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符媛

1 樓梯

沈墨
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
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事務所創辦于2016年,始終堅持“異質文化的共生、人與技術的共生、內部與外部的共生、人與自然的共生”為公司設計發展的核心思想,定位為中國新銳創意設計,共生思想和生態設計系統,意在創造愉悅自在的體驗空間。
杭州時上建筑空間設計事務所曾獲英國DEZEEN 室內設計獎、巴黎DNA 設計獎、美國IDA 金獎、意大利ADESIGN 獎、安德馬丁國際室內設計獎、美國繆斯鉑金獎、法國NOVUM 金獎、香港40under40 Award、臺灣六藝獎金獎,臺灣金點獎,筑巢獎金獎,CIID 銀獎 ,亞太空間新銳設計師等眾多獎項。
設計內容:室內設計、庭院設計
主案設計:沈墨 、陶建浦
設計團隊:楊敬威
施工團隊:杭州度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燈光團隊:杭州樂翰照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團隊:杭州尚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木作團隊:C&L 木作
項目規模:850 m2
項目攝影:瀚墨視覺、葉松
項目地址:臺州
完工時間:2022.3
材料品牌:CASSINA、MINOTTI、FLOS、HERMAN MILLER、
ACERBIS GIANO、原創設計品牌森川家具

2 地下室平面圖

3 一層平面圖

1 負一樓會客廳

3 茶室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
德國哲學家謝林在其《藝術哲學》一書中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然而,建筑不只是凝固的音樂,音樂和建筑都屬于藝術,都是通過體驗激發人們心靈感受和想象力的藝術。通過構造、空間、光影所形成的節奏、韻律,而具有了感染人心的共情力。
由于業主對家具的喜好與收藏,設計師希望用建筑手法結合藝術與來提升住宅的美學體驗。重新梳理庭院關系,讓室內與室外互相連接,通過庭院與空間產生互動,上與下的打通,提供多樣化的空間層次,同時也為兩位小孩的成長創造環境。
將原本昏暗的地下空間變為公共活動區,擁有車庫、會客廳、茶室、貓房、健身房、影視廳、保姆房等功能區。讓私人的生活軌跡集中在一二層空間,盡大可能增加了空間的利用率。
光的造型千變萬化,是來自大自然的藝術,為居家生活帶來極大的詩意。設計師保留原始梁柱,將頂面處理成弧形的建筑體塊,與電視機墻體產生空間關系,于此同時樓板被打通,變成水景天窗,讓光線自由進入空間中,隨著水面的波動整個空間仿佛充滿了光影的律動感。
雕塑感的旋轉樓梯始終貫穿著整個住宅,如樹干般承載著空間的生長,光線進入室內,視覺感受被縱向拉長,打破沉悶的格局,因此更加自由與充滿力量感。
茶的禪意與哲學反映出主人的喜好與生活方式,設計師在茶室中保持著極簡與功能性,以木色體現空間氛圍,讓品茶融入生活,更是與自然產生對話。

2 光影

4 負一樓會客廳

5 負一樓會客廳

1 書房

2 貓房
貓房的設計增加了家庭溫馨的氛圍,寵物帶給人們如家人般的情感寄托,是小孩成長最忠實的伙伴,貓咪自由地在空間中穿梭,尋找種種生命的答案。
在空間的布局上,餐廳、客廳等活動區圍繞著下沉式庭院分布,達到一處一景的空間感受。花園景觀透過落地玻璃映入室內,室外的自然環境與室內產生互動,進一步喚醒了人們對自然的美好向往。
建筑讓空間承載了更多的包容性,頂部的拱形造型頂使空間變得更加開闊富有層次感,弧形的電視機墻結合壁爐讓一切看起來如此地舒適與和諧。
空間中黑白搭配的比例關系讓質感再次提升,墻體柜可以擺放足夠多的書籍與藝術品,設計通過平衡中發揮其最大的美感。

3 一層客廳

藝術品與設計師家具在空間中隨處可見,承載著空間一定的精神內涵。不似濃墨重彩地涂抹,亮色家具在白色空間內恰好起到了點綴之妙用。
開放式廚房和餐廳以黑色,低調奢華的空間調性。設計師運用簡約、當代的手法去布局,借以保持空間的質感,外表平靜,卻承載了生活里的豐富。
大島臺既可以作為日常的餐吧臺使用,又能滿足烹飪操作之需,柜體區域還能用作大容量收納空間。“方”與“圓”形成有趣的互動,就像是藝術家康定斯基在畫布上自由地發揮想象空間。
書房呼應了茶室的文化感,木頭材質與自然對話,溫暖舒適的氛圍感,帶給工作與閱讀許多的靈感。
在這樣的空間里,靜下心專注于學習與工作,讓時間在空間的軌跡中流淌,安然享受當下生活的美好。
從地下車庫進入室內,儲物柜與換鞋區,被精心地設計成一處自然景觀,玻璃磚讓光線充分映入室內,增加地下室的通透性。

5 向內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