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然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基本理論、基本范疇,是其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論表達。學習并學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是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必修課。黨員干部要加強學習,深化認識,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一是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讓我學有所依。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科學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讓我們在艱難晦澀的學習中去努力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立場是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正基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才會對人民作出毫無保留的堅守,體現到現在就是政治立場,解決了“我們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觀點是真理所在,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分析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的基本遵循和標尺。方法是改造世界的工作方法,要以實事求是的觀點去認識事物本來的樣子,把客觀、發展、全面、系統、普遍聯系當作根本方法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三大法寶是緊密聯系、無法割裂的。立場決定觀點,觀點決定方法。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學有所依,才能在實踐中找到讓人信服的證據。我們應該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堅持科學發展的觀點,運用實踐與理論統一的方法,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二是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使我心中有信。《共產黨宣言》為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是推動共產黨人前進、促進共產黨人變強的強大精神力量和滋潤養分。習近平總書記將“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理想是高于現實的,但同時也離不開現實。《共產黨宣言》在論證“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一重要結論時,是站在現實的基礎上,運用唯物史觀解釋矛盾運動發展的過程。《共產黨宣言》是充滿熱血和激情的,它與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密不可分的。《共產黨宣言》講的其實就是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支撐和依據,當中飽含的“宣言精神”,是一種啟迪,是一種鼓勵,也呈現出一種敢為人先的勇氣,是對共產黨人始終追求堅定理想信念的具體要求。
三是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我尊重歷史。通過系統學習了解社會主義發展脈絡,從空想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趨勢的必然性、過程的長期性和道路的多樣性。從每一段歷史中找出前因后果,在漸進的歷史進程中,運用歷史帶給我們的規律,去指導當下甚至未來的社會生活,說不上我們當下和未來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但至少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我們要學會汲取歷史的養分,參考借鑒歷史中取得的經驗成就、反思改進犯過的錯誤和失誤。正因為一段一段的歷史之間,必然有交會重合的特質和特點,所以只有掌握歷史才能尊重歷史,才能在歷史的指引下正確走好未來的路。
四是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助我著眼現實。意識形態也是一種哲學,是思想和觀念的集合體,同時是伴隨社會的存在而存在的意識方面的產物,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的。意識形態工作是無聲的、流動的,它解決的主要是針對“看什么、聽什么、想什么、信什么、說什么”的問題。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不僅認識到了物質層面決定精神層面,意識形態是社會存在的產物,社會存在決定了將產生什么樣的意識,是從具體的社會實踐中自然生長出來的;同時也認識到,精神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這其實已經充分說明了意識形態和社會物質這對矛盾是可以相互轉化、相互作用的。在現實中,意識形態領域向來都不平靜,各種政權和政治斗爭都必然將意識形態當作“斗獸場”,經濟、社會、政治、生活、民族等方面存在的矛盾,也必將隨著生活條件、社會關系、國際形勢的微妙變化,隨時隨地可能轉化為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矛盾。正因為意識形態是無聲的、流動的,當物質矛盾得以解決和消滅時,精神層面的矛盾可能依然在我們一時還不能發現的層面中長期存在。因此,我們要運用好《實踐論》《矛盾論》開展意識形態工作,抓好調查研究、正確認識風險、化解矛盾,著力將人們對于事物的感性認識正確地引導轉化為對事物的理性認識。
五是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促我行穩致遠。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我們更好地開展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來說,是在打根基、做準備,激發了我們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將在實踐過程中反思學到的方法,守正創新地運用平和樸實的話語體系,用群眾身邊事答疑解惑,努力把晦澀難懂的政治性、理論性、學術性很強的話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話語,不斷將馬克思主義“生活化”,用文藝作品、用講故事的方式,在春風化雨中持續有效地學習好、宣傳好、闡釋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高度認同、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

瞻仰中共云南一大會址——蒙自市芷村鎮查尼皮村劉建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