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節
摘 要:該文分析了水直播稻雜草猖獗的原因,總結了雜草常發種類,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直播稻;雜草;防除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10-0111-03
We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Direct-seeded Rice
ZHOU Siji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Tianzhushan Town, Qianshan City, Qianshan 2463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ampant weeds in direct-seeded rice, summarizes the common types of weed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Direct-seeded rice; Weeds; Control
近些年來,隨著農村大量勞動力的轉移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傳統的水稻生產方式已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從一家一戶的小面積生產向大農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改變,水稻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對水稻生產的技術需求已也發生了新的改變。其中,水稻濕(干)直播已成為水稻生產中的主要種植方式。隨之而來,在生產過程中以水稻田雜草發生和防除等問題最為突出,一是雜草稻大面積發生;二是田間雜草群落變化速度加快,一些弱勢雜草成為主要的發生品種,一些易防除的雜草隨著化學除草劑的使用而抗性增強,易形成生產上的草害甚至草荒;三是抗性雜草的防除難度加大,給水稻豐收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對糧食安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 水直播稻雜草猖獗的原因
1.1 多年直播連作 水稻直播多年,有的田塊甚至達10年之久,而稻草的禁燒又導致大量雜草種子留存,造成雜草種量逐年加大。
1.2 抗性雜草逐年加大 由于大農戶水稻田面積過大,可用勞動力又在逐年減少,使“一封、二殺、三補”變成“一封、二殺”或“一殺”,雜草防除不徹底而且用藥不規范,用藥不及時或藥后田管差等,使雜草種源加大,抗性雜草猖獗。
1.3 田塊耕整質量低 直播田要求平整、排灌方便,大農戶作業很難達到這一點,易出現很多的小土丘或低洼積水,甚至于某些田塊為耕整不便放棄一部分,雜草的化學防除增加難度,藥后灌水難以達到技術要求。
1.4 機械化收割 機械化收割帶來的雜草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經機械上殘存的土壤或機械本身等可以從外地帶來大量不同種類的雜草種子,有部分雜草具有非常高抗性或變異,甚至有檢疫性草籽帶入。
1.5 水管不到位 長期干旱、藥后回水不及時或滲水田等因素均可造成除草困難。
2 雜草常發種類
2.1 禾本科雜草
2.1.1 稗草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光滑無毛,葉片綠色,葉脈白色,無葉舌、葉耳,形狀和水稻相似,屬于稻田中的惡性雜草。主要有稻稗、長芒稗、光頭稗、無芒稗、西來稗等。
2.1.2 雙穗雀稗 多年生草本,匍匐莖橫走,長可達1m,多扁平粗壯,節生柔毛,節可生根,葉舌無毛。近年因為實際操作中不注重防除田埂、溝邊雜草,在機械化整田中因機械切割損傷節間生根特性,易帶入田中而逐漸侵染農田,形成草害。該草還是水稻黑尾葉蟬和灰飛虱的越冬寄主。
2.1.3 稻李氏禾 多年生草本,具有發達的匍匐莖和根狀莖,葉片披針狀,稈傾臥地面,節處生根,節部膨大密被生微毛,有葉舌。現在水稻田中發生時無有效農藥防除,且人工拔除時不能徹底除盡,在個別地方已造成嚴重的草害甚至草荒,已從次生雜草上升為主要雜草。
2.1.4 千金子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基部膝曲或傾斜,平滑無毛,葉舌膜質,無葉耳,圓錐花序,小穗多帶紫色,種子細小,可隨風或流水傳播。千金子小苗易與稗草難以分辨,3葉期后特征明顯。目前該草已有變異發生,3葉期后對氰氟草酯有明顯抗性,應注意防除在3葉以內。
2.1.5 雜草稻 雜草稻一般表現與野生稻相似的特性,呈逐年加重的趨勢。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直播水稻面積越來越大,稻田未經過深翻和灌水,或因為稻田管理越來越粗放,未能在雜草稻生長初期清除。雖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雜草稻的來源,但可能與野生稻逐漸演化或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或“返祖”,促使人工栽培稻“找回”祖先野生稻的某些特征等。
2.2 闊葉雜草
2.2.1 鴨舌草 水生草本,莖斜上或直立,光滑無毛,初生葉片披針狀,后期葉片心形寬卵狀,長卵毛披針形,是目前水稻田分布較廣的雜草,防治不及時已造成水稻分蘗受阻,后期生長量過大密集的田塊,水稻分茢少,甚至是單株,與水稻爭光爭肥,嚴重影響水稻產量。
2.2.2 水竹葉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有分枝,匍匐莖節生根,莖和葉較柔軟。4月份后隨著稻田翻耕損傷形成的短莖可迅速蔓延于稻田中間大量繁殖,是我地水稻田惡性闊葉雜草。
2.2.3 耳葉水莧 一年生濕生草本,莖有四棱,有分枝,葉對生無柄,狹披針狀,葉基耳狀。近年由于磺酰脲類除草劑的長期使用,耳葉水莧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2.2.4 節節菜 一年生草本,莖披散或直立,略呈四棱形,光滑無毛,在我地一部分水浸田里是主要雜草。
2.2.5 丁香蓼 一年生草本,株直立,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6—7月份在個別稻田大量發生。
2.3 莎草科雜草 莎草科為禾本目的一種,其特征為莖直立,草本,多數具根狀莖,多實心莖常三棱形,葉狹長光滑。水田常見的有異型莎草、日照飄拂草、碎米莎草等。
3 水直播稻田雜草主要防控技術
3.1 精細整田,科學使用封閉劑 盡量做到田塊平整,上糊下松,要求畦面“高低不過寸,寸水不露泥”,整平后做好圍溝并按畦寬3m左右作淺溝,做到排水后畦面無明顯積水。
3.1.1 冬閑田雜草滅茬 整田前應選擇晴好天氣,在3月下旬至4月初對冬閑田雜草進行滅茬處理,特別是有稻李氏禾、水竹葉等雜草發生的田塊進行化學除草,此項作業應在水稻直播前15d完成。在處理前應排干田水,可選用二甲草甘膦3000~4500mL/hm2加精喹禾靈750~1500mL/hm2加卡剌150mL/hm2,進行全田噴霧,特別要注意對田埂溝邊、進出水田等地的噴灑,以達到全面滅茬,壓低基數的效果。
3.1.2 整田 提倡在滅茬后15d后田面有一定濕潤的情況下用耕整機進行旋耕。撒播前3~5d可以進行淺水整平,盡量做到上糊下松和中間略高,杜絕整田呈糊狀,糊狀田塊易板結,影響水稻的扎根生長。
3.2 “一封”土壤封閉除草 封閉除草主要用以抑制或殺死還在萌發的雜草幼芽,應在水稻播種前或播后使用。目前應用廣泛面積較大的中有芐嘧磺隆、吡嘧磺隆、丙草胺、丁草胺、苯酰胺等藥劑。這些除草劑基本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復配后才能使用。以上除草劑主要對某一類或2類的雜草有封閉效果,因此合理搭配才能獲得理想的封閉作用。這些除草劑劑型有粉劑、液體等,在復配時應充分攪拌均勻,實行二次稀釋的方法以保證效果。現在已出現了復配好的封閉除草劑,如芐嘧丙草胺、五氟丁草胺等,這些藥劑不再需要添加其他藥劑,這對人為混合藥劑產生不均勻而影響效果的情況更少發生。
撒播后噴施封閉除草劑應在播后3d內完成,在田面無明顯積水的情況下,畝兌水15~30kg均勻噴霧,做到不重噴不漏噴。對有較大面積積水的地方不噴施,以免影響發芽。
播前潑灑封閉除草劑經過近年來的實踐,已獲得大農戶的青睞,其特點是方便省工,封閉效果好,但不適用于漏水田、沙田。方法是在灑播前3~5d,將藥劑結合平整的最后一道工序潑灑于水中,撒播前1~2d放干田水,田面無明顯積水時即可作業撒種。目前效果有保證的藥劑有先正達30%掃茀特1500~1875mL/hm2+10%芐嘧磺隆300~450g/hm2,或60%丁草胺(含安全劑)1500~1875mL/hm2+10%芐嘧磺隆300~450g/hm2,兌水150~300kg/hm2潑撒。
無論運用何種方法使用封閉除草劑,均必須撒播催芽露白的稻種,撒播田塊要求無明顯的積水。撒播后應曬田3~5d,稻苗露青后應灌小水,不能出現田面發白開裂情況,以避免破壞土層面的藥層,保證雜草種芽出土即可接觸藥劑,達到好的封草效果。
3.3 “二殺”除去雜草 水直播稻在播后15~25d即可根據田間不同的雜草群落實施化學除草。大農戶由于生產面積較大,雖然可以做到分期分批播種,但很難做到分期分批的化學除草和水漿管理,除草劑使用跨度較大,田間草齡大小不一,所以經常有防治效果參差不齊。而且農村勞動力轉移又造成人手不足,有農戶分2次,有農戶僅1次集中施用,更不能做到禾本科除草和闊葉除草分開,基本都是禾本科除草劑和闊葉除草劑一次加足混用,這就容易使某些除草劑產生拮抗作用,防除效果不能保證。譬如,芐嘧磺隆、吡嘧磺隆易與氰氟草酯拮抗,雙草醚和氰氟草酯拮抗,這些均造成氰氟草酯的藥效下降。另外,“二殺”除草劑大都需要在48h內回水并保持7d以上,但有些除草劑如敵稗不能再48h內回水,陰天時日多應在5d后回水,才能保證藥效充分發揮。
田間雜草群落隨著耕作制度、茬口安排及對除草劑選擇使用上的失誤,雜草群落已經在水稻產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或某幾種化學藥劑。因此,應根據田間具體的雜草種類和抗性,合理使用不同品種、不同劑量的除草劑。總體要求在水稻2葉1心或3葉1心,雜草2~3葉期,排干田水或留淺水層(如田間土壤發白干裂,應流水灌溉后田間潤濕時),充分暴露雜草,以保證雜草能最大限度地接觸除草劑。
(1)稗草+千金子+莎草科雜草為主群落,每hm2可選擇2.5%五氟磺草胺1500~3000mL+20%氰氟草酯3000mL+46%二甲四氯450g,或3%氯氟吡啶酯750mL+20%氰氟草酯3000mL。
(2)千金子+稗草+丁香蓼+水竹葉為主群落,由于氯氟吡啶酯對丁香蓼無效,因此在有此雜草田應加二甲四氯或二甲滅。每hm2選用10%稻青青3000~3750mL+46%二甲四氯450g+3%氯氟吡啶酯450mL,或3%氯氟吡啶酯750mL+20%氰氟草酯3000mL+46%二甲四氯450g等。
(3)水竹葉+稗草為主雜草群落,用3%氯氟吡啶酯750mL/hm2噴霧防治。
(4)稗草+千金子為主群落,每hm2可選用10%稻青青3000~3750mL,或3%氯氟吡啶酯750mL+20%氰氟草酯1500mL,或2.5%五氟磺草胺1500~2250mL+20%氰氟草酯1500mL等。
還有多種雜草群落在不同的田塊隨時進行著演替,在防除時應選擇高效廣譜安全的除草劑,盡量做到兼治的目的。目前有些藥劑的抗性呈幾何倍數的增加,例如五氟磺草胺,在剛進入大田使用時對多種雜草具有高度敏感性,現在在防治稗草時即使用量達到6000mL/hm2,仍不能對雜草產生藥害,此類田塊在來年生產上應避免使用,改用氯氟吡啶酯或惡唑酰草胺或三唑磺草酮復配劑等。
使用多種混配藥劑時應采用二次稀釋的方法,為了增加防效和應對施藥時的不良天氣,應在兌藥前在水中先加入卡剌150mL/hm2,手動噴霧器或擔架噴霧器保證兌水量450kg/hm2,無人機噴霧須保證用水量22.5L/hm2以上,噴藥時應做到不重復來回噴灑和不漏噴。藥前1~2d排干水,藥后48h回水并保持7d以上。使用敵稗藥劑田塊應于藥后5~7d回水,才能保證藥效的發揮。
3.4 “三補”挑治雜草 “三補”是雜草防除中的補救方式,由于部分田塊“二殺”后不能保證雜草防除效果,所以“三補”也顯得尤為重要。主要表現為部分田塊遺留的雜草不均勻而生長量較大,有些是對藥劑不敏感而防治不徹底殘存的抗性雜草。這些雜草如不能很好地除去,不僅對本田本年的生產影響,而且成熟后的大量抗性雜草種子撒落田間,對來年的水稻生長帶來較大的隱患,因此“三補”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人工拔除和化學藥劑防治。
3.4.1 大齡抗性稗草 可用15%嘧啶肟草醚3000~4500mL/hm2+卡剌150mL/hm2,該藥屬遲效性除草劑,用藥后7~10d才能表現受害癥狀,使用后水稻可出現輕微退綠,但很快會恢復生長,不影響產量;或者28%賽丹3750g/hm2兌水225kg/hm2,均勻莖葉噴施。2種藥劑均應確保噴勻噴透。前者藥后2d回水,后者3~5d后回水,均應保持藥后水層7d以上。
3.4.2 大齡抗性千金子 防除千金子的除草劑不多,主要是氰氟草酯、精惡唑禾草靈、惡唑酰草胺等,千金子對這些藥劑已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長期單一的使用使雜草本身增強時該藥劑的代謝速率,效果越用越差。對于已使用以上藥劑防效不好的田塊,可選用三唑磺草酮、敵稗等藥劑防除,能有效防除抗性千金子。
3.4.3 多年生莎草科雜草和大齡闊葉草 莎草科雜草可用10%吡嘧磺隆300~450g/hm2+46%二甲四氯450g/hm2,在水稻分蘗末期前,雜草未露水面田塊可用毒土法,露出水面草齡較大則用噴霧法。大齡鴨舌草或水竹葉密集田塊用3%氯氟吡啶酯450~600mL/hm2或20%氯氟吡氧乙酸900mL/hm2 噴霧防除。
4 結語
隨著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和農村勞動力的大面積轉移,今后簡便化輕型化和規模化集約化水稻生產將會越來越多,減少農田雜草防除的成本和更好地防除將成為首選課題。而田間雜草群落的演變速度快,一些本地沒有或者弱勢雜草,將隨著化學藥劑的大量運用抗性增強而變成優勢雜草。因此,如何更好地除去水直播稻田雜草,減少草害的發生和成本負擔將是一項長期研究的技術。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