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閱讀推廣是中學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之一。在新時代背景下,校園閱讀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和多樣化變革。在推動書香校園建設、促進校園閱讀發展的過程中,圖書館結合中學校園的自身特點和時代要求,積極實踐和探索新高考、新課標下校園閱讀的創新,打造自內而外、自上而下的多維發散性閱讀,開展校園數字化閱讀實踐。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推廣;中學校園
校園閱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常規形式,也有新形勢、新環境下的創新和發展。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的主要推動者和執行者,既需要繼承和發揚傳統主流的閱讀推廣模式,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與特點更新閱讀推廣的模式和手段,并有所創新。
一、校園閱讀推廣的內涵及作用
圖書館的主要社會職責之一是向公眾進行閱讀推廣。閱讀推廣活動旨在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擴大閱讀的影響面,讓更多的人喜歡閱讀、主動閱讀,并讓人們關注閱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認識到閱讀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意義。
校園閱讀推廣是閱讀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學圖書館的主要服務職責。作為校園閱讀推廣的主陣地,學校圖書館在書香校園的建設中承擔著主要的任務,發揮著重要作用。校園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對閱讀和知識的熱愛與渴求,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助力課堂學習,也可以拓展課堂之外的有益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水平,促進其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校園閱讀推廣的輻射范圍日趨廣泛,影響渠道逐漸多樣,推廣對象的范圍也得到拓展。中學圖書館應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學業要求以及圖書館的自身特點,積極建設書香校園,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校園閱讀推廣。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閱讀推廣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2年普通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深入推進,強調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和招生考試基本制度。要“深化考試命題改革;穩步推進高校招生改革,逐步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錄取學生的傾向”。次年,教育部考試中心宣布,自2020年起不再制定高考考試大綱。這意味著,高中教育要破除唯分數論、唯考試論的思想,摒棄死記硬背、機械記憶和題海戰術。改革后,語文、英語等高考科目的命題側重針對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考察,這對學生的文字輸入量和語言輸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更新又改變了校園閱讀。學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對促進學生適應新高考、教師落實新課標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閱讀推廣與閱讀能力提升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學生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注重個性化閱讀,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近年來,語文高考試卷閱讀量連年增加,最高能達1萬字,新課標也要求學生選擇性必修階段各類文本的閱讀總量不低于150萬字,閱讀鑒賞范圍涵蓋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古今中外文化論著等多種文本,倡導整本閱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閱讀量,僅靠學生個人的語料搜索和積累很難達到標準。擁有豐富館藏的學校圖書館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擺脫以應試為中心的舊有閱讀模式。因此,應擴大學校館藏數量,提高圖書經費,使學生有更多的書可讀。
我校圖書館書籍資源豐富,藏書9萬余冊,期刊200余種,報紙20多種,藏有大量古今中外經典文學作品、文化論著、名家名著,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圖書館每年都會增加和更新數百本圖書資料,這些圖書都經過圖書管理員的精心挑選,包括新華書店和全國各出版社推薦的最新出版物,內容涵蓋哲學、文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軍事、醫學保健、體育、藝術、音樂、心理學等各個方面。學校圖書館精選匯總的文獻資料,為學生的閱讀之路打開了方便之門,也為其將來的高考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在這里,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選讀到各種學科、各種形式的文獻資料,基本上滿足了學生的閱讀需求。
(二)閱讀推廣與寫作能力培養
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寫作,自由表達。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高考作文寫作側重考察學生對國計民生、社會熱點的了解,同時要求選用的語言材料要具有時代性、典型性和多樣性。因此,需要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新聞事件、時政要聞和社會關切,豐富語言詞匯,積累有利于豐富自己字詞句篇的語言素材、典型事例等。圖書館的館藏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鮮活的語料和時事焦點。
我校圖書館常年訂閱各類報紙,種類涵蓋了時政新聞、經濟金融、軍事科技、地方社會生活等方面?!度嗣袢請蟆贰缎氯A每日電訊》《光明日報》《參考消息》等報紙上刊登的權威且精彩的時政熱點評論專欄,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又可以助其夯實語言基礎。此外,圖書館訂購了許多與寫作相關的期刊雜志,如《全國優秀作文選》《作文素材》等,這些刊物緊跟高考熱點,學生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借鑒例文的觀點和修辭,為寫作積累素材、打磨語言。高考的新要求督促了學生的寫作,大量寫作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新課標的閱讀和寫作要求,以及學校豐富多樣的館藏讀本從客觀上推動了校園閱讀的發展,對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側面督促了學校投入更多的資金豐富館藏,加強建設,為進一步推動校園閱讀打好硬件基礎。
三、多種模式的館內閱讀推廣
除了學生自發、分散的借閱閱讀,圖書館可以結合學校特點開展多模式、多角度、多學科的閱讀,實現閱讀的多樣化??梢詫⒎稚㈤喿x與集中閱讀相結合,課上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館內閱讀與館外閱讀相結合,閱讀推廣與學科課程相結合。
學??梢越M織學生利用圖書館的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集中閱讀活動。例如,館內閱讀課、館內圖書交流會、好書推介共享活動、讀書有獎征文、學術文獻資源庫使用課、研究性學習活動、小型項目科研報告會,或者發動學生開展利用圖書館完成研究目標的文獻閱讀和梳理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推動校園閱讀的發展。
圖書館閱讀課是校園閱讀推廣的代表性活動之一。圖書館閱讀課既可以給予學生必要的閱讀指導,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課可以設計閱讀專題,圍繞專題開展閱讀,或者選擇幾個相似主題進行比較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由教師控制流程、時間和進度,進行閱讀效果評估;也可以進行自由閱讀,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自主閱讀,自我監督,獨立完成資料搜索,制作筆記、摘記卡,在閱讀中記錄自己的見解和感想,自我評價,提高自我閱讀的能力。
(一)館內語文閱讀課
我校開設圖書館語文閱讀課,由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進行閱讀學習。教師制訂本節課的閱讀計劃,設定閱讀目標,提供閱讀建議,為學生指明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選定閱讀資料、如何篩選閱讀內容,講解做閱讀筆記的技巧。學生也可以事先自愿結成閱讀小組,進行組內分工,閱讀過程中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最后通過合作一起完成一項閱讀任務。圖書館在閱讀課中為學生提供相關書籍資料、期刊文獻,并為維持良好的館內環境做出服務和監督。閱讀課結束后,學生會形成小組閱讀報告或讀后感,在下次的閱讀課上相互交流討論,并由語文教師就閱讀效果和方法進行點評,整體閱讀效果突出的班級可以比其他班級獲得更多的圖書館閱讀課活動次數,從而激勵學生提高閱讀課的閱讀效率,讓他們珍惜每一次在圖書館的閱讀機會。
(二)館內英語閱讀課
我校圖書館創造英語相關課程的閱讀機會,讓學生沉浸在館內豐富讀本的語言環境中,并在閱讀中學會使用語言類工具書,克服語言障礙,提升閱讀水平,塑造英語語言思維模式。例如,讓學生在圖書館內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英文閱讀資料進行沉浸式閱讀,同時對學生選擇語料的過程進行科學指導。建議基礎薄弱的學生,選讀簡易入門級雙語讀物;對于想要提高現有英語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館藏小說、詩歌、歷史、名人傳記類的英文原版經典著作,或者選擇《中國日報》《21世紀英文報》《英語周報》《英語世界》等介紹世界時事新聞的英文報紙和雜志進行閱讀。這種沉浸式閱讀有利于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習慣的形成。針對學生的語言水平差異,英語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節選部分章節引導學生完成閱讀;同時,也可以通過小組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通過分工合作,查閱英漢、英英詞典等工具書和語法資料,自主完成閱讀任務,形成報告,并在閱讀課上以Class Report的形式進行閱讀成果的展現。
四、多維發散性的校園閱讀推廣
(一)縱向深入的校園閱讀
縱向深入是指將閱讀深入到校園的各個層面。閱讀推廣不再拘泥于現有的時空限制,而是由內到外、從上到下地將校園閱讀滲透到學生校園生活的各個角落,滲入到學生的內心。
館內閱讀、課堂閱讀或校園閱讀活動都會促進校園閱讀推廣;但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園閱讀拘泥于有限的時空之內。學生由于課業繁忙、時間緊張,不便于經常走入圖書館。打造多維發散的閱讀空間和便捷化的閱讀環境,可以大大拓展閱讀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學??梢栽O置圖書走廊、報刊宣傳欄、自助書吧等,將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打造成移動的圖書館,增加學生與閱讀的接觸機會。
1.自助書吧
我校為方便學生閱讀,在教學樓每層中廳都設立了自助書吧。自助書吧環境優美整潔,提供茶幾、沙發、座椅、組合書架,有綠植點綴。課后學生可以來書吧休憩,隨手翻閱品讀書籍、雜志,或進行小型交流,喜歡的書籍還可以進行登記借閱。每學期開始時,書吧從圖書館借出書籍,由學生自主管理、借閱,學期末再搬運回圖書館重新上架。雜志則由圖書館分別為三個書吧統一購入。書吧的建立充分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方便了書籍雜志的借還。學生可以在課間或自由活動時間閱讀書籍,這也成為他們緊張學習生活的一種調節劑。書吧的設立,有力地打造了“處處有閱讀,時時聞書香”的校園環境。
2.心理健康書屋
學校為學生開辟了心理咨詢室。圖書館專門為心理室訂購了大批青少年自我心理疏導及成長類相關書籍,這些書籍由圖書館老師與心理老師共同選定,供學生在身心疲憊或焦慮時進入心理室自由閱讀,以此幫助他們放松心情,疏解心中疑惑。
(二)橫向拓展的校園閱讀
橫向拓展是指將校園閱讀推廣的對象加以擴展。雖然校園閱讀的主體是學生,但又不限于學生,閱讀推廣的意義在于盡可能地讓社會公眾都有機會接觸閱讀,養成閱讀習慣,提高全民的閱讀素養。校園閱讀推廣的對象應包括校園從事教與學活動的所有人,還包括學生家長。
1.面向教師的校園閱讀推廣
教師是除學生之外校園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教師的閱讀習慣、廣度和深度會對日常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產生影響,也會對學生的閱讀認知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校園閱讀推廣的對象不應僅針對學生,也應包括教師。
我校專門建設了靠近辦公室的教師閱讀活動室。圖書館為閱讀活動室專門配備了多種休閑、娛樂及生活類的書籍和雜志,方便教師在工會活動時間閱讀和瀏覽。
除此之外,學校還專門開辟了黨建學習室。黨建室中陳列各類黨建學習資料、書籍和相關報刊、雜志,其中大部分資料都由圖書館提供。黨建室的建立豐富了學校黨務學習的內容,也方便教師集中、便捷地學習黨政知識,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水平。
2.面向家長的校園閱讀推廣
橫向拓展的意義還在于,通過校園閱讀活動,讓校園閱讀主體帶動與之相關的社會民眾參與閱讀,使校園閱讀推廣的受眾多元化,擴大校園閱讀推廣的影響,讓校園閱讀輻射更多的潛在人群。
我校定期開展家校共育,其中家庭教育讀書會是學校創設的一個家?;悠放?。學校定期組織有意愿的家長參加活動。活動通過分享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書籍,開展教育熱點專題講座、研討,進行教育成功案例經驗研讀等方式,將學生家長擴充為校園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校園閱讀的影響力拓展到校園之外。
五、數字化的校園閱讀推廣
(一)現階段青少年數字化閱讀現狀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從2020年開始組織實施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21年4月正式公布。該報告稱,超七成未成年人接觸過數字化閱讀。14~17周歲青少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74.3%;2020年我國14~17周歲青少年的聽書率為32.3%。未成年人數字化閱讀方式包括手機、平板電腦、網絡在線閱讀和電子閱讀器閱讀等。
這些數據統計表明當代青少年傾向于數字化閱讀,數字化閱讀的發展勢不可擋。近兩年廣泛開展線上教學,進一步促進了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數字化閱讀徹底打破了校園的束縛,使閱讀推廣從時間和空間上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學生可以利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隨時隨地閱讀瀏覽、查詢搜索、甚至互動交流,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模式。面對這一新型模式,校園閱讀推廣有了在更多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挑戰。
(二)校園數字化閱讀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首先,設備和資源之間存在不平衡性。中學校園的數字資源在同級校際間分配不均衡,與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在資源存儲量上存在較大差距。其次,學生的校園閱覽模式多以單一的借閱為主,圖書館缺少專門的數字資源庫和下載渠道,不支持學生遠程瀏覽使用。最后,學生的數字資源使用缺少課程講解、指導和監管。
學生在數字化閱讀中享受到閱讀內容的多元化和查閱信息的便捷,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功利化、娛樂化、快餐化和熱點化等閱讀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校園閱讀的推廣,需要引起重視。例如,閱讀時,部分學生純粹以考試為目標,以刷題為手段,凸顯閱讀的功利性和偏頗性,只把閱讀作為一種工具,缺少閱讀的深度;沉迷于網絡獵奇仙俠小說等內容,使網絡閱讀娛樂化、垃圾化;對信息資源的瀏覽快餐化、閱讀淺層化,使部分學生只注重閱讀的數量而忽視質量,養成不良的閱讀習慣,很難做到整本閱讀和精讀;網絡中高曝光熱點及片面的社群觀點,限制著青少年的思想和眼界,這些內容易讓學生跟風閱讀,缺少獨立思考和求證的機會,甚至成為被大眾媒介左右和裹挾的對象。
(三)對校園數字化閱讀發展方向的展望
數字化閱讀在校園閱讀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學校要配合圖書館規范和發展校園數字閱讀,進一步建設和探索校園數字閱讀。
首先,要在硬件上滿足閱讀發展的需要,加大對中學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投入。2018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明確指出:“圖書館應當重視數字資源建設,依托區域數字圖書館和信息資源中心獲取數字圖書和電子期刊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推進區域數字圖書館和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建設,促進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币虼耍诩哟笞晕医ㄔO的同時,同一校區的不同中學可以嘗試校際聯合,共享資源、題庫和微課,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此外,高中還可以積極與資源豐富的大學或公共圖書館對接,方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數字資源。
其次,要對學生的數字化閱讀行為做出正確的規范和引導。通過對信息庫檢索學習、電子資源網站介紹,使學生了解數字資源并學會合理利用。利用數字資源助力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在數字閱讀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網絡閱讀習慣。同時,對校園網絡資源進行監管,對學生在校園內使用電子設備范圍加以規范,擺脫網絡資源的濫用和無序狀態。學校可以建設和完善校內網,引導學生使用電子閱讀終端,在學校局域網上檢索數字資源,完成電子文獻下載或瀏覽,既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閱覽整本文獻或期刊資料,又可以通過校園網管過濾不適宜的內容,監管學生網上閱讀內容。
總之,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科學業水平,這是圖書館始終如一的重要使命。校園閱讀發展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在繼承中發展,在變革中探索。圖書館進行書香校園建設的意義不僅在于校園閱讀本身,更是要幫助學生樹立對閱讀的堅定信念、對知識的渴求精神,進而輻射周邊人群,形成崇尚閱讀的社會環境,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洪彩.對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思考[J].福建圖書館學刊,2020(1).
[2]郁軼慧.高中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現狀與思考[J].學苑教育,2021(13).
[3]張懷濤.閱讀推廣的概念與實施[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
[4]張樹華,董焱.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概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5]王波.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兼論如何認識和學習圖書館時尚閱讀推廣案例[J].圖書館論壇,2015(10).
[6]吳慰慈.圖書館學基礎(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發布[EB/OL].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80/75981.shtml
作者簡介:王珍,山東省濟南第十一中學助理館員。