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摘 要:電力企業內配網的安全,直接關乎人民生產與生活用電,其工作狀態能否安全、平穩,是保障供電系統安全的重點工作內容。本文重點針對供電單位日常配電網線路的運營管理與維修,對配電網運行現狀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維護管理措施,對提高電力企業安全穩定運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供電;配網運行;安全管理
引言:
在電力企業的配網中,電源線路的運轉安全,直接決定了其線路內的電力傳輸情況,對供電系統的最終效益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當下配網線路運營中,危害原因較多,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善,將導致嚴重后果。加強運營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保障監管措施,才能讓供電系統平穩運行。
一、配網運行安全的現狀
(一)設計不合理
1.結構問題
在結構最初設計的時候,部分供電單位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缺少科學的依據和完善的配網結構設計。目前,我國的城市配網分布構造中存在著整個宏觀環境層面規范設計紊亂,城市配網行業內部結構的布局調整也常常趕不上城市建設發展規模變動的情況。而舊城區的配網結構改造又為原有的城市配網結構增加了很大的供應壓力。有的分支線的數量急劇增多,線的總長度也急劇增長,當接通時,往往并未裝設斷路器等,反而直接與主要線路相連,從而造成了電力故障頻頻出現。有的變電站由于地理位置布設不合理,而且連接著許多無用的分支機構,大幅度降低了配電網供電的效率[1]。
2.設備問題
目前,配電網的自動化技術水平還不夠高,而且在安全保障層面還沒有隨著時代進行更新,加之各地區氣候和地理環境的不同,各個地區用電模式和電網建設情況會存在較大差異,在氣象條件復雜、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配網安全的自動化技術會更低,更加無法保證配電網運行的安全和有效。
(二)維護情況較差
配電網的工程范圍分散且結構復雜,因此,電力設備的維護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在客觀上也具有相當難度。特別是由于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線纜周圍存在建筑、植樹、堆土等狀況,部分單位或個人對電力設備的維護工作認識并不深入,因此,往往形成了供電運行安全和維護上的困難。在部分城市供電工程上,道路清潔方面的工作也具有很大困難。在配電網的工作中,往往會發生污閃現象。這主要是因為線路在供電中,由于長時間處于超負荷使用,導致表面很容易積累污物,當污染物堆積到一定程度后,發生污閃現象。
(三)管理水平不足
新時期下國家電網的部分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有些規章制度還較為落后,忽視了規章制度的建立與更新,已經趕不上了企業的發展與配電網的變革,導致了新形勢下工作無章可依,對保障配電網的工作安全起不到效果。此外部分供電企業在進行管理的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比較單一,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導致人員的管理工作不夠靈活也無法落實。
二、配網運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改善配網綜合設計
1.優化配網結構
配網結構的優化也是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關鍵的考慮要素,供電公司除了要對城市配網環境作出全面詳盡的綜合解析,以完善供電架構,而且還需要對城市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市政設計的大致走向做出合理預見,留有必要的發展空間,為后續配網的良性發展提供支撐??茖W規劃需要合理配置配電站的數量,保證配電站能夠科學覆蓋自身部署的區域,避免交叉重復和盲區的出現,保證供電質量和供電穩定的同時,節省配電站數量。
要及時將以往的供電方式作出調整,減少設備中間不必要的環節。優化過的配網結構,不僅可以提高供電效率,降低能源的損耗,還可以節約材料的使用,避免資源的過多浪費。
2.完善設備的安裝應用
在配網線路運行中,最關鍵的問題是變壓器設備數量和電容,因此,為了使電源效能提高,對其進行了科學合理的選擇。其變壓器設備總量也應該按照輸配電網絡規格定奪;其供電容量大小則通過供電電壓和容載比來決定。在城市供電網建設時,為了滿足高層建筑的用電需求,將對用電設備的使用總量予以嚴格限制,最好是對二臺裝置進行了冗余設計,才能確保平穩用電。
(二)排除潛在維修隱患
1.環境因素
因為輸配電網線的架設場所,一般都是在遠離城市和住宅的地方,所以在山地和荒野中,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破壞力也就相當大。對輸配電網線路危害很大的自然災害,主要是雷擊、冰雪。大自然的力量當然不能忽略,它同時也是最易對輸電線路產生損害的原因之一,其中雷擊事件就是最經常出現的故障之一,中國全國每年由于雷擊事件而損失的費用都是相當大的。由于雷擊事件會產生對輸配電線路的共感,同時導致對輸配電線路產生了感應電流,從而釋放出了大量的正負電荷,而這種電荷又會對輸配電線路的外部層面產生一定的損傷,甚至會引起斷裂,這也會使得輸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穩定能力不復出現。所以,在輸配電線路的施工過程中,中國電力公司的更加注重雷擊保護的措施。在雷擊保護的基礎設施修建的時候,一般措施都是通過架設避水針。當輸配電線路遭到雷擊時,避水針可以協助輸配電線路分擔部分的電流,從而減少了輸配電線路所受到的電壓,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集電桿自身的接觸電阻值[2]。
2.外力因素
外力因素是配電網安全管理中不可控的因素,建造過程中受到施工方、施工設備、作業習慣等多方面原因的干擾,更易給配電網造成無法預計的破壞,比如線路斷裂,電線桿的傾倒等,無益于配電網的安全建設,還會增加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風險。部分農村地區的配電網的規劃和建設,在施工過程中大概率和農耕時期偶遇,某些已經完成施工的線路會被當地的農戶自行破壞拆除,此時若盲目地去架設其他設備的供電線,會導致配電網系統的局部失效和癱瘓,甚至影響到原本的主干系統,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配電網的建設周期中,此類的外力破壞因素會對施工和使用的效率造成巨大的干擾,成倍增加配電網的潛在風險系數,且短時間內不容易排查出來。
設備監督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檢查與預防相結合、綜合治理。配電網體系比較龐大復雜,所以,其設備就存在著大量的技術特點。而監督管理的建立,并不能單靠城市供電系統內部人員的能力來完成。為此,要依靠當地人民政府,并結合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的打擊態勢,利用行政手段,強化對設備的監管。利用行政監督手段的,也要在配電網系統內對用戶設備實施經常和不定期的檢測。重點用電單位應強化防范和檢查,從而更好地保證設備的監督管理,以達到滿足安全用電的要求。配電網系統內部的監督檢查人員任重道遠。由于配網系統工作的持久性,要求監督管理工作不斷探索和創新,更好地做好檢查工作[3]。
(三)構建安全管理體系
1.落實安全制度
規章制度是用來規范人的行為的,城市配電網運營的管理需要建立對應健全的管理體系,并對各種管理體系要隨著具體情況不斷地完善與創新,配網運營主管單位要專門設置,對各種管理體系加以修改與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實際狀況,同時,加強人員監管力度,嚴格按章辦事。要對觸犯安全規定的人加以懲處,不要使安全規定形同虛設。
2.加強人員培訓
管理體系的核心與根基在于人員的管理,需要建設對應的技能培訓模式和以師帶徒的教學模式。提高人員培訓與教育力度,進一步提升了關鍵崗位人才的電力技能水平,從根本上轉變了人員素質低下給電網運行安全造成的隱患。此外,各單位還可以通過設立相應的業務考評機制,針對業務中表現較優秀的員工予以表彰激勵,以充分調動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自覺地規范自身言行,并以身作則。
結論:綜上所述,為了完善和落實供電企業配網運行中的監督管理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圍繞輸配電網絡安全性運行中出現的各類狀況,能及時發現具體的漏洞。不斷完善配電網結構的設計,提高對配網設施檢測力度,積極應用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并重視對配網人員安全意識的提高,保持配電網整體運轉的安全可靠,共同促進供電體系的整體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雅芹.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血站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應用[J].科技風,2021(19):94-95.
[2]單海斌.淺談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在血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電腦校園,2021(9):471-472.
[3]夏曉,李渝,李燕紅.計算機信息化對采供血工作的影響淺談[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