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保松
(合肥市包河區環城公園管理處,安徽 合肥 230000)
生態風景園林是用于改善城區環境質量的關鍵項目,依賴于綠化、灌溉、施工各項工藝,嘗試擴增城區綠化區域,豐富綠植類型,優化城區空氣。工藝進行期間,含有多種交叉工序,需保證工程落實的規范性,遵循區域文化思想,構建極具特色的風景,以此改善城區整體面貌。為此,針對園林工藝,探索強化工藝效果的有效路徑,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項目負責人可有效細化工藝任務,確保工藝進展的高效性。工藝任務完成,需全面檢查工藝成果[1]。管理人員需及時聯系設計人員,以此保障各景觀工藝進展質量,達到景觀美化的技術目標。比如,園林項目的技術次序為:優先確定綠化處理區域,再搭配綠植與花卉,設定文化理念,形成具有層次性、色彩和諧的綠植景觀。
綠植的選種、栽培效果,是決定園林綠化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施工前期,需加強苗木質量的把關,積極掌握苗木質量特點。準確查看苗木表層、外側的受損情況,核對苗木數量的準確性,對比苗木外形的美觀性。苗木栽培需結合園林工程任務的實際氣候特點,參照苗木的栽培需求,規范落實移植操作,以此顯著增強苗木的成活性。選種完成,需規范操作苗木的存儲工作,防控苗木根部受損。苗木運輸期間,應加強運輸裝卸管理,防止苗木受損,切實減少苗木運輸損壞問題。如果樹木外形特殊,需側重保護根部,采取全包裹形式,供應充足水分。
規劃園林小品,需選用能耗較低的用料。比如,園林小道處使用節能燈具,以此減少園林能耗量;園林雕塑設計,可選用低碳用料,以此降低石材消耗數量。園林小品設計期間,盡量選用區域內的植物,以此保證植物栽培的成功性,順應區域植物栽培的實際特點,以此保證園林小品規劃的美觀性,凸顯綠植環保功能,提升綠植搭配的有效性。
1.4.1 植被修剪
風景園林工程任務完工后,需開展綠植修剪處理,以此保障樹形的美觀性。借助修剪操作,能夠增加綠植各枝條的光照充分性,可顯著增強綠植生命活力。由此發現:園林養護期間,需配合規范的修剪處理,以此強化工藝效果。修剪后需加強綠植光照管理,以此保障綠植的生長質量。比如,喜溫植物,要求溫度不小于15℃,方可進入高效生長階段。為此,植物養護人員需結合綠植的實際生長狀態,關注實際的環境溫度情況,給予有效的修剪處理。修剪期間,優先去除有病害的枝條,其次依照疏剪要求,提升植物間隙,形成較高的植物通風性,減少病蟲聚集。
1.4.2 防病管理
園林內的植物養護,主要是增強植物生長能力,減少病蟲害形成的養護威脅。因此,在綠植養護期間,需加強病害控制,以此防控病害問題。比如,對于植物往期實際發生的病蟲害,加以防控干預,以此增強綠植生命力。防治病害問題,需劃分綠植區域,按綠植品類,逐一開展防病工作,確保防護質量[2]。
1.4.3 植物灌溉
風景園林項目中,植被栽培成功后,為綠植補充所需水分。補充灌溉可采取灌溉形式,以此保障補水效果。當綠植移栽成功后,需及時進行綠植補水。每間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補水灌溉。澆水量需結合植物類型、土壤含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灌溉時間應繞開正午時間,灌溉形式需結合植物方位、土壤狀態等因素綜合確定。比如,喬木,滴灌;陡坡處綠植,噴灌。如果園林所在區域,發生較大量的降水事件,需給予有效的防洪澇處理。在園林地勢較低的位置,添加排水溝,保證排水設施的清潔性,增加排水的高效性。
先進工藝能夠顯著提升園林的工程效果。現階段,國內園林工藝逐步完善,各施工組織需有效利用先進工藝,積極增強園林工程質量。比如,采取定點放樣技術,可準確獲取工程操作點位,以此保證工藝質量。技術操作流程如下:①加強局部區域的有效控制,保證工藝適應周邊區域的施工要求。②選擇適宜的放樣方法,積極清除潛在威脅。③結合實際需求,布設控制點位,以此增強設計質量。
工人操作的規范性,是保證工程進展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園林項目責任人需合理規劃工人的學習任務,有效增強工人的技術能力。結合工程任務的實際需求,制定有效課程,保證工人技術操作的規范性。
JH 園林規劃區域有484hm2,區域內東西走向的長度約有400m,地勢表現出東高西低的特點,東西兩側的高度差值約為100m。園林區域內并未設計主要道路,所在位置較為偏移。園林內設有若干條河流,區域內降水量充足。此園林區域內設有多個分區,包括密林、農耕、居住等。人們居住的建筑區域,采取屋頂蓄水、雨水花園景觀設計方法,以此順應海綿城市的工藝理念,切實提升工程效果。地面選用植草磚,提升雨水的儲蓄能力。園林入口位置增設彩葉樹,提升綠植景觀規劃效果。綠化區采取大規模的樹池施工方法,提升喬木、灌木的搭配質量。樹池周邊增設坐凳,供人們休憩觀賞。大區域的樹池,可顯著提升雨水吸收效果,增強水土涵養能力。密林區,以原生樹種為主要栽培方向,同步增加部分其他樹種,增加園林的林分層次。增設木質棧道,保證密林的通行效果[3]。
2.2.1 透水設計
(1)植草磚。植草磚的施工項目是以海綿城市思想為視角,增強JH 園林的蓄水能力。設計期間,在園林停車區域設計成“植草磚”樣式,便于收集雨水。植草磚施工用料,可選用建筑垃圾材料。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充足,在全數垃圾中占比約為35%。為此,使用建筑垃圾,進行材料粉碎處理,再用粉碎用料制成再生混凝土。此種再生用料,是國內建筑垃圾循環使用的有效方式。圖1為植草磚工藝。

圖1 植草磚的施工技術
相較于其他植草磚,建筑垃圾再生的用料表現出更強的蓄水能力,可以有效緩解水土流失,具有較強的環境效益。此種植草磚用料的生產方式更具成本經濟性。
(2)透水鋪裝。在綠化通路區域使用透水材料,以此增強雨水下滲效果。園林庭院處增設了鵝卵石,此種材料鋪地設計,能夠打造優質景觀,提升雨水收集的高效性。透水混凝土具有較強的環保性,可在雨季高效收集雨水資源,旱季可蒸出雨水,以此緩解地面積水問題,調整旱季雨水不足問題,構建成園林特有氣候。誠然,透水材料長時間使用后,會有粉塵、雜物形成滲水孔的污染問題。滲水時可有效清洗滲水孔,此種材料具有一定自潔功能。同時,透水用料的噪音消除能力較強,可保證雨水存儲質量,形成園林路面景觀。為此,園林施工任務,可增加透水設計項目,以此保障園林路面的工藝質量[4]。
2.2.2 綠色屋頂
綠色屋頂是使用硬質鋪裝材料組成的屋頂。此種屋頂設計,可有效擴增綠化區域,具有優異的景觀設計功能。由于屋頂所在的地理方位,具有一定特殊性,應保證植物搭配的合理性,以此發揮綠色屋頂功能。屋頂位置的光線較強,有助于植物生長。屋頂處溫差較大,夜間風力強。屋頂相比地表水分較少,需給予必要的保水處理。屋頂含有平面、坡面兩種類型,各類屋面需搭配多種植物,以此保障屋頂質量。
屋頂綠化的整體結構含有多個層次:植被層、水濾層、水管層、保水層、防水層等。植被層在最外側,用于接收雨水,植物吸收雨水后,雨水達到種植區,種植區使用土壤,應以質地較輕的土料為主。水濾層可有效補充植物營養需求。排水層可有效輸出雨水。
2.2.3 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與JH 的居住建筑需至少保持3m 距離。雨水花園設計選擇曲線型,以此增強設計的美觀性,使雨水花園具有較強的生態性,雨水花園設計方案如下:①選用園林內的本土樹種,減少外來樹種的不適應問題。②樹種選擇以抗水、抗逆性為主。③側重選擇根系發達的綠植,以此提升土壤、水分的保持效果。JH 項目的雨水花園,規劃在凹地,以此防止降水量較大形成的不利作用。雨水花園選用的綠植組織方案為:萱草、夾竹桃、落葉松等。采取土方砌筑施工方法,將雨水花園建造成樂園區域。
2.2.4 自然排水
自然排水有多種施工方法,其中,坡面排水最為常見。長度較大的坡面,可有效進行排水,保持土壤涵養效果。坡面植物可使用絡石,以此降低徑流速度。絡石的有效使用,可增加綠植根莖與土壤接觸的密切性,減少水土流失問題。絡石花開于3 月,花落于7 月,具有較強的抗污效果。
2.2.5 儲水設備
使用新型儲水設備,以此增強園林工藝效果。使用多個雨水蓄水單元,有效拼接成的貯水池。PP 雨水模塊表現出較強的材料清潔性、質地堅硬性、組裝便捷性等優勢。在儲水池周邊添加防滲土工布,可設計成儲水池。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水景觀設計、地面沖洗等。
2.2.6 墻體綠化
墻體綠化可有效控制雨水流速,降低熱島效應的形成可能性,提升雨水收集的高效性。墻體綠化有3 種施工方式:①使用攀爬綠植進行墻面施工。②在墻面表層添加養殖箱體,便于植物在墻體表層生長。③將前兩種工藝結合。第一種綠化工藝,適用于墻面不高的項目。后兩種墻體綠化工藝,適用于墻面較高的情況。墻體綠植可增加雨水的附著效果,控制地面雨水的排出量。種植池能夠有效凈化雨水,補充植物的養護用水需求。植物設計,可綜合植物生長能力、墻面綠化美觀需求等因素,進行合理選擇。墻體綠化的色彩設計,主體色彩為綠色,可搭配亮度顏色,增加墻面綠化的點綴效果[5]。
2.2.7 凈水區設計
JH 園林中增設了凈水區,以此保障水管質量,提升工藝效果。濕地具有較強的凈水功能,分布在園林的上游水庫周邊,上游水源可保障區域的供水需求。濕地區域水深度達到36cm,輸水管線于表層0.5m 位置添加了多孔管,以此保證出水順暢。水體達到濕地后,凈化時間約為4d。凈化水體選用的綠植,具體包括:蘆葦、再力花等。水中生長的植物,選用“金魚藻”。岸上觀賞綠植設計方案:垂柳、楓楊。此種濕地設計的優勢:①能夠高效凈化水體,發揮濕地綠植的凈水功能,有效沉積水體泥沙。②保持空氣的凈化效果,濕地可增加植物類型,葉片具有較強的灰塵清除能力。③觀賞性極強。濕地具有一定美觀性,可豐富園林的景觀類型,帶給人們全新的園林觀賞體驗。
JH 園林建成后,具有優異的雨水管理能力,可保證園林內用水需求,增加雨水收集效果。經實踐證明:海綿思想與雨水管理的聯合應用,可顯著增強園林工藝質量。
綜上所述,結合生態園林各個項目的進展情況,需加強生態園林規劃,以此有效改善市區的美觀性,發揮園林的生態價值。工藝實踐中,工程組織需融合新型工藝、先進思想,優化原有的工藝體系,提升技術效果。JH項目以海綿城市為視角,重構優化了原有的水管線路,嘗試有效收集雨水資源,積極發揮植草磚功能,顯著增強園林內部的工藝質量,高效補充植物所需水分,促進生態園林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