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陳芳 胡韜韜 (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腎病科,湖北 武漢 430030)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長期腎功能不全及結構異常,引起CKD的疾病包括各種腎小球腎炎、腎臟血管病變等。CKD最常見的是胃腸道癥狀,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口腔異味等臨床癥狀;由于老年CKD患者血管基礎較差,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較為常見,同時,心血管病變也是較易發生的并發癥之一;患者還易出現失眠、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等;老年CKD患者機體免疫力較青年人較差,在患病后,長期的低蛋白血癥及高脂血癥將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方式、心理狀態等,干擾患者正常生活,給家庭及社會帶來負擔〔1〕。以上因素均會導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從而影響生存質量。生存質量評分是一項與健康有關的評分,包含了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各項評分。通過對患者日常生活中各項狀態的評價,結合患者疾病狀態及嚴重程度,得出總生活質量評分,可以為患者今后的生活狀態調整提供依據〔2〕。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分析及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武漢市第一醫院的CKD患者40例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在我院體檢,檢查結果為正常的40例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需簽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年齡60周歲以上,符合《內科學》〔3〕中對CKD的診斷標準;(2)無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如心臟、肝衰竭或受損;(3)無精神病史,患者有一定文化水平,能認識簡單字者。排除標準:(1)存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者;(3)研究前6個月內進行過大型外科手術者;(4)既往有心臟病史或癲癇病史者。
1.2方法及量表 (1)血紅蛋白(Hb):采集獻血者肘中靜脈血,樣本離心1 800 r/min,至少1 min,進行血液檢查。Hb含量(正常值:男性≥120 g/L;女性≥115 g/L),使用SULFOLYSER(SLS)血紅蛋白檢測法檢測Hb水平。(2)采集患者24 h內排出的全部尿液進行尿微量白蛋白(24 h mALB)含量測定,計算其與尿肌酐(Cre)的比值,從而得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通過發放問卷,統計老年CKD患者婚姻、職業、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醫療費用承擔形式、公費占比、并發癥情況。本問卷采用我院自制量表,Cronbach α為0.87,效度系數為0.89。(4)健康簡明量表SF-36量表〔4〕:此量表在CKD患者中得到良好運用,信度和效度均較高。該量表中有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活力、總體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8個維度,患者得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高。(5)運用多重線性回歸法對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運用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獨立危險因素。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及Logistic回歸分析。
2.1一般資料 兩組性別、體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年齡、Hb、UAER值、文化程度、職業、公費占比、家庭每人月收入、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活力、總體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n=40)
2.3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 以上述8個維度為因變量,以老年CKD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為自變量,運用多重線性回歸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與總體健康負相關,與活力正相關;并發癥與身體疼痛正相關,與總體健康負相關;家庭收入與軀體疼痛、活力負相關,與總體健康、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正相關;文化程度與生理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職能均正相關;職業與生理職能正相關;家庭收入/并發癥與社會功能正相關;公費占比與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負相關;Hb、UAER與社會功能負相關。見表3。
2.4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 將上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不合格情況作為因變量,分析結果顯示,并發癥、家庭收入、公費占比、文化程度、Hb、UAER值均是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3 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

表4 影響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
研究顯示,CKD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生率較高,而老年人的基礎代謝性疾病多于中青年人,若患有腎臟疾病,患病周期較長,因此老年CKD患者較多見,其生活質量值得廣泛關注〔5〕。
老年CKD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貧血、蛋白尿等癥狀,患者生存質量下降,CKD治療費用較高,給患者增加了精神壓力,會出現悲觀的心態,對治療積極性不高,影響治療效果。老年CKD患者生理職能為8個維度中得分最低,原因為老年CKD患者機體技能較差,患病后各類并發癥影響其正常生理功能。總體健康中,老年CKD患者對于自身健康打分較低,且此病治療周期長,治療效果見效慢,病情反復,治療花費大等,導致老年CKD患者長期心情焦慮、抑郁〔6,7〕。醫師護士應及時與其進行溝通,為其舉出本研究所選病例的醫院出院患者事例,使其積極面對治療。本研究中研究對象均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并發癥較多,且持續時間較長,導致患者生理功能變差,精力減退。文化程度對老年CKD患者生理維度造成影響的原因在于,當老年CKD患者擁有一定文化時,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醫護人員為其講解、溝通時,效果較好,此類老年CKD患者也擁有自主保健的能力,經常閱讀科普類書籍使其建立一定的健康觀念,但老年CKD患者對疾病的機制,發病原因及治療過程缺乏認知,因此對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也產生影響〔8,9〕。提示醫護人員應及時向患者解釋病情、治療的基本方法等,并給予鼓勵,為其建立信心〔10,11〕。家庭收入與患者的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呈正相關,家庭收入可給患者帶來較好的醫療條件、營養補給等,另一方面,患者的心理壓力較小,此類患者的活力及總體健康情況較好〔12,13〕。公費占比對患者的精神健康、社會功能呈負相關,由于CKD治療周期長,易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經濟壓力,醫護人員應著重關注公費占比較小的患者,盡力提高此類患者生活質量,用藥時也應注意使用療效好、費用不過高的藥物,減輕老年CKD患者本人及家庭負擔〔14~16〕。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年齡較大、并發癥較多、Hb、UAER值異常時易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對治療措施不耐受,治療效果較差,患者在家庭收入、公費占比、文化程度較低時,易產生消極情緒,可能出現不配合治療的情況。Hb數值異常可提示患者腎功能不全,UAER值異常提示患者腎臟過濾功能受損,患者腎臟情況越差,生存質量越低,因此當老年CKD患者出現以上任意一種不利于提高生存質量評分的情況時,醫護人員在院應及時給予關注,有針對性地處理不同患者的需求。
綜上,老年CKD患者生存質量受并發癥、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公費占比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醫護人員在制定相關治療及護理措施時,應關注上述因素中缺乏優勢的患者,以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