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羽 孫晨 向茜 張甜 葉楠
湖北經濟學院
近年來,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發展科技金融已然成為我國區域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發展目標。當前,各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方式以及科技金融實施力度的差異使得科技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因此,必須客觀地分析不同區域科技金融的發展現狀以及各區域科技金融對經濟增長影響效應的差異,在此基礎上才能清楚地掌握各區域內科技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以提出發展建議來縮小區域差異。本文從中、西、東部地區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分析該城市科技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并于北京科技金融發展進行對比,提出了針對武漢和蘭州兩個城市的對策與建議。
早在1912年,國外學者就關注了科技金融這一領域,熊彼得就將金融與科技聯系起來,指出銀行信用為技術創新提供了資金支持。華爾特·羅斯托(1971)在熊彼特理論基礎上創造性地將“創新”概念拓展為“技術創新”,認為科學技術是創新的主導力量,并將其界定為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需資金。
國內最早在1993年由深圳科技局提出了科技金融這一概念。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源相互融合,科技金融的概念越來越廣泛。馬昕婭(2019)認為在科技與金融融合程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科技金融的發展程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促進科技金融系統化的重要前提。在2019年,張騰和劉陽運用空間計量分析方法實證考察科技金融對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研究發現,科技金融能夠顯著促進全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且對東部的促進作用尤為明顯。高創世(2019)認為科技金融是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通過該種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資源的浪費,促進資源的合理分配,帶動各個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有利的促進我國欠發達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讓貧困地區盡早的擺脫貧困,同時也讓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充分涌流,讓各個地方的產業鏈得到延長和得到拓展。靳雨在2021年提出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初心就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不同的科技金融發展水平都能對經濟的增長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科技金融有益于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金融發展可以作為我國相對落后省份縮小同其他先進省份差距的新途徑,為建立有效的區域發展新機制提供新思路。王雪琛,劉雨洋,杜雨薇(2021)通過數據研究發現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區域科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穩定的關系。
從圖1北京、武漢、蘭州三地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的比較圖看出,2012-2015年間北京市和武漢市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一直高于蘭州,2015年之后武漢市財政科技支出穩健上升,逐漸超越北京市,總體來看,蘭州市走勢較為平穩,近幾年投入比重略有增加。以上說明政府逐漸重視科技金融水平的發展,并通過加大科技支出的投入,促進科技與金融的相互融合。

圖1 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
從圖2北京、武漢、蘭州三地 R&D 人員比較圖來看,北京市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總數遠高于武漢和蘭州,說明武漢市和蘭州市在科技人員的投入過程中,投入力度較少,高技術人員有限。相比之下,北京和武漢科技活動的人員數量有輕微波動,而蘭州一直趨于穩定,直至近兩年才有提升。

圖2 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R&D人員數量(單位:人)
從圖3北京、武漢、蘭州三地專利申請授權數量比較圖看出,北京市在國內專利授權數上仍然遠超武漢、蘭州兩地,武漢市專利授權數量雖總體呈上升態勢,但與北京市相比總量較少,蘭州整體上較為平緩,直至2015年才有輕微的上升趨勢,但上升趨勢相較于北京和武漢兩城市太微弱,在折線圖中并不顯著。因此,蘭州應當在專利發明方面有所提升,以此促進科技金融發展。

圖3 發明專利授權量(單位:件)
從圖4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來看,北京市成交金額逐年遞增,2019年達到5695.3億元,武漢841.27億元,而蘭州市只有67.18億元,武漢和蘭州相比于北京差距明顯。

圖4 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單位:億元)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中國科技金融水平從2012年到2019年呈現出了穩中上升的趨勢,但不同地區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金融發展存在區域不平衡的問題。科技金融發展水平較高的東部地區—北京,是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有著雄厚的資金投入、尖端的人才隊伍、國際化的高科技園區,在經濟發展水平、金融系統完善程度和人才培養體系上都具備了極大優勢,所以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基本上處于較高的位置。而西部地區—蘭州,交通基礎建設落后、人口密度稀疏、高科技產業發展滯后,所以科技金融指數常年處于落后的位置。
1.經濟增長指標
經驗表明,最能充分反映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指標就是地區生產總值,而在進行地區之間比較時,需要消除人口規模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因此,通常選擇人均實際地區生產總值作為經濟增長指標。本文以2012年作為基期,2012~2019年北京、武漢、蘭州各地人均實際GDP作為經濟增長變量來衡量北京、武漢、蘭州三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2.科技金融指標
(1)指標選取(見表1)

表1 科技金融指標
(2)主成分分析法與層次分析法計算步驟:
第一步:標準化數據:原始指標數據的標準化采集p維隨機向量X=(X1,X2,…,Xp)T,n個樣品Xi=(Xi1,Xi2,…,Xip)T,i=1,2,…,n,n>p,構造樣本陣,對樣本陣元進行如下標準化變換:

第二步:計算樣本平均值和樣本方差,得到標準化矩陣Z

獲取相關系數矩陣

第三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累計貢獻度,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因子載荷矩陣法),解樣本相關矩陣R的特征方程|R-λIp|=0得p個特征根,確定主成分按照確定m的值,使信息的利用率達85%以上,對每個λj,j=1,2,…,m,解方程組Rb=λjb得單位特征向量
第四步:將標準化之后的指標變量轉換成主成分

U1稱為第一主成分,U2稱為第二主成分,…,Up稱為第p主成分。
第五步:對m個主成分進行綜合評價對m個主成分進行加權求和,即可得最終評價值,權數為每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
由于不同指標的數值范圍不同,所以對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后進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和各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計算得到2012-2019年的科技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通過主成分分析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在金融投入方面,可以看到R&D經費支出的第一主成分得分最高,說明這一指標影響最大;同理,地方財政科技支出比重的第二主成分得分最高,說明這一指標影響第二大。在科技產出方面,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億元)這兩個指標在三個城市上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和第二主成分得分都近似相等,故可以得出這兩個指標是同等重要的。
3.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2~2019年北京市、武漢市及蘭州市的年度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經濟增長指標以及科技金融投入與產出指標數據來源于歷年《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北京統計年鑒》、《武漢統計年鑒》、《蘭州統計年鑒》及前瞻數據庫,部分缺失數據使用插值法進行估算。
1.研究指標
選取了2012-1019年的地區人均生產總值(用Y(1)來表示)作為該序列。選取比較序列,包括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R&D人員(用X(1)來表示)、發明專利授權量(用X(2)來表示)、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用X(3)來表示)、R&D經費支出(用X(4)來表示)、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用X(5)來表示)。其中銀行科技貸款指標進行單獨分析,中國工商銀行科技貸款(用來表示)、興業銀行科技貸款(用X’(2)來表示)、交通銀行科技貸款(用X’(3)來表示)
2.計算步驟
第一步:確定反映系統行為特征的參考數列和影響系統行為的比較數列對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

第二步:對原始數據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采取的是分別除以每個特征序列的均值

第五步:進行關聯度排序
3.科技金融與經濟增長關聯性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北京市的R&D經費支出和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較高,而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R&D人員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最低;武漢市的R&D經費支出和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較高,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R&D人員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最低;蘭州市R&D經費支出和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R&D人員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較高。

表2 科技金融發展水平綜合得分
由表3分析,中國工商銀行科技貸款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系數最高,即二者相關性較強,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次之。從中可以得出科技信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表3 各因素與經濟增長灰色關聯系數

表4 各銀行科技貸款與經濟增長灰色關聯系數
1.政府加強科技創新力度
近年來,武漢政府對在科技創新的投入比重明顯增加,但科研經費投入僅北京市1/5,仍有所不足,因此武漢政府須進一步增加經費投入,從而提高武漢地區科學技術水平。
2.政府加強科技對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
相較于北京,武漢市的科技金融機構實力較弱,金融資源存量少,融資規模小,這些原因直接限制了武漢區域科技金融的發展,因而政府須加強對科技金融機構的扶持力度,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改革金融結構,使金融機構能夠更好的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有力的支持。
3.創新科技信貸產品與服務
推動銀行設立科技專營機構和統貸平臺,適當降低科技型企業融資門檻,為科技型創新企業提供信貸資源,以支持科技型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可供科技型發明專利的質押貸款,市知識產權局與商業銀行簽署發明專利質押融資戰略合作協議,提供授信服務。
1.蘭州政府加大對科技方面支出比重
一是成立專業化的科技金融銀行。借鑒北京中關村銀行的做法,通過設立科技金融銀行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專業化的貸款方案,增設知識產權和技術作為抵押資產。
二是政府出資搭建科技金融公共服務平臺,解決某些科技創新型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增強科技創新型企業獲取信息和資金的渠道和能力,進而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三是政府加大對公共科技金融投入力度。通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示范與引領效應,引導設立科技金融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創新項目、獎勵創新人才、融資風險補償等。
2.蘭州政府和各企業加大對科技人員培養
一是蘭州地區各企業加大對科技人員的經費支出,讓有潛力有才智的科技人員能夠有更多機會與東部地區科技人員交流學習,擁有更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從而帶動蘭州地區科技發展與創新;
二是加大對科技人員培養能夠促進科技創新,增加區域發明專利量、推動技術市場成交,從而促進區域金融產出,進而推動區域經濟增長。
3.加強區域間科技金融發展的交流合作
一是我國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區域差距較大,西部發展水平最為落后,為促進區域間科技金融整體發展,需加強區域間交流協作,使東部帶動西部,實現區域間的協同發展。
二是科技金融資源要素具有空間流動性的特質,東部地區科技金融發展處于前列,應該加強科技金融對周邊地區的輻射效應,通過科技金融資源外溢帶動中部和西部地區科技金融的發展。
4.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給予更多優惠
通過上述分析發現科技信貸能夠促進經濟發展,蘭州當地金融機構可以對創新型企業給予更低的要求和更多的優惠,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進行科技創新,發展區域科技金融,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