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李建平 張元麗 (三亞市中醫院腎病內分泌科,海南 三亞 572000)
糖尿病腎病(DN)是由于糖尿病引發的微血管病變,從而導致腎小球硬化的一種腎臟疾病〔1〕。DN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一種微血管并發癥,同時也是引起患者糖尿病死亡及終末期腎病發生的重要原因〔2〕。對于早期DN患者,由于疾病發生較為隱匿,患者無典型的臨床癥狀,因此容易被忽視,若疾病進一步發展進入晚期階段,則不可逆〔3,4〕。因此,對于早中期DN患者而言,有效控制疾病進展是目前治療的關鍵。為了進一步提高早中期DN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擬分析真武湯加減聯合氯沙坦鉀片治療老年早中期DN的臨床療效及對Toll樣受體(TLR)4/MyD88通路的影響。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三亞市中醫院收治的早中期DN且中醫辨證為陽氣虛血瘀證患者12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65例、對照組61例。納入標準:①參照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微血管并發癥學組工作建議(2013年版)DN相關診斷標準,并參照Mogensen分期標準,屬于早期(Mogensen Ⅲ期)及中期(Mogensen Ⅳ期);②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DN相關診斷標準,且屬于中醫“陽氣虛血瘀”型;③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腦及血液系統疾病者;②治療前3 w內適應糖皮質激素、營養神經藥物等患者;③治療依從性差、耐受性差及合并藥物使用禁忌證者。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DN常規治療措施,給予患者飲食控制,服用降血糖藥物,對于合并高血壓患者給予降血壓藥物,給予控制感染、利尿消腫等對癥治療。此外給予患者氯沙坦鉀片(揚子江藥業集團四川海蓉藥業有限公司,H20133120,規格:100 mg),1片/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給予真武湯加減治療,組方:西洋參30 g、山藥20 g、炒白術20 g、茯苓15 g、芍藥15 g、炙附子12 g、澤瀉10 g、紅花10 g、桃仁10 g。此外,血瘀嚴重患者加用丹皮、赤芍;乏力明顯患者加用黨參;畏寒嚴重患者加用干姜。每天1劑,水煎服,分早晚服用。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檢測 治療前后留取患者尿液標本,囑咐患者將早晨6時清晨第1次排尿棄去,然后留取24 h全部尿液,混勻后測量并記錄總尿量,再取10 ml尿液送檢。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UAER,采用散射免疫比濁法檢測24 h-UTP。
1.4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檢測 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清晨空腹靜脈血,常規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BUN及Scr水平。
1.5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分離及TLR4、MyD88及NF-κB mRNA表達檢測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外周血10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使用Ficol液常規分離患者PBMC。使用Trizol試劑,充分混勻后置于-80℃備用提取RNA,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RNA的完整度與純度。取總RNA 20~50 μg,去除RNA基因組后按照步驟合成cDNA。采用qPCR法檢測TLR4、MyD88及NF-κB mRNA表達水平,使用18S rRNA作為內參基因。PC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見表2。PCR程序參照說明書進行設定,95℃ 10 min,95℃ 15 s、60℃ 30 s,共完成40個循環。以18 S rRNA作為內參,采用2-△△Ct法計算目的基因相對表達量。
1.6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24 h-UTP較治療前下降≥5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減輕,24 h-UTP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但是不足5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或惡化,24 h-UTP無變化甚至升高。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表2 引物序列
1.7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行t、χ2檢驗。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顯效37例(56.92%)、有效26例(40.00%)、無效2例(3.08%),對照組顯效24例(29.34%)、有效28例(45.90%)、無效9例(14.7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92%)高于對照組(85.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85,P=0.020)。
2.2兩組治療前后UAER、24 h-UTP比較 治療前兩組UAER、24 h-UT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兩組治療前后BUN、Scr比較 治療前兩組BUN、Scr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兩組治療前后TLR4、MyD88及NF-κB mRNA比較 治療前兩組TLR4、MyD88及NF-κB mRNA相對表達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LR4 mRNA顯著降低,MyD88 mRNA、NF-κB mRNA顯著升高(P<0.05);且觀察組TLR4 mRNA顯著低于對照組,MyD88 mRNA、NF-κB mRNA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UAER、24 h-UTP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BUN、Scr比較

表5 兩組治療前后TLR4、MyD88及NF-κB mRNA比較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結構的不斷加劇,我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DN是糖尿病患者最為主要的并發癥之一,同時DN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6〕。DN屬于我國傳統中醫學“水腫”“消渴”“虛勞”等范疇,隨著患者病情的遷延發展,不僅耗損人體之精氣,同時傷及患者臟腑,從而導致機體臟腑功能的不足,引發臟器功能失調,則痰瘀濕邪內停,氣血陰陽紊亂〔7,8〕。對于DN而言,由于臟腑功能失調則導致津液運化失常,病理產物瘀血、濕濁、痰飲相互滋生同時又互相影響,造成疾病進展〔9〕。同時加之糖尿病患者自身機體虛弱、飲食不節,導致脾失健運而氣血不足,虛熱內盛,最終導致津液受損而引發消渴癥〔10〕。現代藥理研究顯示〔11,12〕,DN的發病機制與氧化應激、遺傳易感因素、多種細胞因子表達過多、腎小球外細胞基質堆積、凝血機制異常及糖基化末端產物產生過多等多種因素有關。上述多種原因導致機體腎內微循環障礙,從而導致腎小管濾過膜通透性增加,最終引發DN〔13,14〕。真武湯是治療水濕泛濫、脾腎陽虛的重要方劑之一〔15〕。方中附子溫壯腎陽、回陽救逆;白術健脾燥濕、和中益氣;芍藥平肝養血、斂陰和陽;茯苓利水滲濕;西洋參益氣養陰;桃源、紅花活血化瘀;澤瀉通利小便。以上諸藥合用,溫脾腎、利水濕、益中氣、去瘀血,更湊溫陽益氣、活血化瘀之功效。本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報道結果相似〔16〕,提示真武湯甲減聯合氯沙坦鉀片治療,可有效提高老年早中期DN的臨床療效,同時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腎小球濾過率,改善機體腎功能。腎為先天之本,正氣之根,腎氣決定了先天稟賦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正氣的盛衰,對調整及維持機體免疫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17〕。腎陽和腎陰二者協調平衡,處于一種“陰平陽秘”的狀態,從而表現為機體的康復自愈能力、自我調節能力、抗病防病能力及適應環境的能力等,這與現代醫學免疫理論相一致〔18,19〕。免疫穩態的維持需要一系列免疫分子之間信息的相互傳遞和整合,而信號通路是實現免疫穩態維持這一重要生物學過程的途徑〔20〕。TLR/MyD88信號通路是介導天然免疫反應的一種重要信號轉導通路。TLRs激活后可通過依賴和非依賴MyD88信號轉導途徑,最終導致核因子(NF)-κB活化及炎性反應的增加〔21,22〕。本研究結果提示真武湯加減治療可調控DN患者TLR4/MyD88通路基因表達,從而糾正患者免疫紊亂狀態,這可能是DN治療的分子機制之一。
綜上,真武湯加減聯合氯沙坦鉀片治療老年早中期DN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而改善機體腎功能,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控TLR4/MyD88通路基因表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