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仔健,孫 楊,趙心悅
(長春師范大學,吉林 長春 130032)
創業教育主要培養人的創業意志、創新思想以及創業技能,其重點是對大學創新創業精神及思維模式的培養。創業教育實質上是一種職業發展教育,是驅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我們需要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向學生普及創業教育,使學生在其中真正了解創業、明確創業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對于創業教育滿意度評價有創新創業教育政策、課程設置、教師隊伍、創業實踐指導、教學管理等多個維度[1-3]。創業意向是創業行為的基礎與前提,只有擁有創業意向,才會有創業行為的發生[4]。針對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研究多是從較為單一的視角展開,如創業的態度、主觀體驗和感知等創業者自身因素,或是創業教育等外部環境因素。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已從單一維度的研究逐步走向有維度、有系統的研究,但對于創業意向中執行意向維度的研究不夠深入。創業自我效能感是創業者在創業活動中的信念和心理因素,是創業意向的顯著預測指標,也是職業選擇的先決條件[5],更是作為創業成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對創業的成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以其作為創業的研究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對創業自我效能感、創業意向(目標意向、執行意向)、創業教育滿意度的關系進行研究,為改善大學雙創教育機制提供新的思路。
以長春、吉林、四平、通化和延吉等地的省屬高校學生作為目標對象,通過發放問卷及周邊采訪等方式,對當地高校的雙創課程進行相關調查。按照不同專業和不同性別隨機抽取了5 000人作為研究樣本。共發放問卷3 500份,回收問卷3 360份,有效問卷為3 139份,有效率為93.4%。
1.2.1 創業教育滿意度量表
創業教育滿意度量表采用陳新秀等編制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量表進行調查研究。該量表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從1分(不滿意)到5分(滿意),分數越高,滿意程度越高。其中內容主要包括四個維度,共17道題目:課程設置(4道)、教師教學(6道)、實踐情況(3道)和指導服務(4道)[6]。本文中,創業教育滿意度總量表信度為0.970,其中課程設置維度信度為0.929,教師教學維度信度為0.968,實踐情況維度信度為0.919,指導服務維度信度為0.958。
1.2.2 創業意向量表
創業意向量表采用李海壘等編制的創業意向量表。該量表共包括12個題目,采用李克特7級計分,從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7]。本研究中,創業目標意向和創業執行意向兩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分別為0.932和0.916。
1.2.3 創業自我效能感量表
創業自我效能感量表,是在Lucas和Cooper研究設計的創業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基礎上進行的中文版修訂。該量表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從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該量表共22道題目,其中包括創新效能(6道)、風險承擔(4道)、機會識別(4道)、關系協調(4道)和組織承諾(4道)5個維度[8]。本研究中,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為0.956,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依次為:創新效能0.923、風險承擔0.724,機會識別0.928、關系協調0.881、組織承諾0.842。
本研究使用SPSS 25.0對數據進行一般性描述統計、t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及中介效應分析等,并輔以SPSS插件PROCESS對模型進行中介效應檢驗。
本研究中的調查對象為創業目標意向、創業執行意向、創業效能、風險承擔、機會識別、關系協調、組織承諾、課程設置、教師教學、實踐情況和指導服務等11個變量的得分平均值和標準差,見表1。

表1 各維度的得分情況匯總表(N=3 139)
要驗證創業教育滿意度、創業意向和創業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需要對三者向進行相關分析。若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為正,且通過顯著性檢驗,則變量間呈顯著正相關的關系;若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為負且顯著,則變量間呈顯著負相關的關系。創業自我效能與目標意向和執行意向呈現顯著正相關,創業教育滿意度與目標意向和執行意向呈現顯著正相關,詳見表2。

表2 變量相關關系
根據溫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9],進行中介路徑檢驗。其中,因創業意向下有目標意向和執行意向兩個子維度,所以需要分開進行中介效應檢驗。
2.3.1 創業自我效能感在創業教育滿意度和目標意向間的中介驗證
創業教育滿意度(X)對創業自我效能感(M)的回歸方程為M=1.391 8+0.483X,該方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回歸系數a為0.483,創業教育滿意度對創業自我效能感的目標意向影響顯著(P<0.01)。創業教育滿意度、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Y)的中介檢驗的回歸方程為
Y=1.621 4+0.423X+0.790M,
該方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偏回歸系數b為0.790,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影響顯著(P<0.01),偏回歸系數為0.423,創業教育滿意度對創業意向影響顯著(P<0.01),表明中介效應顯著。
總效應、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分別為0.283、0.079、0.204。三者間關系為總效應等于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之和。中介效應對總效應的貢獻達到72.08%,其中95%的置信區間為(0.185,0.223),區間內不包含0,因此認為中介效應的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
2.3.2 創業自我效能感在創業教育滿意度和執行意向間的中介驗證
創業教育滿意度對創業自我效能感的回歸方程為M=1.391 8+0.483X,該方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回歸系數a為0.483,創業教育滿意度對創業自我效能感的執行意向影響顯著(P<0.01)。創業教育滿意度、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的中介檢驗的回歸方程為
Y=1.621 4+0.331X+0.097M,
該方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偏回歸系數b為0.097,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影響顯著(P<0.01),偏回歸系數為0.331,創業教育滿意度對創業意向影響顯著(P<0.01), 表明中介效應顯著。
總效應、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分別為0.257、0.097、0.160。三者間關系為總效應等于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之和。中介效應對總效應的貢獻達到62.26%,其中95%的置信區間為(0.143,0.178),區間內不包含0,因此認為中介效應的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創業教育滿意度與創業自我效能感顯著相關,其中風險承擔與其他維度均呈負相關。和前人研究結論相同,學生需要承擔、經歷的風險越大,越不愿意進行自主創業,同時預測的風險越大,很可能會否定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導致創業教育滿意度降低。通過分析得出,課程設置與教師教學呈現高度相關。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著力構建多層次分類別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同時以人為本,打造技術過硬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和優化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是必要的[10]。
創業自我效能感與其他預測變量的多元相關系數為0.568,決定系數為0.323。總創業教育滿意度的回歸系數未達到顯著,表示這個預測變量對創業自我效能感的變異解釋較小。
在創業教育滿意度與創業意向相關分析時,發現教師教學與其他各維度間均呈現顯著負相關。這可能說明的問題是教學中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體系不夠完善,沒有構建出專業的師資團隊,大學生并沒有通過課上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創業相關知識。高校應組建專業師資團隊,講授理論知識,同時邀請創業者進行經驗分享,使大學生通過理論學習、觀察模仿、實踐操作、模擬創業等手段提高創業意向,激發學生將創業意向轉化為實際的創業行為。
路徑分析結果表明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教育滿意度和創業目標意向起到中介作用,并且中介效應十分顯著,其中介效應對總效應的貢獻達到72.08%。依據數據可以看出創業教育滿意度能夠顯著正向預測創業自我效能感,創業自我效能感也能夠顯著正向預測創業目標意向,創業自我效能感在創業教育滿意度和創業目標意向之間起中介作用,表明省屬高校大學生對創業教育滿意度較高,而后所產生的較高的創業自我效能感越高,越有助于創業目標意向和執行意向的提升。
高校應注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與開展形式,結合當前具體情況,適時地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增強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同時需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的建設,打造一支不僅富有理論知識,同時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使學生在學習具體相關理論知識后,可以走出教室,在實踐中更深地了解創業,增加抗壓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從而在畢業后勇于選擇創業,提高創業執行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