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歡,王宜衡,劉 宇,胡嘯玲,李 超
(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湖南 衡陽 421001)
臨床麻醉學是一門實踐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學科,是麻醉學 專業的核心課程,醫學類課程知識量大、涉及的基礎課程廣泛、理論內容晦澀難懂,以培養學生的麻醉學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能力為目標。目前大多高校理論教學仍以課堂PPT教學、單純的二維視覺觀感及填鴨式教學模式為主,無法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學習體驗,導致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不能學以致用;加之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化需求,限制了學生探究和創新能力發展。而實踐教學則存在體系不規范的問題,不同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習慣進行帶教,操作方法多樣,臨床見習流于表面,學生只看不動手,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導致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對基礎知識一知半解,操作技能明顯不足。面對“醫教協同”與“雙一流高校建設”的要求[1],醫學院校及醫院培訓等教育教學面臨著深層次、系統性變革,培養高層次、高質量的人才是保障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持續發展和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迫切需求與必然趨勢。
“三室一體”教學模式是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理論教學、手術室觀摩及實驗室的模型操作相互穿插進行,即教室、實驗室、手術室為一體,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學習及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通過“三室一體”教學模式達到鞏固和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的目的。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作為一種全新的在線教學模式快速發展,使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源[2-3],解決了無法隨時與教師聯系或重溫課堂內容的問題。考慮到麻醉學專業以往的教學存在“課堂滿堂灌”“見習流于形式”等問題,科室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借助智慧樹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慕課的錄制,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4],使學生線上學習總論、線下學習分論,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同時,考慮到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存在不能學以致用、動手能力不強、缺乏臨床思維等問題[5],我們開設了實驗室操作課程及手術室觀摩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臨床問題能力。目前麻醉學專業學生已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為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及教學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三室一體”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等。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2017級麻醉學專業本科實習生為調查對象,于2020年10月起開始實施“三室一體”教學模式。調查對象共69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3人,平均年齡24歲。所有信息收集調查對象均知情同意。
將臨床麻醉學課程進行拆分,理論課分為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課程以智慧樹網絡平臺為依托,以教材為參考,同時借鑒最新文獻指南在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及臨床實踐經驗,以全新的方式結合趣味標題展現課程內容,拆分重組傳統課程,完成從傳統專業課向趣味專業課的轉變,線下課程教學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完成,同時進行實驗室實踐教學及手術室觀摩教學,使學生全面了解臨床麻醉課程,鍛煉學生臨床思維,同時增強其動手能力,通過教室、實驗室、手術室交互進行教學,達到理論聯系實踐的目的,使學生真正了解什么是麻醉、如何做麻醉等,最終實現教學三大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通過文獻閱讀、專家咨詢等確定問卷內容,對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采取匿名、自愿的原則。問卷涉及“三室一體”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總體滿意度、學習時間的靈活性、課程可重復學習、知識點的劃分、討論區的設置、考核機制),對臨床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及實習的影響(選項為有幫助、一般、無幫助),影響教學改革效果的主要原因(內容為線上線下理論教學、手術室觀摩教學及實驗室實踐教學)。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計算每個調查指標的例數與百分比,結果采用[n(%)]表示。
共69名麻醉學專業本科實習生參加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69份。
大部分學生對“三室一體”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較高,對學習時間的靈活性、課程可重復學習、知識點的劃分、討論區的設置、考核機制項目較滿意(見表1)。

表1 “三室一體”教學模式的滿意度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三室一體”教學模式能提高其臨床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能使其快速進入實習狀態(見表2)。

表2 對臨床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及實習的影響
大多數學生認為影響教學改革效果的主要原因為自制力太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等(見表3)。

表3 影響教學改革效果的主要原因(多選)
臨床麻醉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具有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一直都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此次調查表明“三室一體”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三室一體”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填鴨式教學模式,形成了線上線下理論教學[6]、手術室觀摩教學及實驗室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其優勢在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隨時學習相關知識,線下課堂可以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手術室觀摩教學及實驗室實踐教學使學生能直觀地了解麻醉的整個過程,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成績,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學習及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見圖1)。

圖1 “三室一體”教學模式教學體系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三室一體”教學模式總體滿意度較高,絕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時間的靈活性、課程可重復學習、討論區的設置項目滿意度較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手術室觀摩教學及實驗室實踐教學的優勢,對該教學模式給予了較高認可,認為該教學模式能讓其達到早接觸臨床的目的[7],對其進入臨床實習具有重要意義,認為能夠使其更快地進入實習狀態,提高自身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通過調查發現,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學生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學模式,認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理論聯系實踐等方式的結合對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具有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調查發現,影響教學改革效果的主要原因為學生自制力太差。首先,部分學生對線上課程存在機械刷課的情況,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其次,手術室觀摩教學階段,部分學生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教師帶教不嚴謹,未形成同質性的教學體系等[8];最后,實驗室實踐教學階段學生對其沒有興趣,認為學習時間不夠等。因此,為保證教學效果,需要構建監督、管理和反饋機制,全程監督學生學習。
目前,“三室一體”教學模式處于起步階段,仍需要一系列的措施進行優化,目前采用了雙導師制、翻轉課堂、見面課等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還提供了各種學習資料和工具,如最新的教材、書籍、模型[9]等,以此豐富課程資源和規范課程內容,進一步完善教學改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