公司黨委對職工“五小”創新創效活動在政治和思想上給予關心和指導;公司行政在政策、經費和硬件設施上予以大力支持;公司工會著力做好政策制定、過程管控和服務保障;專業部門承擔技術培訓和人才培養工作。
制度規范保障。為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效能和成果品質,六公司堅持做到“三定”:一是定課題。公司根據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問題和技術研發中的熱點問題,制定創新工作長期和短期攻關課題,明確月度、季度和年度工作目標。二是定計劃。公司將創新任務逐月分解,按步驟有條不紊地組織實施。三是定制度。公司制定出詳細的管理考核制度,如:每月開展活動幾次,攻關中遇到問題誰出面協調等,形成按制度管人、依規章考核的良好局面。
上下聯動保障。公司圍繞日常工作中的小問題、小改造、小革新,通過公司業務部門與項目上下聯動、技術交流、技術幫扶等,廣辟攻關途徑,實施聯合攻關,取得良好效果。
六公司把創新活動的群眾性、全員性放在突出位置,將企業發展與職工創新深度融合,以“三個結合”推動創新走深走實。
將創新活動與施工生產緊密結合。公司引導和鼓勵廣大職工圍繞生產、設備、工藝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課題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小改小革、修舊利廢活動。公司“五小”創新實施項目化運作,選題從各單位施工生產實際出發,抓準選題,搞好立項;所列課題經相關組織認定后,立馬組織人員研制攻關;適時組織職工力所能及地承擔公司生產和技術部門列出的小改小革課題,讓創新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創新的形式更具可操作性。比如:公司牡佳項目部針對有砟鐵路施工中電容電氣枕鋪設功效差、成本高等問題組織技術創新,優化工藝流程,編制電容電氣枕裝車及鋪設順序表,將裝枕平板支架統一編號,利用普通枕調整電容電氣枕鋪設里程,確保鋪設位置準確。此項工藝改革,節約成本231.2萬元,受到建設單位廣泛好評,并對其給予大力推廣。
將創新活動與勞動競賽緊密結合。為推動創新工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公司把職工“五小”創新列入勞動競賽范圍,把攻破關鍵技術、解決生產難題等關鍵問題作為競賽內容,激發創新工作生機和活力,通過競賽帶動技術攻關、促進技術突破。公司南京地鐵2號線項目部,創新實施《深基坑降水信息化及自動化運行控制工法》,被中國中鐵評為“公司級工法”;《長江漫灘地區超深地連墻快速清孔工法》《淤泥及粉細砂層地質超深地下連續墻槽孔快速清渣施工工法》,被中鐵五局評為“三級工法”。該項目部因為創新成效顯著多次榮獲南京市勞動競賽優勝獎。公司上海地鐵14號線項目部實施的《提高地鐵預制軌道板道板道床施工一次安裝工藝》,榮獲2020年上海市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一類成果”獎。
將創新活動與職工成長成才緊密結合。每當工程項目組建后,根據施工進度,公司工會與業務部門共同配合指導項目部制定創新創效實施方案,促進項目部有序快速運轉。創新課題確定后,項目部可視其情況由項目中一人或幾個人承擔;對難度較大的課題,項目部成立聯合攻關小組,公司業務部門從技術上給予支持和幫助,共同攻克技術難關。公司職工陳宗良由于攻堅克難成效明顯,2020年被評為中國中鐵“崗位技術能手”,光榮地走上了項目部制梁場副場長崗位。
六公司堅持把帶隊伍、樹新風作為職工技術創新的出發點,以“三個引領”發揮勞模專家示范作用、班組長帶頭作用和勞模工作室平臺支撐作用。
發揮班組長骨干作用。公司大力加強班組長隊伍建設,以“會管會講、知識拓展”為目標,舉辦多種技術技能專家講座,組織班組長分享經驗,全面提升班組長管理能力、激發創新熱情,切實發揮班組長骨干引領作用。
發揮勞模示范作用。公司明確“勞模精神重在普遍激勵,工匠精神重在專業堅守,先進精神重在彰顯奉獻”的價值導向,倡導勞模在完成專業技術工作同時做好“傳幫帶”,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公司“尹樓剛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建立為帶動,勞模示范引領逐步推開,蔚然成風。公司在南京地鐵2號線項目部成立了“劉小林王牌工匠創新工作室”,經過2年的創新實踐,目前已有1項創新成果榮獲“中國中鐵工法”、2項獲中鐵五局“三級工法”、3項獲局“實用新型專利成果”。
發揮平臺支撐作用。公司以創新工作室為載體,將創新成果獲獎與培訓、晉職晉級、技能專家評選掛鉤,不斷激發職工參與創新的成就感和榮譽感,逐步將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公司培養高水平技術創新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前沿陣地,真正發揮好創新平臺的支撐作用。
六公司開展“五小”技術攻關,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增產增效上起到了更直接、更有效的推動作用,為促進公司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作出了突出貢獻。
經濟效益顯著。“五小”創新成果有效解決了公司安全生產經營中諸多難題,對實現公司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發揮了顯著作用。同時,“五小”創新活動也為廣大職工施展聰明才智提供了廣闊舞臺,其中,公司實施的《高速鐵路有砟軌道CCPG-500鋪軌機長大坡度鋪軌機車配合走行操作工法應用創新》工藝,在安六項目部和牡佳項目部長大坡道有砟軌道鋪軌中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保證了長大坡道鋪軌施工走行作業安全,此工藝為公司節約成本160余萬元。公司實施的《箱梁端部自動噴淋保濕裝置》,相比傳統裝置不但減少了組裝時的人工,而且該裝置還可以循環使用。南京地鐵2號線推行的《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工藝》,改變了傳統的靠人工每口井單獨測量水位數據和抽水方法,能準確了解坑內水位和基坑滲漏情況,并對水位異常實現自動預警,這項措施節約成本 91.5萬元。歷時近4年在濟青、安六、牡佳等項目開展的“鐵路有砟軌道機械化鋪砟整道工藝深化研究”課題,順利通過集團公司和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科技成果驗收,破解了困擾公司多年的有碴整道大額虧損痛點,為公司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明顯。“五小”創新活動推動了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成果轉化,形成了節約資源、減少消耗、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經濟效益的良性互動格局;有利于增強職工主人翁意識,有利于培養職工職業素養,有利于建立企業與職工和諧勞動關系。
兩年來,六公司共完成各類創新課題32項,節約施工費用1 000余萬元,其中,《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工法》等12項成果獲省部級工法,《高速鐵路長大橋梁有砟軌道聚胺酯固化道床施工工法》等20項成果獲國家鐵路局工法,《一種用于高速鐵路預制箱梁的封端模組裝置》等12項成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公司承建的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承建的滬昆鐵路客運專線(云南段)腰站特大橋獲“國家優質獎”,承建的南寧地鐵寧和城際軌道交通一期工程獲“全國用戶滿意工程”殊榮。AF3EE8F8-F80F-4F96-96F9-5D1A5BCF5F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